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晓曦

作品数:26 被引量:232H指数:11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地下水
  • 10篇水化学
  • 6篇煤矿
  • 5篇同位素
  • 5篇煤矿区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水层
  • 4篇水文地球
  • 4篇水文地球化学
  • 4篇含水
  • 4篇含水层
  • 4篇采动
  • 4篇采动影响
  • 3篇地球化学模拟
  • 3篇氧稳定同位素
  • 3篇隐伏
  • 3篇深层地下水
  • 3篇渗滤
  • 3篇渗滤液

机构

  • 23篇合肥工业大学
  • 8篇宿州学院
  • 4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合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惠洲地下...
  • 1篇安徽省环境科...

作者

  • 26篇殷晓曦
  • 21篇陈陆望
  • 9篇桂和荣
  • 7篇许冬清
  • 4篇刘鑫
  • 4篇李圣杰
  • 4篇曾文
  • 2篇钱家忠
  • 2篇李如忠
  • 2篇赵瑜
  • 1篇王茜
  • 1篇陈园平
  • 1篇严小三
  • 1篇白世伟
  • 1篇林曼利
  • 1篇刘金龙
  • 1篇韦林
  • 1篇钱靖
  • 1篇许光泉
  • 1篇张雪芹

传媒

  • 4篇煤炭学报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中国煤炭学会...

