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晓璐

作品数:45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5篇细胞
  • 20篇肿瘤
  • 12篇细胞瘤
  • 10篇胃肠
  • 10篇免疫
  • 9篇髓母细胞瘤
  • 9篇胃肠道
  • 9篇母细胞
  • 9篇母细胞瘤
  • 9篇病理
  • 9篇肠道
  • 8篇遗传学
  • 8篇淋巴
  • 8篇基因
  • 7篇淋巴瘤
  • 6篇染色
  • 6篇染色体
  • 6篇组织化学
  • 6篇免疫组织
  • 6篇间质

机构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上海第二医科...
  • 7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45篇殷晓璐
  • 17篇倪醒之
  • 9篇沈艳莹
  • 7篇吴志勇
  • 7篇许雁萍
  • 7篇吴浩强
  • 6篇朱建善
  • 5篇沈丹平
  • 5篇陈治平
  • 4篇张子臻
  • 3篇江基尧
  • 3篇曹晖
  • 3篇许雁萍
  • 3篇刘强
  • 2篇彭颂先
  • 2篇沈志勇
  • 2篇罗其中
  • 2篇邱永明
  • 2篇高玉平
  • 1篇徐曙光

传媒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髓母细胞瘤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并占其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临床上髓母细胞瘤表现为不良的生物学行为,患者的预后很差[1].
殷晓璐朱建善张忠德许碧瑜吴浩强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基因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脑肿瘤生物学行为
复合铸造铝合金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复合铸造的方法将液态A356铝合金与固态6101铝合金连接在一起,研究复合接头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硬度及拉伸性能,并分析其界面形成机理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通过在固态6101铝合金表面电镀锌的方法并精确控制实验参数的条件下,可以使A356铝合金和6101铝合金之间形成冶金结合。在2种铝合金之间会形成过渡区,由于固态6101铝合金表面熔体的高过冷度,过渡区呈致密的等轴晶组织。在拉伸性能测试中,断裂位置总是在A356铸态合金内部,说明接头连接强度高于A356铸态合金的强度(145 MPa)。
刘腾王渠东刘平刘平孙景旺殷晓璐
关键词:铝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之t(14;18)染色体易位及Bcl-2基因扩增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之染色体t(14;18)(q32;q21)易位及Bcl-2基因扩增与DLBCL亚型分类及病人预后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胃肠道DLBCL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45例胃肠道DLBCL组织中之t(14;18)(q32;q21)染色体易位及Bcl-2基因扩增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该45例胃肠道DLBCL中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在45例胃肠道DLBCL病人中,10例(22%)存在t(14;18)(q32;q21)易位,10例(22%)存在Bcl-2基因扩增。t(14;18)(q32;q21)易位阳性者与阴性者间的亚型分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基因扩增阳性者与阴性者间之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4;18)(q32;q21)染色体易位及Bcl-2基因扩增与Bcl-2蛋白表达间均属无关(P>0.05)。结论:t(14;18)(q32;q21)染色体易位与胃肠道DLBCL的免疫表型分类相关,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型与非GCB型间存在分子遗传学差异。而检测Bcl-2基因扩增对判断胃肠道DLBCL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张子臻倪醒之沈艳滢殷晓璐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荧光原位杂交
胃肠道间质瘤癌基因异常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对判断该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意义。方法收集146例GIST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学检查及CD117和CD34等免疫组化检测以明确诊断。同时检测癌基因C-myc、C—erb—B2、EGFR及TGFβ1在GIST中的表达,比较癌基因的异常表达与GIST良恶性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46例GIST中126例获得随访(86%)。诊断为良性GIST 15例(10%),潜在恶性37例(25%),低度恶性42例(29%),高度恶性52例(36%)。随访发现32例出现了复发和转移,10例患者因该肿瘤而死亡。C—myc在高度恶性GIST中的表达率(92%,48/52),与良性(60%,9/15)、潜在恶性(70%,26/37)和低度恶性组(88%,37/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同时,C—myc在预后差者的阳性表达率(94%,30/32)显著高于预后好者(81%,76/94)(P=0.0001)。C-erb-B2、EGFR及TGFβ1的表达在各良恶性组和不同预后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yc的过度表达对GIST生物学行为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倪醒之沈丹平殷晓璐曹晖吴志勇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表皮生长因子
脑节细胞性胶质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通过研究脑节细胞性胶质瘤全基因组的遗传学改变,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脑节细胞性胶质瘤全基因组的遗传学改变。结果收集脑节细胞性胶质瘤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其中,3例肿瘤发现有9号染色体短臂(9p)的丢失,2例有7号染色体的获得,该结果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位于染色体7p11-p13上的癌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所有5例节细胞性胶质瘤中都无异常表达。此外,在染色体2q33-q34,8q12-q22,14q21-qter,15q-26qter和Y上也都发现了遗传物质的丢失或扩增。结论染色体9p的丢失及7号染色体的获得可能与脑节细胞性胶质瘤的发病机制有关。
