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东
- 作品数:37 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东北黑土不同粒级有机质化学特征及其对长期有机培肥的响应
- 2022年
- 为探究长期有机培肥条件下黑土中不同粒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化学特征的变化情况,以公主岭黑土长期施肥试验地的黑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采用粒级分组法得到土壤有机质粗颗粒组分(>250μm)、细颗粒组分(53~250μm)、矿质结合组分(<53μm),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碳、氮含量,并应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Py-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①有机肥施用使土壤中细颗粒组分质量占比增加了19.7%,相应地使矿质结合组分质量占比降低了4.1%;秸秆还田对不同粒级土壤组分质量占比无显著影响.②有机肥施用使全土有机碳(SOC)含量增加了65%,并且体现在各粒级组分确中.2种施肥方式使全土中总氮(TN)含量均增加90%以上,其中矿质结合组分的总氮含量增加最多.秸秆还田使全土中C/N降低了38%,且C/N随着粒级的减小而降低;有机肥施用也降低了各粒级组分的C/N.③颗粒态组分主要富集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木质素、酚类化合物和多糖;矿质结合组分主要富集含氮化合物(>75%).有机肥施用使全土中木质素的含量提高了174%;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分别使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了129%和58%.④颗粒态组分中植物来源化合物占比较高(20%~45%);而矿质结合组分中微生物来源化合物占比最高(55%~72%),2种有机培肥方式仅对细颗粒组分的来源产生显著影响.综上,土壤粒级组分调控着SOC含量、TN含量、C/N和SOM化合物组成特征,而有机培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
- 陈阳高健朱平朱平高洪军娄翼来
- 关键词:东北黑土粒级有机培肥
- 白洋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被引量:9
- 2020年
- 为解析白洋淀湿地各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探究水体来源,采集了白洋淀地表水及周边地下水的水样,测定了水样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δ^18O和δ^17O)的值,并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δD、δ^18O和δ^17O的相互拟合关系.结果表明:δD、δ^18O和δ^17O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815%"~8.517%、0.107%~1.152%和0.056%~0.606%;地下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范围最大,河水与淀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较地下水中的同位素富集;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白洋淀地区水体的同位素在4月枯水期较9月丰水期富集;白洋淀水体δD与δ^18O的拟合关系线为δD=5.777δ^18O+16.264(R^2=0.986),δ^17O与δ^18O的关系为δ^17O=0.526δ^18O+0.013(R2=1.000);氘盈余值为0.25%,17O盈余值为0.003%,丰枯水期17O盈余值的差异表明白洋淀水体的主要来源发生了变化.
- 何明霞张兵王义东王中良
- 2002—2020年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
- 2024年
- 为了探究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2002—2020年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和GRACE-FO卫星数据,计算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并通过地下水储量变化估值与地下水位变化的相关性分析GRACE/GRACE-FO卫星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①地下水储量变化估值和地下水位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r=0.78.②海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大致呈现自南向北递减趋势;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变化速度为-9.80 mm/a.
- 涂焱陈阳夏江周王义东
- 关键词:海河流域GRACE
- 作物根系形态对施肥措施的响应被引量:15
- 2020年
- 旨在有效利用有限的肥料资源以及为高效作物品种选种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实现作物经济收益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笔者综述了作物为适应不同施肥条件所产生的一系列根系形态学变化,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1)植物根系普遍随元素水平的提高产生"低促高抑"的现象;(2)减量和优化施肥对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建成有促进作用;(3)元素过高过低均抑制根系生长;(4)有机肥可弥补化肥养分单一和供肥不平衡的缺点,与化肥配合施用更能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作物可以通过根系形态的适应性变化来适应不同的施肥处理,以改变形态发育来增强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 王宁李继光娄翼来王义东李忠芳宋吉青张晓军
- 关键词:根系形态氮肥磷肥钾肥生物量
- 长期垦殖与退化对七里海芦苇沼泽土壤盐分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以天津滨海典型盐渍化湿地——七里海湿地为研究区,采用土钻剖面取样法,采集深度分别为0~5 cm、5~10 cm、10~20 cm、20~30 cm、30~50 cm、50~70 cm和70~100 cm的7层土壤的样品,共采集63个土壤样品,研究长期垦殖(约60 a)和湿地退化(约50 a)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垦殖与退化显著降低了沼泽土壤盐渍化程度;农田土壤的含盐量最小,其次为退化沼泽、天然沼泽。沼泽垦殖与退化不同程度影响了土壤阴、阳离子的组成。垦殖主要影响了0~20 cm土层阳离子的组成,显著改变了10~100 cm土层阴离子的组成;沼泽退化显著增加了5~10 cm土层Mg^2++K^+的比例和10~50 cm土层CO3^2-+HCO^3-的比例,显著降低了0~30 cm土层Cl^-和10~100 cm土层SO4^2-的比例。垦殖和退化削弱了土壤阴、阳离子间的相关性,其中Mg^2+、Ca^2+和K+在垦殖与退化过程中有着相似或相近的运移特征。沼泽垦殖显著降低了0~20 cm深度土壤钠吸附比和碱化度,沼泽退化显著降低了0~10 cm深度土壤钠吸附比和碱化度,表明沼泽垦殖与退化都降低了土壤钠的危害,然而二者对土壤残余碳酸钠影响较小。
- 冯小平王义东郭长城王中良
- 关键词:滨海湿地盐渍化土壤盐分
- 天津滨海湿地与其长期开垦农田间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比较
- 2023年
- 为了深入探究土壤线虫在滨海湿地开垦前后的群落特征变化,以天津北大港湿地和七里海湿地及其开垦后农田为研究对象,采集0~15 cm的土样并分离土壤线虫,在种属水平上划分为不同营养类群和生活史类群,分析不同类群线虫的多度和占比,计算土壤线虫的多样性指数和功能性指数.研究区内共捕获土壤线虫8630条,分属33属,优势属为拟丽突属(Acrobeloides)、真滑刃属(Aphelenchus)、螺旋属(Helicotylenchus)和锥形虫属(Dolichodoridae),占捕获线虫总数的49%.研究区湿地经长期开垦后,土壤线虫多度由每100 g干土342条增加到737条,其中,北大港地区增加38%,七里海地区显著增加194%;线虫种属数量也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c-p1类群和c-p2类群线虫数量的增加引起的.研究区在长期开垦后,北大港地区变化不显著,七里海地区的丰富度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显著增加了51.58%和48.95%,线虫功能性指数中仅富集指数在七里海地区显著增加了103%.土壤pH值与线虫生态指数和线虫组成之间均存在较强相关性.综上,滨海湿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线虫群落物种逐步丰富,线虫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同北大港湿地相比,七里海湿地受环境扰动后恢复较快.
