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蕙

作品数:79 被引量:319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8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6篇血压
  • 15篇儿童
  • 13篇少年
  • 13篇青少年
  • 13篇中学生
  • 10篇流行病学
  • 10篇肥胖
  • 10篇病毒
  • 9篇流行病
  • 8篇小学生
  • 8篇轮状
  • 8篇轮状病毒
  • 7篇血压偏高
  • 7篇儿童青少年
  • 6篇高血压
  • 6篇腹泻
  • 6篇保健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5篇影响因素

机构

  • 72篇苏州市疾病预...
  • 32篇苏州大学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江苏省疾病预...
  • 6篇东南大学
  • 6篇常熟市疾病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苏州市卫生防...
  • 3篇苏州市第一中...
  • 2篇昆山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盐城市疾病预...
  • 1篇苏州工业园区...
  • 1篇宜兴市疾病预...
  • 1篇徐州市疾病预...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射阳县疾病预...

作者

  • 78篇沈蕙
  • 33篇胡佳
  • 18篇李海
  • 17篇杨海兵
  • 15篇徐勇
  • 9篇刘萌萌
  • 7篇史祖民
  • 6篇王蓓
  • 6篇潘晓群
  • 5篇戴荣明
  • 5篇顾红英
  • 5篇沈明珠
  • 5篇张钧
  • 4篇吴汉荣
  • 3篇施素洁
  • 3篇毛丹
  • 3篇郑艳敏
  • 2篇田昌伟
  • 2篇陈林
  • 2篇李丽

