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其广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PO及其受体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背景与目的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主要来源于肾脏,是体内调节前体红细胞增殖、分化以及保持外周血红细胞浓度的主要激素。过去学者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单一的,现在认为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最...
- 柯其广
- 关键词:直肠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 文献传递
-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直肠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份直肠癌组织标本及60份正常直肠组织标本EPO与EPOR的表达情况。结果:(1)EPO和EPOR在正常直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均为0,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5.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中分化腺癌中EPO及EPOR高表达率分别为40.6%、65.6%,低分化腺癌及未分化癌中高表达率分别为92.8%、9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分期A期和B期中EPO及EPOR高表达率分别为35.7%、64.3%,C期高表达率分别为90.6%、9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EPO与EPOR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PO与EPOR呈正相关(r=0.419,P=0.004)。结论:直肠癌组织中EPO和EPOR的高表达水平与预后不良有关;EPO和EPOR共同促进直肠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
- 任潇毅柯其广牛跃平
- 关键词:直肠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 TME联合双吻合器与丝线吻合的比较分析
- 2010年
- 目的分析直肠癌手术中应用TME联合双吻合器技术与传统手工丝线吻合技术在吻合口瘘上的不同。方法由病例档案室提供1999年1月至2009年7月的直肠癌患者资料。选取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大于4 cm的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方法,从使用TME联合双吻合器的直肠癌患者中随机选取30名患者;再从采用丝线吻合的直肠癌患者中随机选取30名患者。结果使用吻合器组发生吻合口瘘的有1例,使用丝线吻合组有8例。结论吻合器吻合比丝线吻合在预防吻合口瘘上效果要好。
- 柯其广任潇毅牛跃平
- 关键词:双吻合器技术直肠肿瘤吻合口瘘
- 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对p53和Ki-6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组织p53和Ki-67表达及其与术前新辅助化疗(NAC)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月—2015年9月,乳腺癌患者73例,给予3周NAC治疗后进行手术,分别在化疗前以及手术后取穿刺组织及切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p53及Ki-67的表达。结果:73例患者中CR 24例(32.88%)、PR39例(53.42%)、OR 63例(86.30%)。术后病理分级5级13例,4级26例,3级22例,2级9例,1级3例。化疗前后,全部患者的p53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患者Ki67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的OR患者中,p53阳性表达率34.92%,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率65.08%;Ki-67阳性表达率71.43%,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率28.57%(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p53的阴性表达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r=0.689,P<0.05);Ki-67个阳性表达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r=0.714,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内p53以及Ki-67表达及其与术前NAC疗效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监测p53以及Ki-67的表达用于辅助判定NAC疗效。
- 郭金培柯其广原志男
- 关键词:P53KI-67术前新辅助化疗
- 彩超与阑尾区16层螺旋CT平扫在早期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临床意义
- 2021年
- 探讨彩超与阑尾区16层螺旋CT平扫在早期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 100例早期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彩超检查结果和16层螺旋 CT平扫结果。结果:在100例早期非典型急性阑尾炎中,彩超检查结果提示急性阑尾炎的有82例,提示无异常的有18例,阑尾区16层螺旋CT平扫结果提示急性阑尾炎的有95例,提示无异常的有5例。结论:对于早期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阑尾区16层螺旋CT平扫的诊断意义比彩超大,阑尾区16层螺旋CT平扫结果对于诊断早期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有重大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柯其广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彩超
-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耐药的改善被引量:4
- 2020年
-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耐药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科70例经标准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替吉奥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的FOLFOXIRI方案(卡培他滨+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化疗疗效和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的水平变化及毒副反应情况。研究组化疗效果评价达到部分缓解(PR)的有18例(52.94%),对照组有7例(21.88%),研究组的化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血清VEGF、MMP9、HER、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研究组血清VEGF、MMP-9、HER、EGF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研究组生存率41.18%,与对照组的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生存时间328 d,长于对照组的26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两组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耐药型晚期结直肠癌效果较好,能有效地降低血清VEGF、MMP-9、HER、EGFR水平,同时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 张莉柯其广杨伟龙
- 关键词:耐药晚期结直肠癌
- HPSE和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MVD计数的关系被引量:2
- 2021年
- 探讨乙酰肝素酶(HPSE)、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的关系。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8例,选取相应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PSE、HIF-1α表达,同时采用CD34标记微血管。乳腺癌组织中HPSE和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25%和75.4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病灶最大径>2 cm、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HPSE和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70%和87.72%、84.78%和95.65%、84.31%和92.16%,明显高于病灶最大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低分化乳腺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2.56%,明显高于高分化乳腺癌组织(P<0.05);HPSE和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s=0.493,P<0.05);HPSE和HIF-1α双阳组织MVD计数为67.33±13.31,均明显高于HPSE和HIF-1α双阴、HPSE阳性、HIF-1α阳性组织(P<0.05);HPSE阳性和HIF-1α阳性组织MVD计数分别为45.50±12.01和43.29±10.43,明显高于HPSE和HIF-1α双阴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HPSE、HIF-1α表达上调,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MVD计数有一定关系,且两者间表达成正相关关系。
- 郭亚娜杜金红柯其广
-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缺氧诱导因子-1Α微血管密度
- 综合性外科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究综合性外科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76例(326务患肢)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8例(163条患肢)。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外科治疗手段。记录手术进行时间,术后并发症、相关症状消失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小腿内侧皮肤麻木感觉减退、皮下瘀血及皮下条索样硬结等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随访平均58个月,观察组下肢酸胀乏力完全消失、肢体皮肤色素沉着完全消失、肢体皮肤湿疹完全消失及肢体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射频消融、腔内激光治疗和选择性大隐静脉内翻剥脱术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明显减少,创伤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郭金培柯其广原志男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激光疗法
- EPO及其受体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背景与目的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主要来源于肾脏,是体内调节前体红细胞增殖、分化以及保持外周血红细胞浓度的主要激素。过去学者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单一的,现在认为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 柯其广
- 文献传递
- 胃癌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总结患有胃癌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的可行性,为此类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胃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第2天出现肝功能不全、腹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给予利尿、保肝、补充白蛋白、纠正电解质及输血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术后第3天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充分引流后十二指肠残端瘘闭合。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遵循无菌手术原则、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的情况下,胃癌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是恰当的选择。
- 柯其广
- 关键词:胃癌脾亢门脉高压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