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3D打印导板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在辅助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PAO)的可行性。方法应用3D打印导板技术对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6例(26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施行PAO,男10例,女16例;右髋14例,左髋12例;年龄为12—32岁,平均18.6岁。术前对患者行骨盆X线片检查及CT扫描,CT断层数据导入Mimics10.1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模拟髋臼周围截骨及游离髋臼的旋转,制定术前规划;在逆向工程软件中根据术中可暴露的骨盆表面形态和旋转后的髋臼截骨面设计导板,将导板以STL格式导入3D打印机,打印出导板实物;术中将消毒后的导板贴敷于骨盆和截骨面,辅助完成精确髋臼周围截骨和游离髋臼的旋转移位;对术前、模拟术后及实际术后测量的外侧边缘中心(LCE)角、臼顶倾斜(AC)角、股骨头超出(EI)指数及覆盖率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7~4.6h,平均3.2h;术中出血量为950~3300mL,平均1630mL。所有患者术后检查均未出现股神经和坐骨神经损伤;未出现截骨进入髋关节内等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例患者出现后柱断裂。患者术前与实际术后测量的LCE角、AC角、EI指数及覆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术后与实际术后测量的LCE角、AC角、EI指数及覆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设计和3D打印的导板应用于PAO,可以提高该手术的精确性及安全性,是解决该手术难点的有效方法。
- 周游徐小山李川康晓鹏陈昊王均朱崇涛李伟陆声
- 关键词:髋发育不良截骨术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导板
- 半肩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肱骨近端骨折多见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其多采用半肩置换术进行治疗。如果骨折造成肱骨近端的骨性标志破坏、术中假体的高度及后旋角度难以确定、以及术后大小结节未达到解剖复位及骨性愈合等可影响肩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因此,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需熟练掌握肩关节的解剖关系、力学机制、肩关节特殊的重建技术,并制订周密的术前规划才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就近几年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情况予以综述。
- 王均段浩何飞
- 三维打印导航模板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设计的导航模板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引入三维(3D)打印导航模板技术,对5例(10髋)尸体标本施行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前对尸体标本行骨盆平片及CT扫描,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Mimics 10.1软件中进行截骨模拟及旋转髋臼;根据术前规划应用逆向工程技术提取术野骨盆解剖形态特征和截骨面,设计导航模板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成实物;术中将导航模板直接与暴露后的骨盆及截骨面贴合,完成精确截骨及髋臼骨块的旋转移位;对模拟术后及术后测量的外侧CE角、臼顶倾斜角、股骨头超出指数及覆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实验病例均未出现截骨进入髋关节内或后柱完全截断的并发症。术前模拟后与术后测量的外侧CE角、髋臼顶倾斜角、股骨头超出指数及覆盖率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的导航模板应用于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可以提高该手术的精确性及安全,是解决PAO手术难点的有效方法。
- 周游王均徐小山李伟高文雷罗浩天陆声
-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截骨术计算机辅助设计
- 基于MRI技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个体化导航模板的基础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基于MRI技术的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个体化导航模板定位截骨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保存完好的成年尸体下肢标本16具,将尸体标本随机分为导航模板组(模板组)和传统手术组(传统组),每组8具16个膝关节。模板组术前行双下肢髋-膝-踝MRI扫描,通过三维重建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及逆向工程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设计制作出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匹配的个体化截骨导航模板实物,用于TKA手术的截骨定位。传统组按常规人工TKA手术程序进行操作。术后两组均摄整个下肢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比较两组假体组件的角度;两组取出膝关节假体后行全下肢CT扫描,比较冠状位下两种方法定位截骨后股骨远端截骨面与股骨机械轴线、胫骨近端截骨面与胫骨机械轴线的垂直关系及轴位下股骨后髁截骨面与外科髁上轴的平行关系。对测得参数进行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值取0.05。结果本组研究共设计制作了32个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TKA16例。术中所有的导航模板和股骨髁与胫骨平台贴附性较好,无明显偏差。(1)术后测量假体位置:正位X线片测量:模板组FFC平均偏差角度为(1.2±0.2)°,传统组FFC平均偏差角度为(2.4±0.3)°;模板组FTC平均偏差角度为(1.4±0.3)°,传统组FTC平均偏差角度为(2.3±0.4)°。侧位X线片测量:模板组LFC平均偏差角度为(6.8±0.2)°,传统组LFC平均偏差角度为(9.2±0.4)°;模板组LTC平均偏差角度为(2.4±0.1)°,传统组LTC平均偏差角度为(4.8±0.6)°。模板组FFC、FTC、LFC、LTC平均偏差角度均小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2)术后CT测量截骨面与其机械轴线垂直关系:模板组:16例膝关节的股骨远端截骨面与股骨机械轴线成角88.9°~91.1°,平均90.1°,胫骨近端截骨面与胫骨机械轴线成角89.6°~90.7°,平
- 李伟方学伟周游陆声王均陆维