传媒

  • 19篇中国学校卫生
  • 13篇中国校医
  • 6篇江苏预防医学
  • 6篇上海预防医学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预防医学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2篇2023
  • 13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2016—2020年学生健康监测探讨COVID-19疫情对苏州市6~12岁儿童BMI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COVID-19疫情改变了儿童生活方式,本文旨在探讨COVID-19疫情对儿童BMI的影响。方法基于苏州市儿童青少年健康监测项目,回顾性收集2016—2020年40所小学,共计331341人次学生BMI监测数据,比较2016—2020年BMI-Z评分和超重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平均每年监测人数为66868人。2020年BMI-Z评分明显增高(0.580),高于2016—2019年的最高值(0.427),增高0.158(95%CI:0.144~0.171,P<0.001);男生的BMI-Z评分增幅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均有P<0.001)。2016—2020年,随着年份增加,超重肥胖率增加,消瘦率降低(趋势性χ^(2)=595.834,P<0.001),2020年肥胖率明显高于2016—2019年最高值(15.9%vs.12.9%,χ^(2)=253.616,P<0.001),不同性别和地区呈现相同变化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和2016年比,2017—2019年肥胖情况未呈现明显差异,2020年肥胖率明显升高(OR=1.323,95%CI:1.280~1.366)。结论COVID-19疫情加速了苏州市6~12岁儿童BMI的增加。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关注儿童持续增加的超重肥胖率。
胡佳韩迪丁子尧海波尹洁云杨海兵杨海兵
关键词:儿童BMI肥胖
轮状病毒性肠炎被引量:12
2002年
沈蕙邵梦篪马良才徐勇
关键词:病原学流行病学轮状病毒性肠炎
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从2001年9月到2002年3月,所有到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为调查对象,由专门医生填写病人调查情况,并收集粪便标本.用SPS...
沈蕙王蓓顾红英徐勇
关键词:腹泻轮状病毒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婴幼儿
文献传递
苏州市婴幼儿轮状病毒血清G型分布被引量:2
2003年
沈蕙邵梦篪施素洁张钧王蓓田健美
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
苏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分析苏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防制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国家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方案》问卷收集学生性别、学段、父母近视史、户外活动时间和视屏时间等资料,睫状肌麻痹下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990份,回收有效问卷882份,回收有效率为89.09%。近视690人,近视检出率为78.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703,95%CI:1.173~2.474)、初中和高中学段(OR:5.597~11.949,95%CI:3.573~28.349)、父母均近视(OR=2.445,95%CI:1.597~3.742)和视屏时间≥3 h/d(OR=2.026,95%CI:1.235~3.325)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时间≥2 h/d(OR:0.493~0.510,95%CI:0.273~0.943)是中小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苏州市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78.23%,性别、学段、父母近视史、户外活动时间和视屏时间是近视的影响因素。
胡佳丁子尧韩迪海波尹洁云沈蕙
关键词:近视
某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和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现状,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分层抽样确定的460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安全知识的掌握好于灾害知识,其中触电防护、煤气中毒、溺水抢救知识知晓率最高,分别达到24.8%,24.1%和2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普通学校、父母不经常主动告知安全知识是安全知识得分的不利因素;而女生、高年级、父亲文化程度较高、家庭年总收入较高是安全知识得分的有利因素。学生在触电防护、楼内失火逃生技能方面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91.6%和88.0%,仅有29.2%的学生报告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结论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掌握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徐文徐勇滕臣刚沈蕙
关键词:知识统计学
苏州市中小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苏州市中小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并进行脆弱性分析,探讨改进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学校类型分层抽样,对苏州市各校校医或安全管理负责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73所学校。不同学校安全设施及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安全制度和培训工作普遍较差。46.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当前最主要的安全管理问题是有安全制度但执行差。结论苏州市中小学校的安全与应急管理现状有待改善,需进一步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及实施等方面的工作。
沈蕙徐勇滕臣刚徐文
关键词:学生保健服务
苏州市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腰围腰高比与血压偏高的关系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苏州市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和腰高比与血压偏高的关系,为制定适宜的儿童青少年血压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苏州市3150名7~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计算BMI和腰高比,分析血压偏高与各项肥胖指标的关系。结果苏州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率为11.3%,超重肥胖率为28.5%,采用腰围、腰高比标准筛查的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20.6%和23.7%。不同BMI、腰围和腰高比分组的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7.80,105.87,124.17,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肥胖组罹患血压偏高的可能性较大(OR=3.89,95%CI=3.09~4.90);与正常腰围或正常腰高比组相比,中心性肥胖组罹患血压偏高的可能性较大(腰围:OR=3.05,95%CI=2.41~3.86;腰高比:OR=3.35,95%CI=2.67~4.21)。与BMI和腰围均正常者相比,同时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者罹患血压偏高的可能性最大(OR=4.28,95%CI=3.31~5.53)。结论BMI、腰围和腰高比均与血压偏高存在相关,BMI与腰围或腰高比存在联合作用,保持正常体重和正常腰围/腰高比可能利于控制血压偏高。
胡佳沈明珠施冰王瑛沈蕙杨海兵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血压患病率儿童
苏州市校医及相关人员学校安全风险认知与评估研究
2009年
目的了解学校校医或相关人员对学校安全风险与评估重要性认知情况,探讨学校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方法,选择苏州市各辖区共154所小学,使用"学校安全风险评估调查问卷",对学校校医或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排在学校安全高风险及认为在学校安全风险中需要优先进行评价的前5位的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教室用电安全、学校饮水安全、教室楼梯走廊安全和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结论5种学校安全问题都应当受到学校、教育和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
卢平徐勇滕臣刚沈蕙
关键词:学生保健服务
苏州市儿童BMI-Z变化轨迹与青春晚期血压偏高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标准化BMI-Z值(BMI-Z)轨迹与青春晚期(16-18岁)血压偏高的关系。方法基于苏州市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监测项目(HPPCA)2012-2019年的数据,以2019年的监测数据为结局,将末次监测年龄为16-18岁且总监测次数≥4的11 812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运用潜变量生长混合模型分析不同性别儿童成长过程中的BMI动态变化(BMI-Z变化轨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动态变化与青春晚期血压偏高的关系。结果在男、女生中各确定了6条BMI-Z变化轨迹,分别为较瘦组、略瘦组、标准组、下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与标准组相比,男生肥胖组在青春晚期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增加94.0%(OR=1.94,95%CI:1.43-2.63),而女生肥胖组则增加107.0%(OR=2.07,95%CI:1.33-3.22)。男女生中下降组与青春晚期血压偏高发病均没有显著关联。结论儿童持续性肥胖会增加青春晚期罹患血压偏高的风险;若对肥胖儿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其在青春晚期恢复正常体重,或许能降低血压偏高的风险。
葛文鑫谭伟良滕皓玥沈蕙韩迪肖月尹洁云胡佳
关键词:体质指数血压偏高肥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