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嫒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6篇有机碳
  • 4篇有机碳矿化
  • 4篇设施土壤
  • 4篇碳矿化
  • 3篇盐渍化
  • 3篇酸化
  • 3篇矿化
  • 3篇旱地
  • 3篇旱地土壤
  • 3篇次生盐渍化
  • 3篇PH
  • 2篇氮肥
  • 2篇氮肥利用
  • 2篇氮肥利用率
  • 2篇盐分
  • 2篇盐分积累
  • 2篇石灰土
  • 2篇水分
  • 2篇土壤酸化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亚...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王嫒华
  • 8篇李汛
  • 8篇段增强
  • 6篇苏以荣
  • 6篇董金龙
  • 6篇汤英
  • 5篇胡乐宁
  • 5篇李杨
  • 4篇何寻阳
  • 4篇吴金水
  • 3篇闫秋艳
  • 3篇赵宇
  • 3篇薛鹤
  • 2篇黎蕾
  • 2篇邢鹏
  • 2篇郑华
  • 1篇邱虎森
  • 1篇朱捍华
  • 1篇黄媛
  • 1篇赵次娴

传媒

  • 4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土壤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积盐条件下土壤酸化过程的特异性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为探求设施内土壤积盐酸化与露地酸化的区别,人为模拟酸化和盐基淋失(自然洗盐)过程,分析洗盐前后土壤酸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洗盐使电导值、有效钙(A-Ca)、交换性酸(EA)、有效阳离子交换量(CEC)、活性锰(Ac-Mn)含量均显著降低,活性铁铝(Ac-Fe、Ac-Al)含量、盐基饱和度(BSP)保持稳定或显著增高,p H显著升高。洗盐前后,土壤的EA、Ac-Al和Ac-Fe均随着p H的降低显著增高,而Ac-Mn、CEC均随着p H的降低显著下降;在出现一定量EA以后,BSP随p H降低显著下降,表明积盐酸化与露地酸化本质相同。但在等量酸加入时,设施内积盐土壤耕层酸化更快,酸害更严重,且易积盐,在治理酸化时须避免引入更多的盐分,以防加重盐害。
王嫒华段增强赵宇董金龙汤英李汛
关键词:酸化次生盐渍化设施土壤盐基饱和度
碱性大棚土壤剖面pH值与盐分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为深入了解碱性大棚土壤剖面上pH值与盐分的相关性,对定点试验基地的54个剖面样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电导率(EC值)、全盐量以及K^+、Na^+、Ca^(2+)、Mg^(2+)、Cl^-、SO_4^(2-)、NO_3^-含量均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pH值、HCO_3^-含量则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耕层(0~20 cm)的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NO_3^-、SO_4^(2-)、Ca^(2+)、Na^+,而下层土壤(20~80 cm)的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HCO_3^-、NO_3^-、SO_4^(2-)、Ca^(2+)、Na^+。pHw值(去CO_2去离子水浸提测定的pH值)与EC值、全盐量、离子含量总和以及K^+、Na^+、Ca^(2+)、Mg^(2+)、Cl-、SO_4^(2-)、NO_3^-离子的含量均具有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而pHCa值(0.01 mol/L Ca Cl2浸提测定的pH值)与各盐分指标的相关性总体弱于pHw值;在整个剖面上,HCO_3^-含量与EC值呈显著负相关,与pHw值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pH值与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且HCO_3^-含量与pHCa值可综合反映碱性大棚土壤剖面的酸化与次生盐渍化状况;尽管大棚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现象明显,但目前更应关注次生盐渍化的控制和治理。
王嫒华段增强汤英薛鹤闫秋艳李汛
关键词:PH值设施土壤盐分积累次生盐渍化
添加^(14)C标记稻草对喀斯特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为了研究有机物质对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的影响,采集两种喀斯特典型土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和一种对照土壤(红壤)的表层土壤(0~15cm),设置不添加外源物质(CK)和添加14C标记的稻草(T1)的处理,进行为期100d的土壤培养试验及矿化试验。测定并分析了这3种典型土壤类型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表观周转时间和田间周转时间、外源有机物质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的激发效应以及CO2释放量。结果表明:MBC表观周转时间和田间周转时间依次分别为(71±2)d、(243±20)d、(254±45)d和0.29、1.0、1.04a。添加标记的14C有机物质后,土壤原有有机质的激发效应大小依次为红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在相同条件下,红壤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而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李杨王嫒华吴金水
关键词:土壤
红壤丘陵区水田和旱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矿化对水分的响应被引量:10
2014年
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典型水田和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向土壤中添加Hc标记稻草,培养30d后,提取-9原位土壤中结构相似的Hc可溶性有机碳(DOC);将HC.DOC加入水田和旱地土壤中,并设置45%、60%、75%、90%和105%田间持水量(WHC)5个水分梯度,在标准状态下(25℃)培养100d,监测^14C—DOC在土壤中的矿化过程.结果表明:培养100d后,两种土壤中28.7%~61.4%的标记DOC被矿化为CO2,且5个水分条件下,水田土壤DOC的矿化率均显著高干旱地,这主要是由于水田土壤DOC的结构组成比旱地土壤更简单.好气条件(56%~75%WHC)有利于两种土壤DOC的分解,淹水条件(105%WHC)则有利于DOC的积累.土壤处于好气条件(45%~90%WHC)时,DOC的生物可分解率及易分解态所占比例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100d内,水田和旱地易分解态DOC分别占其累积矿化量的80.5%~91.1%和66.3%-72.4%,说明DOC的生物可分解率主要由其易分解态组分所占比例决定.
