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钟灿

作品数:59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17篇理学
  • 8篇经济管理
  • 6篇电子电信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液晶
  • 13篇生物膜
  • 8篇物理学
  • 5篇液晶显示
  • 5篇平板显示
  • 5篇理论物理
  • 4篇软物质
  • 4篇生命科学
  • 4篇物理学家
  • 4篇理论物理学
  • 4篇理学
  • 3篇院士
  • 3篇生物物理
  • 3篇能源
  • 3篇诺贝尔
  • 3篇显示技术
  • 3篇流体膜
  • 2篇新兴产业
  • 2篇信息技术
  • 2篇信息时代

机构

  • 5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北京清华液晶...

作者

  • 56篇欧阳钟灿
  • 3篇刘寄星
  • 2篇刘艳辉
  • 2篇胡林
  • 2篇舒咬根
  • 2篇涂展春
  • 2篇张学君
  • 1篇周海军
  • 1篇陈润生
  • 1篇周善贵
  • 1篇施蕴渝
  • 1篇陶瑞宝
  • 1篇高鸿锦
  • 1篇赵世荣
  • 1篇李浩
  • 1篇段宝岩
  • 1篇丁奎岭
  • 1篇梅良模
  • 1篇王志新
  • 1篇万梅香

传媒

  • 9篇物理
  • 5篇科学
  • 4篇科学中国人
  • 3篇液晶与显示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物理教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物理教学探讨...
  • 2篇中国经济和信...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物理实验
  • 1篇物理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物理学进展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高科技与产业...
  • 1篇中国科技奖励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燃纳对液晶基础研究的贡献──1991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成就简介
1992年
巴黎法兰西学院皮埃尔-吉勒·德燃纳(Pierre Gilles de Gennes)教授以其在液晶基础研究的杰出贡献荣获1991年诺贝尔物理奖.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简介他的获奖成就.
欧阳钟灿
关键词:液晶层状相相变
DNA单分子弹性理论被引量:3
2003年
随着单分子操纵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人们已经可以对单个生物大分子施以力或力矩 ,并测量它们的物理性质 .DNA单分子的力学实验表明 ,在分子尺度上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生化过程 ,力与能量是同等重要的结构与功能参数 .一个梯子模型被用来描述双链DNA的外力拉伸曲线 ,在这个模型中 ,DNA是由许多碱基对 (梯子的横杆 ,横杆之间存在吸引势 )连接两条聚核苷酸虫链 (梯子的两侧 )形成的高分子 .利用路径积分法得出的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得很好 .对于单链DNA ,用分立的杂化高分子链统计理论的母函数方法来计算其弹性行为 ,得出与实验相符合的外力引起的解链相变结果 .此外 ,对于抑瘤蛋白p5 3识别序列DNA微环弹性进行分析 ,发现其弹性模量只是通常随机序列的三分之一 .
欧阳钟灿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单分子弹性模量
震撼与思索:白川英树获奖历程回顾
2001年
2000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美国化学家麦克迪尔米德(A.G.MacDiamid)、美国物理学家黑格(A.J.Heeger)和日本材料科学家白川英树(H.Shirakawa)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导电聚合物。当笔者于2000年12月到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白川长期学习与工作过的母校进行合作研究时,刻意追踪白川从曲折艰难到终至成功的成长历程。下面'道听途说'的故事及依据新闻资料所得体会。
欧阳钟灿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导电聚合物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从卡通图到定量模型——《细胞物理生物学》评介
2011年
1998年,美国《细胞》杂志出版了一期生物分子机器研究专辑,时任美国科学院院长的生物学家和生物学教育家艾伯茨(B.Alberts)为该专辑撰写了导言,题为“作为蛋白质机器集合体的细胞:写给下一代分子生物学家”,他在文中指出,将细胞简单地视为化学反应器的传统观念正在被颠覆,
欧阳钟灿
关键词:生物学家《细胞》卡通生命
驱动马达力学化学耦合机制研究进展
2016年
驱动蛋白是细胞内重要的输运机器,属于平动分子马达.它有两个主要特征,其一是持续性,马达的两个头部在交替步行时至少有一头保持与微管吸附,因此它能沿微管长距离步进而不脱轨;另一个特征是马达的力学过程和化学过程是紧耦合的,即马达每前进一步消耗一个三磷酸腺苷.上述两个特征要求两个头部的核苷化学态及其与微管的相互作用需通过某个机构来协调统一,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力学化学耦合机制,这也是所有化学驱动的分子马达的关键问题.得益于单分子实验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的发展,驱动马达力学化学耦合机制的研究在最近十年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重点从运动学、动力学、协同机制和发力机制等方面介绍驱动马达基础研究的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欧阳钟灿刘向阳
关键词:驱动马达
生物膜的液晶理论被引量:2
1994年
生物膜的主要结构分子是类脂化合物和磷脂,类脂物和磷脂都是双亲分子。双亲分子具有一个亲水的极性头部和一条或两条疏水的非极性尾部(烃链),在含水的环境中类脂物和磷脂趋向于形成头部向外、烃链在内的双分子层。类脂双层在适当浓度会自动弯曲形成闭合的泡。在正常生理温度范围内,烃链的从优取向是垂直于双层膜的膜面。
谢毓章刘寄星欧阳钟灿
关键词:液晶生物膜生物物理
双亲分子流体膜的弹性与热涨落——生物膜的Helfrich理论被引量:13
1991年
本文简要评述了双亲分子流体膜的弹性与热力学涨落的理论研究现状。介绍了基于这一理论所导出的细胞膜的形状方程式和膜间的热涨落排斥力。另外,对有关物理量的实验测量也作了较全面的陈述。
欧阳钟灿谢毓章
关键词:生物膜流体膜
生物膜形状的液晶模型理论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流体膜理论中的Helfrich曲率弹性理论近来被拓展到近晶相液晶复杂结构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该理论中泡形状问题的一些进展;给出了表面的普遍微分方程,即Euler Lagrange方程的变分问题δ∮ΦdA=0,其中Φ是主曲率的任意函数,也就是普遍的Helfrich曲率自由能;讨论了表面方程在泡动力学和微乳液滴动力学的应用。
欧阳钟灿
关键词:生物膜液晶肥皂泡极小曲面
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新型显示工业快速发展
欧阳钟灿
何祚庥院士和理论物理研究所
2007年
何祚庥先生是《物理》杂志第一任主编。今年适逢何先生80华诞,本刊特邀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欧阳钟灿和本刊副主编刘寄星撰文祝贺。感谢何先生为《物理》所做的贡献,祝何先生健康长寿。
欧阳钟灿
关键词:院士健康长寿中科院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