年份

  • 7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挖填工程影响下黄土丘陵沟壑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文章以延安市新城北区一期工程为典型研究区,利用FEFLOW软件建立无硬化无导水、硬化无导水、硬化导水3种工况的数值模型。经过50a模拟,对比分析3种工况的地下水分布、埋深、变幅及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析挖填工程影响下的地下水流时空分布及其稳定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地形是控制地下水流场的主要因素,导水盲沟起着辅助作用;填土硬化能减小地表水入渗与黄土湿陷的面积,导水盲沟使上游和开挖区地下水及早稳定,填土硬化和导水盲沟措施使开挖区和上游水位下降4~10m,填土区水位上升4~8m;在模拟前期,次盲沟疏排效率比主盲沟疏排效率更高,主盲沟主要起到汇集地下水的作用,在40a模拟期后,主盲沟将承担主要疏排水工作。研究成果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型城市"削山填谷"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陈陆望曾文许冬清李圣杰张雪芹殷晓曦
关键词: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流场黄土丘陵沟壑区
土壤对垃圾渗滤液常规离子吸附作用实验研究——以淮南大通垃圾填埋场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选定淮南大通垃圾填埋场土壤与垃圾渗滤液,自行设计填埋场土壤与渗滤液间的常规离子吸附作用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Ca2+、Mg2+、SO42-的吸附率表现为负吸附,吸附率绝对值较大,并随渗滤液的稀释倍数(n)的增大而减小,呈对数关系;土壤对Cl-的吸附率表现为正吸附,吸附率较小,并随渗滤液的稀释倍数(n)的增大而增大不明显,呈直线关系;深部土壤对不同稀释倍数的渗滤液中的Ca2+、Mg2+、SO24-的吸附能力大于浅部土壤,但深部土壤对不同稀释倍数渗滤液中的Cl-的吸附能力与浅部土壤对不同稀释倍数渗滤液中的Cl-的吸附能力几乎一致,都表现为正吸附。
殷晓曦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
深层地下水^18O与D组成特征与水流场被引量:16
2008年
为了分析不同含水层系统中水流场分布,利用淮北任楼井田及所在的临涣矿区地表水体、地面长期观测孔、井下出水点从上而下分别采集了地表、第四系第四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岩溶含水层及奥陶系岩溶含水层30个水样,测试了δD,δ18O与咸化指标总溶解固体TDS.结果表明:临涣矿区四含和太灰地下水表现18O漂移,煤系地下水表现D漂移,奥灰地下水漂移特征不明显;临涣矿区四含与太灰地下水δ18O与TDS呈负相关关系,煤系地下水δD与TDS呈正相关关系。任楼井田煤炭的开采对四含与煤系水的影响较大,四含水由井田西北与东南方向向采区径流,煤系水由井田四周向采区径流;煤炭开采对太灰水影响不大,太灰水在井田范围内由东向西径流.
陈陆望桂和荣殷晓曦钱家忠
关键词:深层地下水漂移流场含水层
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运移特征与防治研究——以淮南大通垃圾填埋场为例
本文通过对淮南大通垃圾填埋场土壤渗透性试验,论证了垃圾填埋场土壤渗透系数(k)与孔隙比(e)以e/1+e的线性关系较好,并随渗透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渗滤液与已被污染的不同水体成分检测分析得出:随着渗滤液浓茺的...
殷晓曦
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填埋垃圾渗滤液污染物迁移
文献传递
临涣矿区突水水源标型微量元素及其判别模型被引量:19
2010年
利用示踪不同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标型微量元素捕捉突水预兆期内的水文地球化学信息,建立判别模型分析煤矿重大突水水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课题利用任楼井田及所在临涣矿区其他生产矿井的长观孔、矿井出水点从上而下分别取第四系第四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岩溶含水层及奥陶系岩溶含水层24个水样,测试了24种微量元素含量。通过分析4类主要突水含水层微量元素含量与聚类规律,得到了Be、Zn、Ga、Sr、U、Zr、Cs、Ba8种主要突水含水层的标型微量元素,建立了以标型微量元素作为解释变量的突水水源Bayes线性判别模型。以24个水样为训练样本,得到模型判别正确率达到了80%,并分析了区域水循环与水文地球化学演化对判别模型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
陈陆望桂和荣殷晓曦钱家忠潘乐荀
关键词:地下水突水水源
华北隐伏型煤矿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多元统计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阐明采动影响下华北隐伏型煤矿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选取淮北煤田任楼煤矿为研究示范,运用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法对任楼煤矿不同时期的四含、煤系、太灰与奥灰含水层地下水水样的常规水化学指标(K++Na+、Mg2+、Ca2+、Cl、SO42、HCO3与CO32)开展多元统计分析,从而划分不同水化学类型,进而揭示地下水化学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脱硫酸"程度揭示系统逐渐封闭,受采动影响逐渐减弱;"硬化"程度揭示系统逐渐开放,受采动影响逐渐增强;"咸化"作用贯穿于"脱硫酸"与"硬化"作用过程中。而且,地下水因受采动与"咸化"作用影响,"脱硫酸"与"硬化"作用程度表现几乎相反的变化趋势。
陈陆望殷晓曦刘鑫桂和荣
关键词:水化学地下水
墙背粗糙且填土面倾斜情况下的土压力解析解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数学方法对斜单元体进行力和力矩的平衡分析,得到了墙背粗糙且填土坡面倾斜情况下的土压力解析解,并进一步分析了墙土之间摩擦角及填土坡面倾角对土压力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经典朗肯土压力理论可看作是本文解析解在墙背光滑、填土坡面水平情况下的特例。该文中的求解方法还可进一步拓展至探求填土为黏性土情况下挡土墙上土压力的解析解。
陈陆望刘金龙殷晓曦
关键词:土压力破裂角解析解
农田溪流人工深潭地貌格局暂态存储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2015年11月~2016年2月,以NaCl为示踪剂,在巢湖流域某一农田源头溪流开展了5次野外示踪试验,并据此计算溪流的物理特征参数和暂态存储指标;通过对深潭渠段与平直渠段相关指标的比较,解析人工深潭地貌格局的暂态存储特征.结果表明:1人工深潭地貌格局渠段A_s/A基本都较平直渠段更高,但其交换系数α却较平直渠段低一个数量级;2人工深潭地貌格局的暂态存储对于溶质滞留的影响较平直渠段大,但其流动水体的溶质滞留能力则较平直渠段弱;3尽管深潭地貌格局拥有相对较大的A_s/A比值,但对溶质运移转化的综合影响却低于平直渠段;4人工深潭的暂态存储指标F200med可以解释18.86%~26.05%的溶质行进时间,平直渠段可以解释5.28%~33.87%,且大部分情况下平直渠段都较深潭渠段更高;5深潭地貌格局与平直渠段在φ_w、φA和Ts方面差异明显,而在其他指标方面则区别不显著.
李如忠黄青飞钱靖殷晓曦韦林
芦苇占优势农田溪流营养盐滞留的水文和生物贡献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为解析大型水生植物大量生长情形的源头溪流营养盐滞留的水文、生物作用贡献,于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南淝河流域某一芦苇占显著优势的农田源头溪流段,开展8次野外示踪实验,计算渠段雷诺数Re、弗劳德数Fr、曼宁糙率系数n等水动力学参数,估算NH4^+、PO4^3-的总滞留率以及水文、生物过程的实际滞留贡献率和相对滞留贡献率。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期间溪流水体表现出显著的紊流特征,水流流态属于缓流类型,渠道曼宁糙率系数n变化范围为0.066-0.112,平均值为0.089;NH4+总滞留损失率变化范围为9.17%-28.27%,平均值为14.68%,水文作用和生物过程对NH4^+实际滞留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10.12%和4.57%,相对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72.51%和27.49%,表明NH4+滞留损失主要来自水文过程的影响;PO4^3-总滞留损失率变化范围为5.75%-17.79%,平均值为12.53%,水文作用和生物过程对PO43-实际滞留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10.12%和2.41%,相对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81.42%和18.58%,表明PO43-滞留损失也主要来自水文因素的影响;n与Re、Fr和Q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而实际滞留率ηNH4、ηPO4与n、Re之间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
李如忠曹竟成黄青飞殷晓曦严小三
关键词:大型水生植物示踪实验水动力学参数
地下水溶解碳酸盐中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演化规律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任楼井田及所在的临涣矿区生产矿井常观孔、矿井出水点,从上而下分别取第四系第四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岩溶含水层及奥陶系岩溶含水层24个水样,测试溶解碳酸盐中δ13C与δ18O,分析13C与18O组成特征与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任楼井田及所在的临涣矿区地下水溶解碳酸盐δ13C变化幅度大,碳循环复杂,土壤水补给机理、同位素交换反应机理和含水层围岩成分溶解机理明显;含水层碳酸盐岩含量决定溶解碳酸盐δ13C与δ18O的变化关系,碳酸盐岩含量越高,δ13C随δ18O变化斜率减小;四含水因埋藏较浅并受煤层开采影响,处于相对"开放"系统内进行地下水循环,煤系水循环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岩溶含水层虽然埋藏深,水循环系统相比四含"封闭",但地下水径流速度快,补给源区水力梯度大,可能为山区补给.
陈陆望桂和荣殷晓曦
关键词:碳氧稳定同位素含水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