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崇淼

作品数:45 被引量:37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电针
  • 7篇腰椎
  • 7篇针灸
  • 7篇椎间盘
  • 6篇腰椎间盘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神经根
  • 6篇突出症
  • 6篇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盘突出症
  • 6篇关节
  • 5篇针刺
  • 5篇针灸疗法
  • 5篇扭伤
  • 5篇颈椎
  • 5篇颈椎病
  • 5篇灸疗
  • 5篇灸疗法
  • 4篇腰扭伤

机构

  • 4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苏州工业园区...

作者

  • 43篇汪崇淼
  • 33篇吴耀持
  • 11篇张峻峰
  • 5篇朱伟民
  • 4篇宓轶群
  • 4篇张必萌
  • 3篇樊远志
  • 3篇张彩虹
  • 3篇黄承飞
  • 2篇王健雄
  • 2篇孙懿君
  • 2篇刘慧荣
  • 2篇周景辉
  • 1篇邵萍
  • 1篇吴焕淦
  • 1篇李维维
  • 1篇施征
  • 1篇刘莺
  • 1篇施茵
  • 1篇李石胜

传媒

  • 11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家庭用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四届中国上...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观察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32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选用后溪穴电针治疗,对照组则选用腰痛穴电针治疗。结果与结论近期疗效比较,后溪穴有效率为89.38%,腰痛穴有效率为82.5%(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而远期疗效比较,后溪穴有效率为95.59%,腰痛穴有效率为93.50%(P>0.05),二者并无明显差异。表明电针后溪穴与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显著疗效,但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近期疗效优于腰痛穴。
吴耀持汪崇淼张必萌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电针
点穴配合主动运动对肩周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肘运环跳穴配合肩关节主动环转运动手法对改善肩周炎关节活动范围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肘运环跳穴配合肩关节主动环转运动手法治疗,B组采用传统的肩关节摇法治疗,C组采用肩关节主动环转运动治疗。根据肩关节活动范围﹙包括前屈上举角度和外旋角度2个方面﹚对治疗前、治疗5次、治疗10次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患者的疗效优于B组和C组,A组分别与B组和C组患者比较,前屈上举角度的数值在治疗5次、治疗1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旋角度的数值比较仅在治疗10次后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运环跳穴配合肩关节主动环转运动手法对改善肩周炎关节活动范围疗效确切,优于传统的肩关节摇法和单纯的肩关节主动环转运动。
田国平汪崇淼史玲吴耀持宋慧慧施莉莉杨淑萍
关键词:肩周炎环跳关节活动度
电针与中药内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评价电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组 30例 (观察组 )和单用中药内服治疗组 (对照组 ) ,并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判。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 86 .6 7% ,对照组有效率为 76 .6 7%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电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中药治疗。
汪崇淼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电针中药疗法
温通针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和普通针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疗效差异性,提倡临床运用针刺手法。方法 154例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治疗组(77例),在治疗前后采用LSS症状体征评分、脊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疗效、随访等方面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LSS在症状体征评分、脊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疗效、随访等方面有差异(P<0.05)。结论 两种针刺方法对LSS都有治疗作用,温通针法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方法,且疗效较稳定。
口锁堂吴耀持汪崇淼蔡秀水陈晞刘顺超张俊峰唐新孟巍巍唐银娟陆伟峰倪菁琳
关键词:针刺刺法温通针法腰椎管狭窄症
肩周炎合并糖尿病与患肩部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研究肩周炎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对患肩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2011-12-2012-11就诊的194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发病部位是否并发糖尿病关联规则的研究方法分析肩周炎合并糖尿病与患肩部位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肩周炎部位以右侧为主,非糖尿病患者的肩周炎部位以左侧为主。相互之间差异经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4.102,P<0.05)。结论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肩周炎方向以右侧为主,但是要完善解释患肩发生的部位与糖尿病的关系的理论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田国平史玲汪崇淼吴耀持王路昌宋慧慧施莉莉
关键词:肩周炎糖尿病
阳中隐阴法用于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中脘、足三里穴 ,用阳中隐阴法治疗 3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 ,评定疗效 ,并与药物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针灸组与药物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有效率分别为 86 .84 %和 84 .2 1% ,而胃镜及病理活检综合疗效比较 ,有效率分别为 81.5 8%和 84 .2 1% ,两者统计学处理 P>0 .0 5 ,临床无显著性差异。
吴耀持汪崇淼费根伟
关键词:针灸疗法萎缩性胃炎
透刺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33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透刺+手法)和对照组(单用透刺),分别采用肩髃透刺肩前穴配合手法以及单用透刺的方法治疗并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活动分值以及红外热像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配合手法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汪崇淼吴耀持朱伟民张峻峰周景辉
关键词:透针推拿肩凝症
针药并用治疗腰突症术后复发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外熏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运用电针配合中药熏敷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电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熏敷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汪崇淼吴耀持张峻峰李石胜
关键词:针药并用椎间盘移位中药外敷中药熏蒸
“督穴导气针法”联合电针治疗血瘀型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被引量:53
2017年
目的:比较"督穴导气针法"联合电针与常规电针治疗血瘀型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01例血瘀型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督穴导气针法"联合电针治疗,穴取腰阳关、十七椎、环跳和阳陵泉,腰阳关、十七椎在得气基础上行"导气针法";环跳、阳陵泉得气后实施电针疗法。隔天治疗1次,每周3次,12次为一疗程,共观察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取穴同观察组,4穴分别行电针治疗,电针参数、治疗时间与周期和观察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腰部红外热像图温度变化及静息状态下肌肉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RAUC),并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89.11%(90/101)、91.11%(82/90),对照组分别为86.00%(86/100)、89.53%(77/8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近、远期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2.48%(53/101)、55.56%(50/90),均优于对照组的36.00%(36/100)、34.88%(30/86,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JOA评分均提高(均P<0.01),各时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腰部红外热像图温度均升高(均P<0.01),且升高幅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腰部RAUC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1),且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督穴导气针法"联合电针治疗血瘀型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吴耀持孙懿君张峻峰李艳汪崇淼
关键词:电针随机对照试验
“风湿灸”敷贴治疗风湿痹
2002年
汪崇淼吴耀持
关键词:敷贴治疗风湿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