- 关键词:下肢磁共振成像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7例OVCF行椎体强化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79例, 女138例;年龄58~88岁[(73.1±6.9)岁]。根据是否出现骨水泥血管渗漏分为血管渗漏组(39例)和无血管渗漏组(178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受伤至手术时间、伤椎解剖位置、压缩程度、后壁完整性、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手术入路、手术方式, 以及骨水泥注入时期、注入速度、注射量、注射区域。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相关性, 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受伤至手术时间、压缩程度、后壁完整性、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手术方式, 以及骨水泥注入时期、注入速度、注射量、注射区域与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相关(P<0.05);性别、年龄、骨密度、伤椎解剖位置、手术入路与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椎内裂隙征(OR=7.00, 95%CI 1.57~31.30, P<0.05)、椎基静脉孔(OR=7.52, 95%CI 1.94~29.16, P<0.01)、PVP(OR=10.98, 95%CI 2.51~47.94, P<0.01)、骨水泥稀薄期注入(OR=5.91, 95%CI 1.45~24.15, P<0.05)、骨水泥注射量大(OR=3.60, 95%CI 1.70~7.65, P<0.01)、骨水泥边缘区注射(OR=24.80, 95%CI 5.28~116.37, P<0.01)与OVCF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显著相关。结论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PVP, 以及骨水泥稀薄期注入、注射量大、边缘区注射是OVCF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 毕航川段浩王均董俊杰李云轩舒钧王志华
-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骨水泥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预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在癌症免疫治疗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适应证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大约40%的患者会经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致命性的irAEs,早期识别irAEs可降低irAEs相关死亡及医疗花费,而生物标志物是早期识别ICIs所致毒性反应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回顾irAEs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最新进展,通过其梳理指导进行更方便、快捷的预测因子或预测模型的研究,最终服务于临床工作。
- 邓俊王均高嫦娥陈晓史明霞
- 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半肩置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 [目的]1.对国人肱骨近端进行三维解剖学研究,为假体设计和外科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探讨个体化导航模板在尸体实验中确定假体高度和后倾角度的准确性。3.探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半肩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1.选择肩关节无畸形...
- 王均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骨折
- 文献传递
- 鲍曼不动杆菌脊柱深部感染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 2015年
- 病例男,58岁,因“腰痛6年,加重伴双下肢疼痛、麻木半月”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未行任何治疗。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加重,并出现左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沿大腿背侧、小腿前外侧至踝关节,并出现双小腿麻木,期间患者无低热、盗汗、咳嗽等。到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消肿镇痛、包中药、针灸、理疗等一般对症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
- 陆维王均马金星吴明正陆声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脊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氨甲环酸结合术后引流管夹闭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估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结合术后引流管夹闭降低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椎板小关节处植骨、未进行截骨矫形治疗的5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手术前15 min静脉注入15 mg/kg氨甲环酸,术中静脉予以10 mg/(kg·h)维持至术毕,术后夹闭引流管8 h;对照组术前15 min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术中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夹闭引流管8 h。比较两组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输血率、置管时间和术后1、3、7 d血红蛋白值及术后伤口感染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术后引流量、总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输血率、置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1~7 d,试验组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结合术后引流管夹闭8 h,可有效、安全控制脊柱侧凸矫形术围手术期出血量。
- 奉国成王均陆维徐伟梁金龙陆声徐永清
- 关键词:脊柱侧弯失血量氨甲环酸夹闭引流管
- 基于足负重位CT影像应用Mimics软件测量躅外翻相关指标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基于足负重位CT图像应用Mimics软件测量拇拇外翻相关角度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36足)拇外翻患者,应用Mimics软件对患者足负重位CT图像行拇外翻3D重建.应用Mimics软件拟合区域功能自动分析计算生成近节趾骨轴线和第一、二跖骨轴线,并重建第一跖骨远端实际关节面,通过近节趾骨与第一跖骨3D模型进行修正;采用以上解剖学参数实现对拇外翻角(HVA)、跖骨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面夹角(DMAA)的精确测量.由4名测量者分别使用上述计算机辅助CT建模测量法与常规X线测量法对30例拇外翻患者进行测量,比较各组观察指标测量结果的统计学差异,并行Bland-Altman分析一致性.结果 4名测量者采用常规X线法和CT建模重建法测量结果的ICC值分别为0.89和0.91,可靠性优.传统X线测量法测量患者HVA、IMA分别为29.10° ±10.04°、13.98° ±4.38°,CT建模法测量患者HVA、IMA分别为30.02° ±10.62°、13.83° ±4.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传统X线测量法测量患者DMAA为12.57° ±3.96°,CT建模法测量患者DMAA为16.21° ±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land-Altman结果显示对于HVA、IMA角的两种测量方法一致性较好,DMAA的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 基于足部模拟负重CT图像应用Mimics软件测量拇外翻HVA、IMA、DMAA可以精准生成上述3个角的边线,进而实现角度的精确测量;重建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使DMAA测量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明显优于常规X线测量法.该方法是一种可行、可靠并且精准的测量方法,为拇外翻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 张鹏钟宗雨金泽亚王均罗浩天段浩何飞
- 关键词:拇外翻负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