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琛

作品数:1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郧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乙型
  • 5篇酶链反应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5篇合酶
  • 5篇肝炎
  • 4篇凋亡
  • 4篇乙型肝炎
  • 4篇细胞
  • 4篇细胞凋亡
  • 3篇染色
  • 3篇PCR检测
  • 2篇荧光
  • 2篇抗原
  • 2篇克雷伯菌
  • 2篇肺炎克雷伯
  • 2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DNA
  • 2篇HBVDNA
  • 2篇表面抗原

机构

  • 17篇郧阳医学院
  • 3篇十堰市人民医...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太和医院
  • 1篇郧县人民医院

作者

  • 18篇熊琛
  • 8篇杨靖
  • 7篇陈绪云
  • 6篇邱方城
  • 4篇郭怀兰
  • 3篇严礼华
  • 3篇邓维秀
  • 2篇李蓓
  • 2篇杨瑞馥
  • 2篇裴德翠
  • 2篇王娅
  • 2篇吴新刚
  • 2篇孙各琴
  • 2篇郑卫东
  • 1篇杨均
  • 1篇孙竞
  • 1篇杨瑞馥
  • 1篇余柏林
  • 1篇杨宏伟
  • 1篇郭兆彪

传媒

  • 10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胸腺实质内凋亡细胞分布的观察
1997年
目的:探讨非生理条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HE和DNA染色的方法,在4℃组织培养条件下观察了小鼠胸腺实质内凋亡细胞的分布。结果:胸腺皮质、髓质内均有发生典型核形态改变的细胞,其细胞核的形态大小不一,具有这种核形态改变的细胞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熊琛冯登殿陈绪云郭怀兰杨靖
关键词:胸腺细胞凋亡
全文增补中
用光镜直接从培养细胞中检测细胞凋亡的研究
1997年
目的:观察细胞培养中凋亡细胞的形态。方法:取4℃环境下不同时间培养的小鼠胸腺细胞,与台盼蓝混合制成悬液片,用光镜观察。结果:可见凋亡细胞核形态改变及凋亡小体。结论:光镜下依据典型凋亡细胞形态变化可确认凋亡。
熊琛陈绪云郭怀兰杨靖
关键词:光镜细胞凋亡
全文增补中
AO/EB双重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目的:检测细胞培养中凋亡细胞的形态及数量。方法:取4℃环境下不同时间培养的小鼠胸腺细胞,用AO/EB染色后荧光镜观察。结果:荧光镜下早期凋亡细胞发绿色或暗绿色荧光,伴有核结构的变化,晚期凋亡细胞发橙红色荧光并伴有凋亡小体的形成。结论:AO和EB双重荧光染色后,荧光镜检在细胞凋亡检测中既可定性,又可定量。
熊琛陈绪云郭怀兰杨靖
关键词:荧光染色细胞凋亡
全文增补中
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染色体和质粒DNA指纹图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建立肺炎克雷伯菌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ep PCR) ,并应用于临床菌株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 3 9株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质粒图谱分析 ,并采用NaI裂解———玻璃粉吸附法提取其染色体DNA后行rep PCR分型。 结果  3 9株临床分离菌株产生了不同的rep PCR带型 ,聚类分析显示 ,可分为 6型 ,以 1,2 ,3型为主。质粒图谱分析可将其分为 4型 ,以 1型为主 ,该型仅含有一种质粒。结论  (1)rep PCR具有不需已知核酸序列 ,分型能力强 ,分辨效果好 ,简便快捷等优点 ,是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的有效工具。 (2 )引起太和医院近两年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有 3个 。
吴新刚熊琛裴德翠杨瑞馥
关键词: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染色体质粒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李蓓刘晶靖孙竞范金明朱怡熊琛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乳胶凝集试验
PCR检测HBVDNA的初步研究
2000年
邱方城熊琛严礼华张志华郑卫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PCR检测乙型肝炎
PCR检测HBV的灵敏度研究
2000年
严礼华熊琛邱方城张志华郑卫东
关键词:乙型肝炎PCR检测HBV灵敏度
郧阳医学院新生乙肝病毒携带者情况调查报告
1999年
鞠晓春邱方城熊琛杨军
关键词:乙肝病毒医学院新生携带者HBSAG阳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对单项HBsAg阳性长期意义的观察
1997年
目的:探讨单项HBsAg阳性的长期意义。方法:选择两年内未经药物治疗及HBV疫苗接种的原单项HBsAg阳性者血清,分别用ELISA法或PCR法检测HBVM或HBV-DNA。结果:检出五项HBVM,12组HBVM组合类型,68例HBV-DNA。HBV-DNA总阳性率为49.27%。结论:部分单项HBsAg阳性可能转化为慢性乙肝。单项HBsAg不能简单解释为无症状携带者。PCR法较ELISA法更敏感、准确地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
熊琛邓维秀陈绪云徐首林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
1960份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调查HBV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中感染情况及疫苗效果。方法:用ELISA法对某矿1960份血清进行五项HBVM检测。结果:HBsAg、HBVM、抗-HBs,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11.43%,17.39%,8.68%,29.98%。HBVM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职业无关。上述抗-HBs阳性率均与性别无关,而在年龄、职业组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区为乙肝高发病区;抗-HBs产生与年龄大小呈负相关;从事饮食业人员中抗-HBs阳性率低,疫苗接种效果不显著。
熊琛邓维秀陈绪云徐首林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乙型肝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