陈香碧王嫒华胡乐宁黄媛李杨何寻阳苏以荣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碳水分旱地
西南喀斯特石灰土中钙的形态与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研究钙对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的影响。【方法】采取野外取样分析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采集两种喀斯特典型土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和一种对照土壤(红壤)共54个样品,检测了土壤中钙的形态与含量及有机碳含量等理化指标。在此基础上,选取3种土壤类型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设置不添加外源物质(CK)、添加碳酸钙粉末(T2)和同时添加14C标记的稻草与碳酸钙粉末(T3)3个处理,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对培养过程中土壤CO2释放量和4种形态钙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及分析。【结果】土壤中4种形态的钙以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与有机碳关系更为密切。添加碳酸钙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有机结合态钙含量的增量均值在红壤、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中依次为2.14%、4.66%、10.23%。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添加钙的激发效应在红壤中最强烈,其次为棕色石灰土,最后为黑色石灰土。【结论】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壤,因此,3种供试土壤中,黑色石灰土最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李扬黎蕾王嫒华吴金水
关键词:有机碳矿化
根区温度对黄瓜生长和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1
2013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温度(对照不加温10±2℃、加温至18±2℃、加温至26±2℃)和不同盐分含量土壤(1#>2#>3#)对黄瓜干物质积累、矿质元素吸收与分配特征的影响,并对土壤性状、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不加温10℃相比,加温至18℃和26℃可以克服冬季土壤低温对黄瓜生长的限制作用,促进黄瓜苗的正常生长,为黄瓜开花结果提供保障。随着土壤温度升高,黄瓜果实干物重增加;加温至26℃与加温至18℃相比,三种盐分含量土壤1#、2#、3#黄瓜果实干物重分别增加了41.84%、15.49%、3.59%,同时反映了盐分含量高的土壤加温对提高黄瓜产量更明显。与对照不加温相比,土壤加温使黄瓜单株N、P、K的总摄取量增加,促进黄瓜根系吸收的养分向地上部转移,使土壤中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加温使土壤脲酶活性明显升高,对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影响不大。因此,冬季升高土壤温度可增加黄瓜产量,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
闫秋艳段增强李汛董金龙王嫒华邢鹏董飞
关键词:土壤温度黄瓜干物重养分吸收土壤性质
不同施肥处理对碱性设施土壤酸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深入了解设施栽培中几种常见的施肥处理对碱性土壤酸化的影响,开展了长期定点试验。三茬试验结束后,各处理pHw(去二氧化碳水浸提测定)、pHCa(0.01 mol/l CaCl2浸提测定)均显著降低,土壤发生酸化。U(底肥为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追肥为尿素)与CF(底肥为硝基复合肥(15-15-15)、尿素和硫酸钾,追肥为尿素)处理(两处理施入氮磷钾量相等)氮吸收量与超量阳离子吸收量总体无差异,使得U与CF处理两者间的pH(pHw与pHCa)总体无差异。有机肥添加可促进作物氮与超量阳离子吸收,使得10 - 20 cm土壤pH下降幅度显著增大,加强土壤酸化。由于土壤为碱性,酸化有助于改良土壤,目前无需采取措施抑制土壤酸化。
王嫒华段增强汤英薛鹤闫秋艳李汛
关键词:施肥设施土壤酸化PH
可溶性盐对土壤pH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初探被引量:12
2014年
