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艳君
- 作品数:3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论张薇小说《第三种水》的审美价值流向
- 2003年
- 毕艳君
- 关键词:小说审美价值
- 简析土族民歌“库咕笳”的艺术魅力
- 2007年
- 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都有以歌传情的习俗,热烈美好的爱情也同时孕育了意蕴深厚的情歌。“库咕笳”作为土族特有的传统情歌,也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艺术风格和有别于“花儿”的特征,对土族人民至善至美的爱情追求进行了讴歌。此文将对其进行论述。
- 林虎英毕艳君
- 关键词:土族民歌艺术特征
- 高地上的坚守:青海当代诗歌简论被引量:2
- 2009年
- 青海高地独特的地域风貌、生存背景和文化建构使青海诗歌葆有了高原独特的韵味与生命魅力。当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先锋诗等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作旋风此起彼伏时,青海诗人创作上的坚守使他们的诗歌更多地保留了一种精神的重量与艺术尊严,使诗歌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 毕艳君
- 关键词:当代诗坛诗人
- 甘青河湟地区“财宝神”文化内蕴阐释被引量:1
- 2007年
- “财宝神”是流传于甘青河湟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它在土族地区和一些汉族地区的广泛传唱而形成了自己别有特色的文化意蕴,就传统汉文化特征、地方差异性及文化价值取向等内容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
- 毕艳君
- 关键词:文化内蕴
- 新时代昆仑文化传承与重构的思考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以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昆仑记忆、昆仑意象为切入点,简要概述昆仑文化的内涵及影响,梳理了昆仑文化传承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现代化新青海视野下借助昆仑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标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扩大“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在海内外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 鄂崇荣毕艳君
- 关键词:昆仑文化
- 不得不面对的尴尬——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当代文学的回顾与思考
- 2006年
- 本文从青海文学这个大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入手,介绍了这一时期青海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影视文学上或繁荣或滞后的发展现状。从而正视了青海文学人在尴尬中不断求进的现实。
- 毕艳君
- 关键词:尴尬
- 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被引量:1
- 2018年
- 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是青海多民族在其互相交往和发展过程中创作的最朴实的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强烈的民族性。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青海各民族先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历史发展过程,其历史记忆有集体性、口传性、流变性以及共生性、同源性和互渗性等主要特征,并发挥着文化传承、文化认同、审美体验、规训教化等功能。
- 毕艳君
- 关键词:多民族民间文学历史记忆
- 个性的张扬 理性的扼杀──谈“花儿”中的爱情悲剧被引量:4
- 1999年
- “花儿”由于长时期被做为“野曲儿”来对待,所以传至今天保留较多的都是近现代的一些“花儿”,而这些“花儿”由于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大多表现出了众多西北人对旧礼教的反叛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本文将就大量的爱情“花儿”中体现出的生命体验做一论述。
- 毕艳君
- 关键词:生命价值
- 打造青海黄河文化标识体系的路径思考
- 2024年
- 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是青海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的关键路径。因此,打造青海黄河文化的地理标识体系、精神标识体系、遗产标识体系、旅游标识体系和生态标识体系,既有利于传承黄河历史文明、奠定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标识的坚实基础,也有利于促进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更有利于凝聚青海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与自强,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 毕艳君
- 关键词:黄河文化
- 青海人口较少民族当代诗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重构
- 2016年
- 青海当代少数民族创作中包含着本族群丰富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作为民族文化上的承袭,表达并强化了各民族的族群意识和身份认同。作为青海人口较少民族,撒拉族和土族诗人对本民族的民间文化因子和族源传说按照各种情景进行了调整与重构,进而在当代文学中留下了别有特色与风格、极具感染力的诗篇。
- 毕艳君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历史记忆文化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