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骏

作品数:45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9篇动脉
  • 11篇腔内
  • 11篇颈动脉
  • 9篇血管
  • 8篇手术
  • 8篇内膜
  • 7篇动脉内
  • 7篇动脉内膜
  • 7篇腔内修复
  • 7篇切除
  • 7篇主动脉
  • 7篇内膜切除
  • 7篇颈动脉内
  • 7篇颈动脉内膜
  • 6篇动脉内膜切除...
  • 6篇切除术
  • 6篇膜切除术
  • 6篇内膜切除术
  • 6篇颈动脉内膜切...
  • 6篇颈动脉内膜切...

机构

  • 38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莱州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42篇柏骏
  • 40篇曲乐丰
  • 26篇职康康
  • 25篇吴鉴今
  • 22篇邹思力
  • 18篇吴永发
  • 13篇金杰
  • 11篇王亮
  • 10篇金杰
  • 9篇贺元
  • 6篇高志伟
  • 6篇黄通
  • 2篇沈谢冬
  • 2篇王亮
  • 2篇王晓民
  • 1篇梁勇
  • 1篇王继跃
  • 1篇黄亚波
  • 1篇张彦舫
  • 1篇柳尧林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血管内环境检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内环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导入管和信号采集元件;其中,所述信号采集元件,包含采集元件本体、采集端子和驱动结构;所述采集端子为复数个,均具有向外弯曲的弹性结构;所述采集端子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和压力...
曲乐丰曲安琪柏骏
一种急诊动脉破裂转流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诊动脉破裂转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管转流组件;其中,血管转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血管转流鞘管、转流中管,以及导丝。该急诊动脉破裂转流系统能够在涉及外周动脉创伤的急诊抢救中,第一时间通过穿刺方式建立动脉...
吴鉴今曲乐丰柏骏高昊辰刘炎东蒋庆君金杰蔡家伟孟子丰张凇睿
文献传递
一种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提高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的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为CHI3L1中和抗体,其中,所述CHI3L1中和抗体,针对小鼠CHI3L1蛋白的第325–339位氨基酸,...
刘炎东杨复唐曲乐丰柏骏职康康吴鉴今金杰邹思力
文献传递
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总结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使用特点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运用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125例(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102例,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23例)腹主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支架植入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发生Ⅰ型内漏3例(2.4%),术中发生Ⅱ型内漏4例(3.2%),Ⅰ型内漏的发生率与瘤颈的形态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对124例病例进行了平均(26.4±1.5)个月的随访(1~ 60个月):无动脉瘤破裂;无支架移植物远端移位;新发生Ⅰ型内漏2例(1.6%),新发生Ⅱ型内漏2例(1.6%);左下肢动脉栓塞1例(0.8%),二次手术干预1例(0.8%);死亡病例3例(2.4%).2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为肾功能衰竭.结论 分叉型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可避免术后支架移植物远端移位,且更适合瘤体及主动脉分叉处狭窄的患者.应用分叉型一体式覆膜支架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随访数据表明,中远期疗效可靠.
柏骏曲乐丰职康康高志伟邹思力吴永发王亮金杰吴鉴今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一体式覆膜支架的解剖固定方式在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一体式覆膜支架的解剖固定方式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3年3月应用Powerlink一体式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7例,术中均置入一体式覆膜支架,并采用骑跨状将其固定于腹主动脉分叉处,称为“解剖固定”方式。分别于出院前,出院后1、6个月和1年,以及每年定期行增强CT检查支架在位情况。结果7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其中l例术中加用左侧髂动脉延长支架,术中造影检查显示支架近端发生I型内漏,加用近端Cuff后内漏消失;2例患者术中分别加用双侧髂动脉延长支架和右侧髂动脉延长支架;1例患者在术中造影检查发现左侧髂腿分支末端扩张不全而加用远端裸支架;3例患者植入单独的一体式覆膜支架即能完全修复病变。出院前行增强CT检查见支架的位置和形态均正常。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随访期间定期行增强CT检查见支架的位置和形态均正常,无1例患者发生内漏和支架移位,且无动脉瘤破裂。结论采用一体式覆膜支架的解剖固定方式治疗腹主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张彦舫孔健窦永充杨超周均柏骏曲乐丰
关键词:血管腔内修复术腹主动脉瘤
一种穿刺式动脉临时转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穿刺式动脉临时转流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近心端导管、近端三通阀接头、外导管、远端三通阀接头以及远心端导管;远端三通阀接头不连接外导管以及远心端导管的接头为第一外接头;近端三通阀接头不连接...
邹思力沈旭王小凯刘炎东吴鉴今金杰柏骏曲乐丰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真实世界”的争议与思考被引量:5
2017年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金标准",国外已相对成熟,国内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笔者在CEA的推广过程中,发现很多同道虽然可基本掌握手术技巧,但在概念理解、术式选择、技术理念、并发症防治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差距。很多同道在实际工作中仍在纠结于以下问题:CEA是切斑块还是切内膜?如何切除?切除的部位?切除到何种程度?是否需加做血管裁剪和吻合口成形?本文针对CEA在"真实世界"中的四则争议——概念存疑、术式纠结、理念差异和技术困惑——进行概括并提出个人思考,同时与各位读者分享本领域的最新进展。
曲乐丰柏骏吴鉴今
关键词:斑块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狭窄卒中
一种一次性导丝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导丝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旋转结节;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通过旋转结节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对向的位置上,设有弹性垫层;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
宦玮刘炎东曲乐丰柏骏邹思力吴鉴今
文献传递
经腹小切口逆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慢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九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经腹小切口逆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肠系膜上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symptomaticchronicsuperiormesentericartec^occlusion,SCSMAO)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采用经腹小切口逆行穿刺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行球扩支架成形术治疗9例SCSMAO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切口长度、穿刺位置、穿刺成功率、有无动脉夹层发生、支架类型及尺寸、出血量、造影剂量和手术时间等。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再狭窄发生。结果技术成功率100%。切口平均长度(5.8±0.6)cm.穿刺成功率100%,动脉夹层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0%。均成功置人球扩支架(BostonScientific,ExpressLD^TM):1例为7mm×19mm、7例为8mm×37toni、1例为9mm×37mm,术后造影通畅率均〉85%。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9)个月,全组患者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食欲改善,术后6个月体重平均增加(4.9±1.2)kg,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1例(11.1%),无支架断裂发生。结论采用经腹小切口逆行支架成形术治疗SCSMAO,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的安全性,为SCSMAO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吴鉴今曲乐丰职康康柏骏吴永发金杰邹思力贺元王昊邈王亮季相国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闭塞血管成形术
"解剖固定"概念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解剖固定”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和长征医院血管外科运用“解剖固定”方法完成的125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病例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中发生Ⅰ型内漏3例(2.4%),发生Ⅱ型内漏4例(3.2%),I型内漏发生率困难瘤颈病例高于非困难瘤颈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剔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对124例成功病例平均(26.4±1.5)个月随访(1~60个月)。无动脉瘤及支架移植物破裂,无支架移植物远端移位。新发生Ⅰ型内漏2例(1.6%),2例新发Ⅱ型内漏(1.6%)。左下肢动脉栓塞1例(0.8%),二次手术干预1例(0.8%)。死亡病例3例(2.4%),2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为对比剂肾病,肾功能衰竭。结论“解剖固定”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丰富了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治疗理论,有效防止了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支架移植物移位,提高了困难瘤颈病例修复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率。
柏骏曲乐丰职康康高志伟吴永发徐良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