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桃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平流层
  • 2篇流层
  • 1篇行星边界层
  • 1篇遥相关
  • 1篇声雷达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试验
  • 1篇台风
  • 1篇位势
  • 1篇位势高度
  • 1篇位势高度场
  • 1篇西太平洋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 1篇距平
  • 1篇距平场
  • 1篇雷达
  • 1篇混合层
  • 1篇混合层高度
  • 1篇降水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潘桃
  • 2篇胡隐樵
  • 2篇王玉佩
  • 1篇丑纪范
  • 1篇李维京
  • 1篇牛国跃
  • 1篇黄建平
  • 1篇衣育红

传媒

  • 4篇高原气象
  • 1篇海洋预报

年份

  • 1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半球1月和7月纬偏场遥相关结构分析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利用1951—1986共36年资料对北半球500hPa1月和7月纬偏场的遥相关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纬偏场的遥相关结构与位势高度场的遥相关结构一致,都存在5种呈经向分布的遥相关型。但在夏季,位势高度场中的遥相关现象不明显,纬偏场中却存在4种呈纬向分布的遥相关型。对比纬偏场1月和7月的遥相关结构,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潘桃黄建平丑纪范衣育红
关键词:遥相关位势高度场北半球
一个混合层高度发展的数值模拟试验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利用在HEIFE期间戈壁地区采集的资料,并用一个考虑由地表热力及动力强迫和高空下沉等因子控制的零阶跳跃模式,对该地区白天混合层高度增长的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白天混合层高度的增长受来自祁连山强烈的下沉冷空气的影响较大,使其高度的增长受到抑制,且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超前。
潘桃胡隐樵牛国跃
关键词:混合层高度声雷达数值模拟
西太平洋印度洋平流层赤道东风波振荡对我国夏季降水和台风的影响被引量:1
1990年
经研究发现平流层东风波振荡主要发生在10~6月,活跃期为9个月,北上最高纬度达25°~30°N。东风波北上振荡时,如遇南下中低纬超长波西风槽时,可并入槽中东移不再西传。东风波振荡与赤道东西风活动周期直接有关。东西风都有准半年、准一年周期,西风有准两年周期,而东风没有准两年周期。西风周期时,东风波振荡活跃,东风周期时东风波南下赤道或进入南半球。东风波活跃位置偏东时,台风位置亦偏东我国受影响小降水偏少。东风波弱位置偏西时,台风位置亦偏西对我国影响大降水多。
王玉佩潘桃
关键词:夏季降水台风风波
50hPa距平场13个特征波型的相关性及其季变年变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给出了平流层50hPa距平场13个特征波型和用288个格点距平资料计算的自相关系数分布图和500hPa288个格点及敏感区6个格点距平资料计算的相关系数分布图。三者之间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是紧密相关的。50hPa自相关系数图反映的是超长波1—3波系统演变趋势,而500hPa相关系数图在秋季反映的是3波槽脊系统,冬夏季却反映的是2波系统,这足以说明50hPa距平场13个特征波型是平流层大气客观存在的运动形式。我们还发现它们在各自的季变年变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演变规律和相当长的稳定性,是大气环流未来变化和发生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的重要影响因子。
王玉佩潘桃李维京
关键词:平流层距平场
多普勒声雷达对化音地区风场结构探测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利用1990年8月多普勒声雷达在“HEIFE”区化音站探测的资料,对该地区的PBL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用声雷达回波强度的双对数廓线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仍不失为一有效的方法。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过程的特点是:白天对流层边界发展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而夜间稳定边界层维持时间较长,且在其发展较高时,在近地层又发展出一个新的稳定层结,呈现多层次的SBL结构。ML内垂直风速方差的归一化结果与Lenschow大致相同。另外,在一次冷锋过境天气背景下风场出现低空急流结构。
潘桃胡隐樵凌佩舜
关键词:行星边界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