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家华

作品数:307 被引量:2,62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8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著

领域

  • 149篇经济管理
  • 9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天文地球
  • 21篇政治法律
  • 14篇文化科学
  • 6篇社会学
  • 5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6篇气候
  • 53篇生态
  • 47篇气候变化
  • 42篇生态文明
  • 36篇低碳
  • 32篇
  • 28篇能源
  • 23篇温室气体
  • 23篇可持续发展
  • 20篇生态文明建设
  • 20篇文明建设
  • 20篇城市
  • 16篇生态环境
  • 12篇低碳经济
  • 12篇应对气候变化
  • 12篇污染
  • 12篇环境保护
  • 9篇低碳转型
  • 9篇气体减排
  • 9篇主义

机构

  • 291篇中国社会科学...
  • 26篇北京工业大学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国务院发展研...
  • 3篇中国气象局北...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全国人民代表...

作者

  • 291篇潘家华
  • 17篇李萌
  • 15篇庄贵阳
  • 15篇郑艳
  • 13篇陈迎
  • 11篇张莹
  • 7篇王谋
  • 7篇陈洪波
  • 5篇柯水发
  • 5篇魏后凯
  • 5篇娄伟
  • 4篇潘晨光
  • 4篇黄承梁
  • 4篇朱守先
  • 3篇郑祚芳
  • 3篇廖茂林
  • 3篇温亚利
  • 3篇谢庄
  • 3篇周亚敏
  • 3篇张丽峰

传媒

  • 19篇中国人口·资...
  • 13篇气候变化研究...
  • 12篇绿叶
  • 11篇环境保护
  • 10篇国际经济评论
  • 8篇阅江学刊
  • 8篇城市与环境研...
  • 7篇世界经济与政...
  • 6篇世界经济
  • 6篇中国经济报告
  • 5篇中国党政干部...
  • 4篇经济研究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可持续发展经...
  • 3篇人民论坛
  • 3篇中国能源
  • 3篇江淮论坛
  • 3篇科技导报
  • 3篇中国经贸导刊
  • 3篇环境与可持续...

年份

  • 2篇2024
  • 9篇2023
  • 19篇2022
  • 14篇2021
  • 13篇2020
  • 14篇2019
  • 15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18篇2014
  • 16篇2013
  • 12篇2012
  • 24篇2011
  • 28篇2010
  • 17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3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建设与体制创新:市场机制的作用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生态建设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国家财政与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进行生态建设,对抑制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态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因此要做...
牛凤瑞潘家华李宇军
加快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被引量:5
2011年
一、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1978年江西省仅有130个建制镇,到2009年全省共有70个县城关镇、667个县市属建制镇,此外还有630多个集镇。在此期间,江西省小城镇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恢复起步阶段(1978~1990年)。这一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课题组潘家华魏后凯盛广耀袁晓勐单菁菁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镇发展劳动力建制镇
低碳转型的背景与途径——从哥本哈根会议说起被引量:9
2010年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当今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科学认知的深化和国际气候政治博弈的升温,低碳转型被提上国际和国内议事日程。然而,哥本哈根会议给我们的启示是: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不仅关乎保护全球气候,更涉及国家发展权益。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只能通过发展来应对气候变化,不可能也不应该约束发展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济要低碳,低碳也必须经济可行。因而,低碳途径的选择需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潘家华
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经济
实现SDGs: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道被引量:1
2019年
2015年联合国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及5P理念,即人的发展(people,目标1-7:消除贫困、饥荒、健康、教育、性别平等、洁净水和水卫生,以及能源供给)、经济繁荣(prosperity,目标8-12:就业、工业、平等、城市和人类居住区、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星球保护(planet,目标13-15:气候变化、海洋和森林生态系统)、和平环境(peace,目标16:和平)和合作共赢(partnership,目标17:伙伴关系),17大目标领域和169个具有较高量化测度的指标。
潘家华
关键词:授之以渔洁净水伙伴关系合作共赢性别平等
气候工程的经济评估和治理核心问题探讨被引量:16
2016年
气候工程技术可以被视作可替代传统减排措施的备选项,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管理和CO_2移除两大类技术。两类气候工程技术与传统减排方法的空间、时间、成本、不确定性和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一些差异性。气候工程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国际气候制度构建基础,产生了一些新的治理问题。对该问题的科学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政策和国际气候外交意义。
张莹陈迎潘家华
关键词:减排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争议焦点与反思被引量:6
2010年
哥本哈根谈判为何如此艰苦?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各国为何矛盾重重?作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哥本哈根会议的参与者,潘家华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争议焦点与反思》一文中,对哥本哈根会议的背景、主要成果、争论焦点等作了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并对会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进行了深刻反思。
潘家华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候安全的国际治理困境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气候极端事件的增多、影响范围和程度的加大,气候安全作为一个非传统安全的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从科学的角度,再次警示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诸多风险,这些风险不仅是气候本身的,还包括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农业生产、生态系统、海岸带、人类健康乃至传统安全领域如战争等风险。如何防范气候风险,开展国际治理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由于事关各国排放权益和经济利益,发达国家欲借机转移责任,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国际义务,而发展中国家面临国内发展事务的诸多挑战,难以在现阶段承担过重义务,气候谈判因各方政治意愿不足进展缓慢。高效的国际气候治理体制,需要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更需要发达国家正视其历史排放责任,实施大幅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引领国际气候治理进程。只有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各方以建设性的姿态相互协作,积极开展共同行动,才能保证气候安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王谋潘家华
关键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可持续发展
中国棉纺织产品链对全球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先介绍了棉纺织产品链结构。在棉纺织产品链的棉花节点中,着重分析中国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口棉花对出口国所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在棉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中,分析环境成本内部化前后对中国的福利影响,以及中国棉纺织服装出口对国际消费者影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棉纺织产品链在全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储诚山潘家华
关键词:棉花环境成本内部化
迈向碳中和的中国之路
2021年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全球性挑战。《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在21世纪末将全球地表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低于2丈并且努力争取温升控制在丨.5^以内的远景目标,以21世纪后半叶净零排放为长远减排目标,以缔约方“自下而上”国家自主决定贡献(NDC)为近期目标。
潘家华廖茂林陈素梅
关键词:缔约方减排目标
直面城市生态灾难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城市总体上空气质量较差,水污染严重,垃圾处理能力不够。严重制约了城市宜居目标的实现,引发疾病的增加、社会的不稳定。
潘家华张莹
关键词:生态灾难城市垃圾处理环境难民水污染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