殷晓璐吴浩强
关键词:胶质瘤节细胞遗传学改变9号染色体分子遗传学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遗传学异常,以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例PXA标本,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分析方法,研究PXA的染色体失衡。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CGH分析,在3例PXA中都发现有遗传学异常。其中1例有多条染色体的失衡:2p14pter、4p15pter、7p21qter、11q24qter、12和15q14qter的获得,以及8p11.2pter、9p11p23、10p12pter和13q14qter的丢失。该患者于术后1年死于肿瘤复发。3例肿瘤患者中的2例检测到7号染色体的获得和8号染色体短臂的丢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EGFR在3例PXA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研究PXA的遗传学改变对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倪醒之许雁萍殷晓璐
关键词: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比较基因组杂交遗传学发病机制
结核菌素对肝癌和肺癌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对肝癌和肺癌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结核菌上清液(TB-SN),分别与肿瘤细胞株HePG2(肝癌)和A549(肺癌)进行反应。应用特异性荧光探针LIVE/DEAD Viability/Cytotoxicity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应用Vybrant凋亡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5%TB-SN反应5 d后,HePG2和A549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与TB-SN反应后,HePG2和A549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结核菌素可以介导肝癌和肺癌肿瘤细胞的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张子臻沈艳莹倪醒之殷晓璐
关键词:结核菌素肿瘤细胞细胞生长
后纵膈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恶性蝾螈瘤的病理学表现、免疫组化特点和遗传学改变。方法回顾分析1例罕见恶性蝾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胸片和CT检查均示胸腔内巨大占位。手术发现肿块位于后纵膈。病理学检查发现,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细胞胞浆丰富,嗜伊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呈myoglobin、desmin和S-100阳性反应。病理诊断为后纵隔恶性蝾螈瘤。结论发生于纵膈的恶性蝾螈瘤十分罕见,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
沈艳莹殷晓璐
关键词:纵膈恶性蝾螈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与预后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免疫表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道DLBCL63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抗体CDIO、Bcl-6和MUM1在胃肠道DLBCL中的表达,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型。结果本组63例中CD10表达阳性13例,Bel-6阳性53例,MUM1阳性52例。根据检测结果将胃肠道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17例(27%),非GCB型46例(73%)。GCB型局部淋巴结受累患者的比例(35%)显著低于非GCB型(70%)(P〈0.05);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在两种亚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0表达阳性者的中位生存时间(76个月)显著长于阴性者(24个月)(P〈0.01);GCB型胃肠道DLBCL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76个月)显著长于非GCB型(28个月)(P〈0.05);接受CHOP化疗方案的患者中GCB型的中位生存时间(76个月)显著长于非GCB型(24个月)(P〈0.05);8例术后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的患者中GCB型和非GCB型各4例,目前均存活(22~47个月)。结论胃肠道DLBCL的免疫表型与局部淋巴结是否受累密切相关;CD10表达阳性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阴性者;胃肠道DLBCL免疫表型分型对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张子臻倪醒之殷晓璐沈丹平沈艳莹
关键词:大细胞免疫表型分型预后CD10BCL-6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17例报告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7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7例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病人中15例生殖细胞瘤,1例畸胎瘤,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年龄7~30岁,男性13例,女性4例。发生于松果体4例,鞍区3例,鞍上2例,丘脑2例,第三脑室5例,脊髓髓内1例。常见症状:头痛、恶性、呕吐;复视、视野缺失;多饮、多尿;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麻痹等。其中伴有性早熟4例,生长发育迟缓1例,性功能减退1例,闭经1例。巨检肿瘤多呈灰白色、实质性。镜下肿瘤细胞多角形,胞浆空泡状,细胞核大,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可见,间质伴有淋巴细胞浸润。17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12例病人平均随访4.3年,11例存活。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罕见,组织学上类似于性腺来源生殖细胞肿瘤,几乎全部发生于身体中线部位。主要发生于少年儿童。免疫组化PLAP阳性有助于诊断。该疾病对放疗极其敏感,预后良好。
高玉平殷晓璐朱建善江基尧罗其中
关键词: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瘤畸胎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