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启仪

作品数:109 被引量:641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细胞
  • 14篇食管
  • 11篇幽门螺
  • 11篇幽门螺杆菌
  • 11篇消化道
  • 11篇螺杆菌
  • 11篇化道
  • 11篇基因
  • 10篇溃疡
  • 9篇胃肠
  • 9篇小肠
  • 8篇凋亡
  • 8篇肿瘤
  • 7篇黏膜
  • 7篇结肠
  • 6篇增殖
  • 6篇粘膜
  • 6篇综合征
  • 6篇胃镜
  • 5篇胃炎

机构

  • 8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3篇广东省医学科...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汕头大学
  • 4篇广州市第一人...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08篇王启仪
  • 46篇沙卫红
  • 26篇刘婉薇
  • 17篇李子俊
  • 14篇布小玲
  • 12篇林秋雄
  • 11篇姚远涛
  • 9篇马娟
  • 8篇岑荣英
  • 8篇陈颜芳
  • 8篇廖山婴
  • 8篇詹德娟
  • 8篇张晓光
  • 7篇梁伟民
  • 7篇余莲英
  • 6篇郑跃
  • 6篇王蓓蓓
  • 6篇张泽锋
  • 5篇符永恒
  • 5篇胡品津

传媒

  • 13篇现代消化及介...
  • 12篇实用医学杂志
  • 9篇广东医学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新医学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癌症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现代护理

