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元珍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激光
  • 4篇TIO
  • 3篇激光辐照
  • 3篇光辐照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热效应
  • 2篇温度场
  • 2篇连续激光
  • 2篇值模拟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电偶
  • 1篇元件
  • 1篇炸药
  • 1篇气动
  • 1篇气动光学
  • 1篇气动光学效应
  • 1篇气流
  • 1篇热电偶
  • 1篇热应力
  • 1篇热阻

机构

  • 10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10篇桂元珍
  • 6篇袁永华
  • 5篇周维军
  • 3篇王春彦
  • 3篇刘常龄
  • 3篇张宁
  • 2篇唐小松
  • 2篇李建明
  • 2篇张大勇
  • 2篇王贵兵
  • 2篇陶彦辉
  • 2篇刘海涛
  • 1篇赵剑衡
  • 1篇谷卓伟
  • 1篇王伟平
  • 1篇张黎
  • 1篇匡学武
  • 1篇罗福
  • 1篇刘国栋
  • 1篇张世文

传媒

  • 4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激光技术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应用激光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能炸药抽运光解碘激光实验技术
2006年
成功研制了高能炸药抽运光解碘激光器系统,实现了爆炸激光器装置的稳定激光输出,并获得了近百焦耳的激光输出能量.实验中分别测量了101.325 kPa下氩气中冲击波阵面的辐射光谱及冲击波阵面传播速度.该爆炸激光器系统利用七氟碘丙烷C3F7I作为激光工作物质,高能炸药作为抽运能源,实验中获得了较好的爆炸激光波形,激光脉宽(半峰全宽(FWHM))约34μs,最小光束发散角小于20 mrad.详细介绍了爆炸激光器的工作原理,针对具体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分别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开展了相关爆炸激光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爆炸激光输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研制更大能量的爆炸激光装置打下了基础.
谷卓伟刘常龄赵同虎周维军张宁唐晓松陶彦辉刘海涛桂元珍李建明吴刚韩梅张兴卫
关键词:激光技术高能炸药
1.06μm连续激光辐照TiO_2/SiO_2薄膜元件的损伤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用1.06μm连续激光辐照TiO2/S iO2薄膜元件,在不同强度下测量了激光辐照TiO2/S iO2薄膜元件引起反射信号幅度随时间的变化,并观察到薄膜从基体材料表面起泡、膜层脱落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TiO2/S iO2薄膜的反射光信号变化是连续激光辐照薄膜元件产生的热效应引起的;在激光辐照过程中,薄膜元件基体材料产生的热变形差别是基体起泡、脱落的主要原因。
周维军袁永华张大勇桂元珍江继军
关键词:连续激光热效应
气流加热对气动光学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以光束穿过三维高速流场为物理模型,研究了由于辐射加热气流对流场的干扰及激光束穿过流场后光束远场的分布。应用二维哈特曼波前测量系统,对高功率光束在风洞高速气流传输中的气动光学效应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气流未电离情况下,激光与高速气流相互作用对气流的温度、密度等参数影响很小,通过该区域流场的光束波前基本没有变化。
张黎陶彦辉王贵兵刘国栋王春彦匡学武李建明刘海涛桂元珍
关键词:气动光学高功率激光光程差哈特曼波前传感器风洞
激光对旋转金属壳的加热研究被引量:18
2001年
实验研究了重复频率脉冲 YAG激光对旋转金属壳的加热效应 ,用与金属壳同步旋转的热电偶以及记录装置测量了金属壳内表面的温升。结果表明 ,激光作用下 ,旋转金属壳的温升大大低于静止金属壳的温升 ;在长时间加热下 ,旋转频率对加热效果影响很小。
王伟平唐小松桂元珍赵龙廉敬阳
关键词:激光加热热电偶温度测量金属材料
