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4篇透明膜病
  • 4篇肺透明膜病
  • 3篇新生儿肺透明...
  • 3篇疗效
  • 2篇新生儿缺氧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心脏病患儿
  • 2篇血浆
  • 2篇血浆BNP水...
  • 2篇血性
  • 2篇婴儿
  • 2篇指数对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病
  • 2篇缺氧

机构

  • 14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14篇林震
  • 6篇郭继忠
  • 4篇佘璇瑜
  • 4篇李彤
  • 3篇佘绍逸
  • 3篇林霓阳
  • 3篇郑虹
  • 3篇仇烨
  • 3篇吴杰
  • 2篇吴伟森
  • 2篇林若玲
  • 2篇连楚南
  • 2篇胡莲清
  • 2篇翁立坚
  • 2篇蔡若吟
  • 2篇黄晓玲
  • 2篇崔霞
  • 2篇房晓祎
  • 1篇林洁英
  • 1篇刘鹏博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特异性Ig-M检测婴儿肝炎综合征中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率及临床价值。方法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CMV-IgM105例,行同位素肝胆扫描(SPECT)57例。结果10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中,CMV-IgM阳性32例(30.4%),CMV-IgM阴性73例(69.6%),同位素肝胆扫描CMV-IgM阳性32例,CMV-IgM阴性25例,在肠道显像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56.2%表现为胆汁排泄延迟。结论CMV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与肝功能损害,胆汁排泄延迟,治疗应以消炎利胆为主,疗效不佳应注意排除是否合并胆道畸形,检测血清CMV-IgM对婴儿肝炎综合征CMV感染的特异性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
连楚南林若玲林震李丹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肝炎婴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运用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转归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7例HMD患儿气管内给予PS,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的变化,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及转归。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MAP、RR明显降低;血气分析PaO2及pH值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4h胸片提示肺部病变明显改善。肺出血、颅内出血及硬肿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PS治疗HMD可明显改善其转归,减少上机时间、住院天数及死亡率。
李彤佘绍逸佘璇瑜郭继忠林震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表面活性物质转归呼吸机参数PACO2PAO2
哮喘儿童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探讨eotaxin在哮喘发病中作用。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方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组34例,健康对照组40例诱导痰中Eotaxin含量。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诱导痰Eotaxin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急性发作申、重度组Eotaxin水平高于轻度组,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痰Eotaxin是反映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林震崔霞
关键词:儿童哮喘诱导痰EOTAXIN
血浆BNP水平与Tei指数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的评价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心脏Tei指数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中的变化及二者对患儿早期心功能评判、治疗效果评价的作用。方法:实验组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44例,男21例,女2...
仇烨黄晓玲吴杰郑虹吴伟森林震
文献传递
腹型过敏性紫癜胃镜表现及糖皮质激素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为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胃十二指肠黏膜形态改变及糖皮质激素疗效。方法对41例以腹痛为突出症状的HSP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并用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采集图像。4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小儿HSP胃十二指肠病变主要表现为黏膜表面充血,散在分布出血性斑点,伴有水肿、出血糜烂,溃疡,临床腹痛症状越重,黏膜下的出血越显著。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腹痛有效率78%,大便潜血转阴率95%。结论纤维胃镜检查对有腹痛型的HSP有诊断意义,糖皮质激素可作为腹痛型HSP首选治疗。
连楚南林震林若玲蔡若吟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胃镜糖皮质激素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newborn,HMD)的疗效。方法:对17例HMD患儿气管内给予PS治疗,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的变化。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PIP)、呼吸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MAP)和呼吸频率(RR)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血气分析PaO2及pH值上升(P〈0.05和P〈0.01),PaCO2下降(P〈0.01)。24h胸片提示肺部病变明显改善。结论:PS治疗HMD可明显改善其转归,减少呼吸机上机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
李彤佘绍逸佘璇瑜郭继忠林震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表面活性物质
P选择素及E选择素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 探讨P选择素 (P selectin ,PS)、E选择素 (E selectin ,ES)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寻找其与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损伤之间直接关系的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放免法检测 36例川崎病 (KD)患儿、2 0例发热疾病患儿、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PS、ES、血栓素 (TXB2 )、6酮前列腺素F1α(6 KPGF1α) ,并将KD患儿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 ;有冠脉损伤 (CAL)组与无冠脉损伤 (NCAL)组 ,根据初始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 4 8小时是否热退分为IVIG有效组与IVIG无效组。结果 KD患儿组的PS、ES急性期 [(2 11± 2 8、186± 14 )ng/ml ]、亚急性期 [(2 38± 2 7、15 1± 13)ng/ml]和恢复期 [(198± 2 1、10 0± 9)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10 2±36、72± 10 )ng/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治疗后PS仍维持较高水平 ,但IVIG有效组PS、ES下降与急性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AL组PS、ES[(2 81± 78、2 10± 5 2 )ng/ml]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 [(2 17± 15、10 8± 10 )ng/ml,P <0 0 1],IVIG有效组PS、ES水平治疗后 2周比治疗后 1周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IVIG无效组PS水平治疗后 2周仍高于治疗后 1周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
仇烨吴杰房晓祎林震吴北燕蔡若吟徐小燕郑虹
关键词:IVIGKD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多器官损害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新生儿心、肝、肾功能及钙、镁、血糖水平的变化状况。【方法】应用日立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HIE患儿及无窒息新生儿于出生后 3d内所采血样的心肌酶谱、肝功能、尿素氮、钙、镁、血糖进行检测 ,同时检查尿常规。【结果】HIE组患儿心肌酶、肝酶、血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HIE组血钙、镁低于对照组 (P <0 .0 1) ;HIE组肾损害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HIE同时可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 ,在治疗脑损伤的同时 ,应对其它各器官功能密切监测并加以保护。
胡莲清林震林霓阳翁立坚房晓祎郭继忠
关键词:脑缺氧脑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临床相关因素分析(附102例报告)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相关原因及预防。方法:对102 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P<0.05),低出生体重儿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P<0.05),有围生期窒息史者明显高于无窒息史者(P<0.05)。大部分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在生后3 d内发病,它的主要病因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透明膜病及重症肺炎。结论: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做好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减少围产期窒息、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明显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李彤林震佘璇瑜
关键词: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围生期窒息肺透明膜病围产期保健围产期窒息
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
2006年
目的:比较处于不同病程DIC患者的治愈率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6月的29例DIC患儿的疾病治愈率。结果:DIC早中期病例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DIC晚期病例组的治愈率(P〈0.05)。结论:及早诊断和治疗是提高DIC治愈率的关键。
胡莲清林霓阳翁立坚郭继忠林震
关键词: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