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腺炎
  • 2篇坏死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疾病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肿瘤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胆汁性腹膜炎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细胞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原因分析及处...
  • 1篇手术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汤志刚
  • 6篇王春友
  • 2篇吕平
  • 2篇熊炯昕
  • 1篇熊炯炘
  • 1篇吕平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胰腺病学

年份

  • 3篇2004
  • 3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的免疫治疗
2003年
汤志刚王春友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
良性胆道疾病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良性胆道疾病T管拔除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例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处理过程及再次手术术中所见。结果  19例患者中 ,常规拔T管 15例 ,误拔T管 4例。 3例非手术治疗痊愈 ,其余 16例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包括误拔T管 4例在内的 5例瘘道形成缺如 ,4例瘘道形成不完整 ,1例胆总管撕裂。再次手术病例 ,术后 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 ,15例痊愈。结论 T管瘘道形成缺如或不完整及误拔T管、拔管损伤是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的重要原因。根据腹部体征及全身情况 ,决定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如无效 ,应积极手术治疗。
汤志刚王春友熊炯炘
关键词:T形引流管胆汁性腹膜炎
非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探讨——附62例临床病例报告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手术时机。方法 对62例非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临床和CT评估以决定手术指征,根据手术发现对手术治疗的时机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经CT评估病灶大于6cm、术前诊断为非感染性胰腺坏死41例患者中,32例发病3~4周后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大网膜及肠系膜根部见大量皂化斑,正常胰腺与坏死胰腺组织分界清楚,10例患者胰腺坏死已合并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5%;术后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发病2周内手术治疗的9例患者,术中发现正常胰腺组织与坏死胰腺组织之间分界不十分清楚,胰腺及胰周组织水肿明显,术后有1例患者死亡。CT评估病灶小于6cm,但胰周及腹膜后大片脂肪坏死、液体积聚、消化道有压迫梗阻症状的21例患者全部于发病后3~4周手术治疗,术中见4例患者胰腺坏死合并感染,3例有粘连性或压迫性消化道梗阻,术后2例死于腹腔内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是否需要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应行定期CT评估分析,对于病灶大于6cm和/或病灶不足6cm但胰周及腹膜后大片脂肪坏死、液体积聚并有消化道压迫梗阻症状患者,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宜在发病后3~4周。过早手术,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尚未完全分离,术中易出血,增加手术难度和再次手术的机会;过迟手术,坏?
汤志刚王春友熊炯昕吕平
关键词:非感染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时机
大鼠胰岛分离和纯化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观察胶原酶消化法对大鼠胰岛的分离结果.方法用胶原酶法分离、Ficoll400 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用DTZ法判定胰岛的纯度;用AO/PI法判定胰岛存活率;用胰岛素释放试验和移植糖尿病大鼠法判定胰岛功能.结果纯化后的胰岛收获量为(500-700)个/每只胰腺,胰岛纯度大于85%,活度大于95%,胰岛细胞体外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在基础相和刺激相为(18.32±3.57)mu/L、(32.25±3.74)mu/L,差异有显著性(P<0.05),胰岛移植后,实验组2天后血糖浓度降至正常,对照组无改变,实验组正常血糖维持时间(5.1±2.4)d.结论胶原酶消化、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获得高纯度和活力的大鼠胰岛.
汤志刚王春友
关键词:胰岛细胞纯化
磁共振多种显像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肿瘤切除可行性的评估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MRI ,MRCP ,MRA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及术前评估肿瘤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MR等显像技术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的 78例患者 ,根据肿瘤浸润范围、血管受累情况、有无肝叶萎缩及远处转移等指征 ,进行术前影像学评估 ,并通过与手术和病理对比 ,了解该显像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与否作出评判的价值。结果 术前评估不能手术切除的 2 1例中 ,10例行手术治疗 ,术中发现及病理学检查与术前评估一致 ,证实不能切除 ,仅行引流。术前评估为潜在手术切除可能的 5 7例均行手术探查 ,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 10 0 % ;手术切除 40例 ( 70 .2 % ) ,其中 2 9例 ( 5 0 .9% )行治愈性切除 ,11例姑息性切除 ;其余 17例不能手术切除 ,原因包括术前漏诊门静脉管壁破坏 3例 ,肝动脉受侵 5例 ,术中发现腹腔内器官和 /或淋巴结转移 7例 ,肝实质广泛浸润 2例。结论 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 ,并能较准确地评价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手术可切除性。肿瘤不能切除的主要原因在于肿瘤的转移和局部血管的侵犯。
汤志刚王春友熊炯昕吕平
关键词:胆管肿瘤胆管肝内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手术时机的选择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无明显感染征象的胰腺坏死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2 7例坏死性胰腺炎术中所见及病理改变。结果 发病 3周内行手术治疗的 6例患者 ,见坏死胰腺与未坏死胰腺组织之间分界不十分清楚 ;腹腔内粘连严重 ,水肿明显 ,均未合并感染。发病后 3~ 4周行手术治疗的 14例患者 ,9例坏死胰腺与周围未坏死胰腺组织之间分界清楚 ,无明显感染征象 ,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与胰床粘连明显 ;3例有程度不一的胰腺坏死情况 ;另 2例胰腺坏死合并感染。其余7例患者分别于发病后 5~ 7周施行手术 ,其中 3例发现胰腺坏死区域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感染 ,甚至形成局部胰腺脓肿 ;周围脂肪组织及肠系膜根部脂肪组织大片坏死。结论 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宜在发病 3~ 4周施行 ;发病 3周内手术 ,坏死组织与未坏死组织尚未完全分离 ,术中易出血 ,增加手术难度和再次手术的机会 ;发病 5周以上手术 ,坏死组织多已合并感染 ,腹腔内感染严重 ,需再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
汤志刚王春友熊炯昕吕平
关键词:坏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