激光辐照TiO_2/SiO_2薄膜损伤时间简捷测量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测量激光辐照薄膜的起始时间,采用了一种简洁易行的测量方法,利用波长1.06μm和1.315μm连续激光以及1.06μm单脉冲激光辐照典型薄膜光学元件,通过探测器接收激光脉冲信号和薄膜表面的激光反射信号,薄膜表面反射信号在激光辐照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发生突变,发生突变的时间对应着薄膜发生损伤的时间。得到1.06μm连续激光强度为7133W/cm2时,反射信号在0.8 s发生突变,强度为11776W/cm2时,反射信号在0.4 s发生变化;1.06μm单脉冲激光能量为48.725m J,97.45m J,194.9m J时,薄膜损伤时间为3.63ns,2.727ns和1.09ns;1.315μm连续激光强度为2743W/cm2时,反射光信号在辐照时间t=3.44 s发生突变;强度为4128W/cm2时,薄膜表面反射光信号在辐照时间t=1.44 s发生突变。结果表明,通过测量薄膜表面反射信号的突变来确定薄膜损伤的起始时间,对于薄膜抗激光加固,以及提高光电系统的抗激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维军袁永华桂元珍
关键词:激光
激光产生蒸汽羽的干涉研究
1992年
根据拍摄1.06μm长脉冲钕玻璃激光与LY12铝靶耦合产生蒸汽羽的干涉分幅照片,测出在t<50μs空气冲击波速度约为473m/s而蒸汽羽阵面扩散速度约为162m/s,运用蒸汽羽等离子体的有关热力学特性方程组,得到蒸汽羽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电离度和吸收系数的最大值分别为N_t≈3.1×10^(17)cm^(-3),T≈6096K,η≈0.014,α_(1.06μm)≈0.03cm^(-1)的结果。
袁永华刘常龄桂元珍张宁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辐照铝靶
激光加载高速气流环境下靶材料的热耦合规律研究
本文用重复频率YAG激光器的激光束辐照高速气流环境下的材料靶,对在不同气流流速下(亚音速至跨音速),激光作用在不同材料、不同厚度时后表面的温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速气流的存在明显影响激光与靶材料的耦合,当...
王春彦桂元珍袁永华刘常龄张宁罗福
关键词:激光束气流靶材料
文献传递
激光辐照下双层钢板接触界面对传热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首次提出激光辐照下双层金属板界面会由于变形而产生脱离 ,从而对双层板之间的传热有明显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验证这一提法。该工作丰富了接触热阻概念 ,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强激光破坏机理的研究 。
赵剑衡王贵兵张世文桂元珍王春彦唐小松张大勇
关键词:激光辐照传热接触热阻数值模拟
脉冲激光辐照TiO_2/SiO_2薄膜热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1.06μm单脉冲激光在不同能量密度下辐照特殊光电系统中典型薄膜光学元件,理论分析了激光辐照薄膜元件产生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激光辐照多层薄膜的物理模型,计算软件使用ANSYS软件的热分析模块对激光辐照薄膜元件产生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别给出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薄膜表面光斑中心的温度场、径向温度场和轴向温度场分布;同时给出不同能量密度下薄膜的轴向、径向和环向热应力分布。并对激光辐照薄膜元件产生的温度场、热应力场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原因。
周维军袁永华桂元珍刘海淘
关键词:激光辐照温度场热应力
1.06μm连续激光辐照TiO_2/SiO_2/K_9薄膜元件温升规律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利用1.06μm连续激光在不同强度下辐照TiO2/SiO2/K9薄膜元件,实验中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激光辐照在TiO2/SiO2/K9元件表面引起的温升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激光辐照区域最高温度随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给出材料温升随材料发射率的变化关系。并用程序模拟不同激光强度下薄膜温度场的分布,通过实验测量数据校正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给出TiO2/SiO2/K9薄膜元件温度随激光辐照强度和辐照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且获得在薄膜厚度方向:薄膜表面温度最高,基底与薄膜接触处温度最低;沿径向:激光辐照中心温度最高,边沿温度最低。
周维军袁永华桂元珍沈志学
关键词:连续激光温度场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