年份

  • 3篇2019
  • 4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13篇2000
  • 4篇1999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氧化氢酶和尿素酶B亚单位二价疫苗预防小鼠幽门螺杆菌感染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过氧化氢酶和尿素酶B亚单位二价疫苗预防H.pylori感染的作用。方法把实验动物无特定致病菌C57BL/6小鼠分成7组,分别通过灌胃方法给予过氧化氢酶和尿素酶B亚单位(各100μg)加霍乱毒素(CT)(2μg)、过氧化氢酶(100μg)加CT(2μg)、尿素酶B亚单位(100μg)加CT(2μg)、PBS、单纯过氧化氢酶(100μg)、单纯尿素酶B亚单位(100μg)、单纯CT(2μg),共4次。2周后再用活H.pylori灌胃,再4周后处死动物,取胃粘膜行半定量细菌培养检查H.pylori情况。结果实验各组H.pylori完全保护率分别为:过氧化氢酶和尿素酶B亚单位加CT组83.3%(20/24)、过氧化氢酶加CT组41.7%(10/24)、尿素酶B亚单位加CT组54.2%(13/24);生理盐水组、单纯过氧化氢酶、单纯尿素酶B亚单位、单纯CT组根除率均为0%。未完全保护的小鼠,疫苗组H.pylori的定植密度明显低于其它4组(P<0.05)。此外,二价疫苗组的H.pylori完全保护率及定植密度较单价疫苗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过氧化氢酶和尿素酶B亚单位加免疫佐剂组成的二价口服疫苗较单价口服疫苗有更好的免疫预防效果。
林焕建杨勤李菁刘颖王启仪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尿素酶B亚单位疫苗
和胃冲剂对胃肠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观察含阳春砂、绿壳砂、缩砂的3种和胃冲剂对胃肠动力的促进作用,筛选出较优组方,探讨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灌胃法观察服用3种和胃冲剂前后小肠推进比和胃排空率的变化。[结果]3种和胃冲剂有明显的促胃肠动力作用,与西沙必利相近(P>0. 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3种冲剂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含阳春砂和胃冲剂对胃肠促进作用优于另两种;不同剂量和胃冲剂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和胃冲剂能有效地促进正常小鼠胃肠动力。3 种冲剂作用强度依次为:含阳春砂和胃冲剂>含绿壳砂和胃冲剂>含缩砂和胃冲剂。增大和胃冲剂剂量,促胃肠动力作用无明显改变。
张庆芳李岩王启仪
关键词:和胃冲剂砂仁胃排空小肠推进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治疗时机与方法
2000年
我们观察我院1998年至1999年以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止血术的患者278人,分析有关资料,以探讨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内镜治疗的合适时机与方法。
姚远涛王启仪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治疗出血原因
1108例食管癌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近10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分析其发病趋势及内镜、组织病理学特征改变,为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的110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前、后5年所有食管癌患者的发病趋势、内镜、病理组织学分型等差异。结果 1108例食管癌患者,占总胃镜检查人数的1.3%(1 108/87 805);病理分型以鳞癌为主,占92.3%(1 023/1 108);其次为食管腺癌,占4.6%(85/1 108);超过半数(50.9%,564/1 108)的食管癌位于食管下段。前、后5年相比,食管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2%vs 1.3%),后5年食管腺癌的构成比较前5年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vs 2.4%,P=0.04)。前、后5年间早期食管癌构成比由4.0%(20/509)上升至5.9%(35/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10年间经胃镜食管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食管癌病理类型仍以鳞癌为主,但近年来食管癌中腺癌的构成比明显增加,侧面反映出华南地区食管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
杨小平沙卫红刘婉薇梁伟民张晓光王启仪
关键词:食管肿瘤流行病学内窥镜病理学
不同剂量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高危患者胃内pH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PUB)高危患者胃内pH值的影响。方法 19例经胃镜确诊为PUB的患者(Forrest分级Ib-Ⅱb)分为2组,分别予静脉使用大剂量泮托拉唑(首剂80 mg静脉注射,然后以8 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和常规剂量泮托拉唑(首剂40 mg静脉注射,然后以4 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治疗,并对其进行24 h动态胃酸监测。其中,大剂量组8例,常规剂量组11例。观察2组患者24 h胃内pH达到6.0的时间,并比较其pH>6.0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溃疡类型、内镜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患者胃内p H达到6.0时间为(30.50±4.84)min,常规剂量组为(57.09±13.56)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组患者胃内p H>6.0所占时间百分比为95.42%(44.36%),常规剂量组为42.15%(40.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大剂量和常规剂量静脉使用泮托拉唑均能使PUB高危患者胃内p H值达到6.0以上,但大剂量组起效更快且持续时间更长。
翟丽华王启仪沙卫红布小玲岑荣英李子俊刘婉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泮托拉唑胃内PH
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风险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住院患者的临床风险及预后。方法将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437例NAFLD病例纳入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年龄阶段NAFLD患者的住院病因、伴发疾病及NAFLD导致肝功能损伤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D患者入院病因依次为:非糖尿病相关血管病变(34.1%)、糖尿病相关病变(24.0%)、肝功能损伤(7.8%)、胆胰疾病(4.8%);NAFLD伴发疾病依次为:高血压(42.0%)、糖尿病(32.4%)、脑血管病(26.3%)、心血管病(16.6%)、胆道结石(11.2%)、胰腺炎(6.31%)。NAFLD伴随疾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在不同年龄组有显著差异,其中胆道结石及胰腺炎发病高峰年龄均小于40岁,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61~70岁;脑血管发病高峰年龄为71~80岁。NAFLD发生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胰腺炎(OR=3.0),胆道感染(OR=2.6),糖尿病相关外周血管病变(OR=1.7)和年龄(OR=0.8)(P<0.01);NAFLD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相关外周血管病变(OR=29.5)、糖尿病相关外周血管病变(OR=24.6)、肿瘤(OR=9.8)、糖尿病相关感染(OR=4.7)及年龄(OR=1.7)(P<0.01)。结论 NAFLD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其伴发疾病往往是病情进展导致入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NAFLD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及预后不尽相同。61~70岁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年龄因素是制定NAFLD干预方案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姚远涛沙卫红王启仪岑荣英郑跃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肝功能损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和胃冲剂促进胃肠动力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和胃冲剂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及急性毒作用. 方法:分别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和左旋麻黄碱制造胃肠动力障碍小鼠模型,观察和胃冲剂对两种模型胃肠动力及对正常大鼠血中胃动素(MOT)、一氧化氮(NO)的影响,并进行和胃冲剂的急性毒理实验. 结果:L-Arg和麻黄碱均可以导致小鼠胃内残留率增高, 小肠推进比减低.和胃冲剂1组与左旋精氨酸组相比胃内残留率减低(62.62±17.1 vs 76.12±15.09)、小肠推进比增高(5 1.87±10.82 vs 44.61±7.93)(P<0.05);和胃冲剂2组与麻黄碱组比较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胃冲剂组血浆MOT水平高于蒸馏水组(122.90±33.14 vs 87.25±14.75, P<0.05),两组相比血清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毒理实验中小鼠最大耐受倍数为240,未见中毒症状或死亡现象发生. 结论:和胃冲剂可提高血浆MOT水平,调节NO合成, 对肾上腺素能受体无明显影响,无急性毒副作用.
张庆芳李岩王启仪
关键词:冲剂胃肠动力小肠推进胃内左旋精氨酸
肠粘膜炎性损伤机制与防治的实验研究
林焕建白杨林锋王继德王启仪李子俊钟世顺王群英蔡建群简燕婷崔海岩姚玉川武金宝
1,该项目研究了应用人体细菌重组过氧化氢酶防治肠粘膜炎症的治疗方法,国际上尚未见相同研究报道;2,发现了双歧杆菌粘附素降低肠上皮细胞应激反应,国际上尚未见报道;3,双歧杆菌通过调节NF-kB活性防治肠道炎症在广东省内未见...
关键词:
胃肠动力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2001年
王启仪
关键词:胃肠动力学胃肠动力疾病贲门失驰缓症胃食管返流病肠易激综合征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糖抗原19-9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清糖抗原 1 9- 9(CA1 9- 9)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 (elec trochemiluminescence ,ECL)随机检测 2 1 5例住院患者血清中CA1 9- 9水平。结果 恶性肿瘤组CA1 9- 9水平升高 ,与正常高值和良性疾病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尤以肝癌和胰腺癌中CA1 9- 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高值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 ,恶性组各组间无差异 ;良性疾病组中肝硬化和胆道良性疾病也高于正常高值(P <0 0 5 ) ;恶性疾病组中各组CA1 9- 9水平均高于同脏器的良性疾病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0 0 5 )。结论 用电发光法测定血清CA1 9- 9水平对消化系统的肿瘤诊断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以及肝胆道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饶珈琦王启仪岑荣英张晓光董晖陈达强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法血清糖抗原19-9消化道疾病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