在我国大量施肥的背景下,最近几十年农田土壤酸化速率加快,尤其是设施栽培体系土壤。在淋洗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土壤可伴随有次生盐渍化现象,而可溶性盐的存在对土壤pH(H2O)(用水浸提土壤测得的pH)的测定有显著影响。由于pH是酸化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必要深入探究农田土壤常见可溶性盐对pH(H2O)测定的影响。本研究中,为精确评估积盐农田土壤的酸化状况,以潮土、褐土、水稻土和红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田土壤尤其是设施土壤中常见六种可溶性盐(Ca(NO3)2、KNO3、MgSO4、K2SO4、CaCl2、KCl)对土壤pH测定的影响;并以硝酸钾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四种消除可溶性盐对pH(H2O)测定影响的方法,这四种方法分别为:用石灰位代替pH(H2O);用0.01 mol L-1 CaCl2浸提代替水浸提;先用模型计算出盐分对pH(H2O)测定的影响,然后从pH(H2O)中减去;用蒸馏水或50℃的50%酒精溶液将土壤中可溶性盐洗除后风干再测定pH(H2O)。结果表明:10 g kg-1可溶性盐的存在可使土壤pH下降0.09~0.87个单位,可溶性盐浓度及土壤电导率(EC)均与pH、△pH(pH的下降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自然对数相关性。同种土壤,不同盐类对pH测定的影响程度不同,强弱顺序因离子组成和土壤类型而异,总体表现为硝酸盐和氯化物对pH测定的影响高于硫酸盐,氯化钙的影响程度高于钾盐及硝酸钙和硫酸镁,三种钾盐之间差异不明显;同种盐类,四种土壤受盐分影响的程度强弱顺序为:褐土 〉 水稻土 〉 潮土 〉 红壤。四种方法均可以减弱或消除硝酸钾对pH测定的影响,6.9 g kg-1硝酸钾施入土壤中可使土壤pH下降0.24~0.71个单位,消除影响后,硝酸钾仅可使土壤pH下降-0.38~0.19个单位。四种方法的简单有效程度为:石灰位〉 0.01 mol L-1CaCl2浸提测定pH 〉 模型拟合计�
王嫒华段增强董金龙赵宇汤英李汛沈文忠
关键词:PH酸化
温室土壤酸化评估的不同pH测定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为筛选出适合于温室土壤酸化评估的pH测定方法,以温室中常见的褐土、潮土和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KNO3和复合肥(N-P2O5-K2O,15%-15%-15%)梯度,用五种方法:水浸提测定pH(pHw)、0.01 mol·L^-1CaCl2浸提测定pH[pH(CaCl2)]、饱和泥浆测定pH(pHw)、田间浓度模拟测定pH[pH(salt)]以及石灰位(pHw-0.5pCa),测定各处理土壤的pH值,并对添加KNO3和复合肥后土壤的酸化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KNO3累积在土壤中,虽然没有引入H+,却使pHw下降0.34~1.41个单位,盐分含量越高,pH下降程度越大;复合肥施入土壤中,氮肥转化过程中净释放H+,加之盐分积累的影响,导致pHw下降0.78~2.01个单位。对于其余四种pH测定方法,KNO3使pH(CaCl2)、pHw”、pH(salt)、pHw-0.5pCa分别下降了0~0.06、0.36~0.64、0.17~0.74、0.07~0.19个单位,复合肥使pH(CaCl2)、pHw”、pH(salt)、pHw-0.5pCa分别下降了0.28~1.49、0.51~1.87、0.57~1.89、0.53~1.56个单位。因此,温室中有盐分积累时,若用pHw作为酸化评判标准,计算质子引入量,不考虑盐分的影响,会高估土壤的酸化速率。五种pH测定方法中,pH(CaCl2)与pHw-0.5pCa值比较稳定,受土壤盐分含量影响较小。考虑到盐分积累对pH测定的影响、土壤酸化评估的准确程度以及测定的简易程度,认为pH(CaCl2)与pHw-0.5pCa是用于温室土壤酸化评估的最佳选择。
王嫒华段增强董金龙赵宇汤英李汛
关键词:PH设施土壤盐分积累次生盐渍化
桂西北棕色石灰土和红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和差异被引量:8
2012年
以桂西北两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棕色石灰土、红壤),在25℃,100%空气湿度条件下培养80 d,测定培养期间土壤释放CO2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含量(MBC),研究桂西北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SOC矿化在培养20 d后达到稳定。80d培养结束后,棕色石灰土SOC含量高的土壤,DOC/SOC、微生物熵以及土壤呼吸熵分别为0.21%,0.94%,0.88 g/kg.h,SOC含量低的土壤分别为0.52%,0.76%,1.21 g/kg.h;红壤SOC含量高的土壤,DOC/SOC、微生物熵以及土壤呼吸熵分别为0.76%,0.22%,5.06 g/kg.h,SOC含量低的土壤分别为1.14%,0.60%,3.29 g/kg.h。在棕色石灰土上,与SOC含量低的土壤相比,SOC含量高的土壤微生物熵大(p<0.05),而土壤呼吸熵小(p<0.05);红壤的情况与之相反。总体上,棕色石灰土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累积释放率、土壤呼吸熵以及DOC/SOC均显著小于红壤;而微生物熵显著大于红壤。从SOC矿化角度反映了棕色石灰土有机碳较红壤稳定,这对维持SOC水平,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结构,增加碳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李杨苏以荣何寻阳王嫒华郑华黎蕾邱虎森赵次娴
关键词:棕色石灰土红壤有机碳矿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