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 作品数:31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铁道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对约翰·塞尔中文屋及其论证的考察
- 约翰·塞尔在《心、脑与程序》一文中,首次提出用以批判强人工智能及其相关主张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该思想实验直接从强人工智能的验证方法一图灵测试入手,通过构想同样可以通过图灵测试,但却缺失语义理解的中文屋,证明该种检测方法的无...
- 王佳
- 关键词:中文屋论证图灵测试
-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2
- 2024年
- 高校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新探索,以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步入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缓慢是进行人工智能赋能的必要性;国家战略的支撑引导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所取得的发展共同构成人工智能对其赋能的可行性。为此,在坚持“价值为本,技术为器”“内容为王,技术为用”“教师为主,技术为辅”的原则上,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空间三个维度进行赋能,以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铸魂育人实效,进而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 王佳刘献岭
-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创新
- 论生物自然主义对因果排斥性问题的消解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当代物理主义背景之下,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心理因果性问题——因果排斥性问题成为当前流行的各类非还原物理主义理论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约翰.塞尔提出的生物自然主义为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提供了出路:他反对传统的观念二元论,避免二元论同物理主义对心-物概念的绝对区分,在坚持对心理状态的自然化解释的前提下,对非还原物理主义所容纳的五个基本原则进行了重新阐释,从而消解了二元论同物理主义矛盾下蕴含的因果排斥性问题。
- 王佳
- 中国利率政策中调整存贷款利差的作用分析
- 中国目前处于转轨经济阶段还存在着利率管制,在利率管制条件下货币当局采取的利率政策有别于利率市场化经济体中的利率政策,一个重要特点是货币当局在利率政策实施中,不仅可以调整利率水平,而且可以调整利率体系的的结构(主要表现为存...
- 王佳
- 关键词:中国利率政策存贷款利差利率市场化利率期限结构货币政策利率风险管理
- 文献传递
-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分析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 在资源节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生态责任审计”要求,如何编制及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已成为国内理论界和实...
- 王佳
- 关键词:PSR模型
- 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班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
- 本文针对实验中学国际人才培养特色班(简称“国际班”)现已构建的课程,采用问卷和访谈方法来全面了解国际班课程实施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课程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任课教师、课程构建者等)对国际班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映,探究现行课...
- 王佳
- 关键词:中学教育课程管理教学模式
- 归来的“中国心灵”——林同济的文化思想研究
- 林同济是“战国策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对于中国文化建设有着独特思考的学者。本文以林同济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为核心,考察他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文章的绪论部分对林同济和“战国策”派的研究材料进行综述,并点名本文的...
- 王佳
- 关键词:战国策派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形态史观林同济文化思想
- 文献传递
- 论金在权的条件还原主义及其理论困境——基于因果排斥性问题的讨论
- 2014年
- 金在权首先提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该论证揭露了非还原物理主义蕴含的内在矛盾。同时,金在权论证认为,条件还原主义可以成为融洽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的还原物理主义形式。然而,作为具备极为弱化的物理主义立场的条件还原主义而言,它能否……自洽地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依然值得讨论,因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本身蕴含着强物理主义立场。
- 王佳
-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 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以便捷、高效、准时的优势受到大众欢迎。在能够“与风竞速,贴地飞行”的同时,安全成为了高速铁路发展更为根本的追求。确保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极...
- 王佳
- 关键词:高速铁路设备安全环境安全
- 文献传递
- 对“中文屋”思想实验四个主要版本的考察
- 2011年
- "中文屋"思想实验提出30年来,学界对该思想实验在批判强人工智能的有效性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特别是强人工智能的支持者往往通过转换视角,添加问题或构建新理论模型等方式试图躲避"中文屋"的责难。为应对各种回应,塞尔在保持"中文屋"论证的基本逻辑结构和要点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修改思想实验的描述形式进行一一答复,从而保证了该思想实验对强人工智能批判上的效力。借助对"中文屋"几个主要版本及其相关答复的考察,表明"中文屋"在批判强人工智能上的有效性,同时指出这种有效性并不依赖于思想实验外在描述形式的变化,而依赖于蕴含其中的论证结构和论证形式。
-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