- 冯苗史妍郭长城郭长城王义东
- 关键词:滨海湿地开垦土壤线虫优势属生态指数
- 盐分对湿地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湿地正在或者将要面临着显著的盐分变化形势,尤其是内陆和滨海咸化湿地。湿地是大气甲烷的重要排放源。甲烷排放是甲烷产生、氧化和传输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盐分变化将影响湿地水-土环境,降低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和有机物积累速率,改变微生物主导的有机物矿化速率和途径等,进而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和排放系列过程。本文综述了盐分(浓度与组成)对湿地甲烷产生与排放的影响结果,从底物供给、微生物(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等)数量、活性与群落组成、酶活性、植物、电子受体、p H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几个关键方面分析了盐分影响湿地甲烷排放过程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需重点关注的5个方面:1)加强盐分浓度与组成对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与排放影响的系统性、框架性研究;2)深入探讨盐分背景、变化幅度与速率的耦合如何影响湿地甲烷系列过程;3)不同离子组成及其交互效应如何影响湿地甲烷动态过程;4)结合生物学、基因组学及同位素技术等,加强湿地产甲烷菌与甲烷氧化菌与盐分的关系及其响应研究;5)湿地甲烷对盐分变化响应的时空分异规律。
- 冯小平王义东王博祺王中良
- 关键词:盐分甲烷产生甲烷氧化甲烷排放湿地
- 土壤有机碳化学性质的研究及NMR和Py-GC/MS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土壤有机碳表征着土壤的质量和生产力,从化学本质来看,有机碳化学主要涉及化学结构及化学成分2方面.以土壤有机碳的化学性质为主要对象,在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和功能方面,对其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同时综述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有机碳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总结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有关土壤有机碳化学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入开展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参考.
- 赵玉皓张庆忠韩硕张艳杰王义东娄翼来鲁顺保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化学成分官能团NMR
- 中亚热带红壤不同粒级有机质的化学特征及其对有机培肥的响应
- 2022年
- 为了解红壤区不同粒级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特征及其对有机培肥的响应,以湖南省祁阳县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进行秸秆还田和施加有机肥的实验.采用湿筛法得到粗颗粒(>250μm)、细颗粒(53~250μm)和矿质结合组分(<53μm)共3种土壤粒级组分,利用元素分析仪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分别进行碳、氮含量和土壤化合物化学组成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27 a的有机培肥处理大幅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同秸秆还田相比,施加有机肥的增碳效果更显著.②全土中,施加有机肥使有机碳与总氮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5.1%和32.0%,而未显著影响土壤的C/N(P>0.05).③粗颗粒中含有较多的芳香烃和木质素(主要指示植物来源);细颗粒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族化合物;矿质结合组分中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化学亲和力.同粒级组分相比,有机培肥对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对木质素和氨基化合物的影响上.综上,粒级组分对土壤的碳、氮含量与有机质的化学组成起主要调控作用,有机培肥方式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 燕明蕊李冬初张会民娄翼来王义东
- 关键词:粒级有机培肥
- 土壤呼吸对降雨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6
- 2010年
- 土壤呼吸是当前区域碳收支及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降雨作为一个重要的扰动因子,对准确估算土壤呼吸具有重要影响,这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明显。尽管关于土壤呼吸对降雨响应过程与规律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对于其机制的解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集中体现在对"Birch效应"(降雨强烈激发土壤呼吸的现象)的解释上,即到底是"底物供应改变机制"还是"微生物胁迫机制"在调控该过程。该文综述了土壤呼吸对降雨事件、降雨量及降雨格局的响应过程与规律;阐述了土壤呼吸各组分对降雨响应的差异,分析了雨后物理替代与阻滞、底物供应、根系和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等一系列过程引起土壤呼吸改变的机制;重点阐述了微生物对土壤水分波动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需重点关注的4个方面:1)"底物供应改变机制"与"微生物胁迫机制"的区分;2)土壤呼吸各组分对降雨响应的差异;3)不同时空尺度上土壤呼吸对降雨响应的模拟与估算;4)降雨带来的外援N和H+的作用。
- 王义东王辉民马泽清李庆康施蕾蕾徐飞
- 关键词:干湿交替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