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振湖

作品数:25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超声
  • 9篇超声检查
  • 6篇造影
  • 6篇肿瘤
  • 5篇超声造影
  • 3篇腺肿瘤
  • 3篇淋巴
  • 3篇肝癌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超声诊断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性病
  • 2篇造影表现
  • 2篇灶性
  • 2篇注射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腺瘤
  • 2篇淋巴结
  • 2篇囊肿

机构

  • 19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林振湖
  • 16篇薛恩生
  • 16篇林礼务
  • 9篇高上达
  • 8篇何以敉
  • 6篇梁荣喜
  • 4篇俞丽云
  • 4篇林晓东
  • 3篇王艳
  • 2篇陈志奎
  • 2篇林文金
  • 1篇吴丽足
  • 1篇郑梅娟
  • 1篇余亮
  • 1篇杨嘉嘉
  • 1篇叶琴
  • 1篇黄伟钦
  • 1篇林展辉
  • 1篇陈聪
  • 1篇林盈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超声...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肿瘤影像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霉菌感染的超声表现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肝霉菌感染的超声表现。方法 分析5例肝霉菌感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超声造影表现,并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5例肝霉菌感染中,4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或不规则低回声区,结节直径多小于2cm;部分结节周边可见高回声带环绕,少数结节呈类似于转移性肝癌特征性声像改变的“牛眼征”表现。1例为肝右后叶单发性低回声结节。5例肝霉菌感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节内部均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5例肝霉菌感染超声造影示动脉相、门静脉相、延迟相结节内均未见增强,整个造影过程呈“充填缺损”表现,仅2例于动脉相早期可见结节周边少许增强。结论 肝霉菌感染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少数结节可呈特征性的“牛眼征”表现。“充填缺损”的超声造影表现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林振湖林礼务薛恩生高上达何以敉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疾病真菌病
构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构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CCLMI-RADS)。方法收集302例接受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并经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28个颈部淋巴结),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转移组(192例、211个颈部淋巴结)和非转移组(110例、117个颈部淋巴结),比较2组淋巴结超声表现。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指标为自变量,以病理结果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指标,并将之赋分;构建TCCLMI-RADS,观察其预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相比非转移组,转移组淋巴结短径增大,长短径比(L/S)<2,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淋巴结融合,淋巴结门消失,可见高回声、微钙化、囊性变及边缘型/混合型血流信号(P均<0.05);淋巴结囊性变仅见于转移组。据此构建的TCCLMI-RADS预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AUC为0.94(95%CI 0.91~0.97,P<0.001),以2分(2b级)为最佳截断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0%和88.00%。结论TCCLMI-RADS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
林文金薛恩生林振湖梁荣喜钱清富唐秀斌陈聪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
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探讨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在桥本甲状腺炎(HT)实质背景下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对79例HT伴甲状腺癌(HT组)和80例单纯性甲状腺癌(对照组)两组共计159个单发癌结节患者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按照腺体实质背景的灰阶超声表现,HT组79个癌结节,可分为均质型(32个)、斑片型(15个)、弥漫型(14个)、结节型(18个)。HT组中均质型、斑片型及结节型癌结节多表现为低回声,检出率分别为78.1%(25/32)、73.3%(11/15)及(14/18,77.8%);对照组癌结节低回声检出率为85.0%(68/80)。HT组中弥漫型癌结节多呈高回声,检出率为64.3%(9/14),低回声癌结节仅检出5例;对照组高回声癌结节检出率为3.8%(3/80),弥漫型癌结节与对照组癌结节高回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中均质型和斑片型癌结节内多为微小钙化,检出率分别为53.1%(17/32)及60.0%(9/15);对照组癌结节内微小钙化检出率为53.8%(43/80)。HT组中弥漫型及结节型癌结节内以粗大钙化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7.1%(8/14)及61.1%(11/18);对照组癌结节内粗大钙化检出率为21.3%(17/80),弥漫型及结节型癌结节与对照组癌结节内粗大钙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不同类型HT的甲状腺实质背景及HT合并癌结节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HT背景下的甲状腺癌检出率。
黄伟钦薛恩生林礼务俞丽云林振湖余亮林盈
关键词:超声检查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
颈部淋巴结恶性风险分级诊断系统的初步构建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初步构建颈部淋巴结恶性风险分级诊断评估系统。方法前瞻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301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的超声表现,包括短径、长径/短径比、边缘、边界、淋巴结间融合、淋巴门部、内部回声、无回声区、强回声点、高回声区、血流类型、血管分布等超声征象,以及患者恶性肿瘤史、颈部局部炎性表现、结核史,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良、恶性淋巴结相关的指标,并给予赋分。根据评分值对颈部淋巴结进行恶性风险分级评估。结果与恶性淋巴结相关的指标:短径增大、长径/短径<2、强回声点、高回声区、边缘不规则、淋巴结间融合、异常血流类型、肿瘤史;与良性淋巴结相关的指标:颈部局部炎性表现、边界模糊。随着评分值的升高,颈部淋巴结的恶性风险升高。所构建的分级诊断系统的各级别淋巴结恶性风险:1级7.30%,2a级35.00%,2b级69.30%,2c级91.50%,3级99.05%。该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颈部淋巴结恶性风险分级诊断系统有助于临床评估颈部淋巴结恶性风险。
林文金薛恩生林振湖梁荣喜钱清富唐秀斌
关键词: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
脾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分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脾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分型。方法对31例脾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超声表现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并行超声分型。结果31例脾淋巴瘤中,超声提示脾淋巴瘤3例,淋巴瘤脾累及5例,诊断正确率为25.8%。31例脾淋巴瘤超声表现可分为四型:①弥漫肿大型,占12.9%(4/31),肿大的脾内未见团块或结节;②粟粒结节型,占16.2%(5/31),脾内见大小不一的低回声结节(直径≤3cm);③巨块型,占29.0%(9/31),肿块单发,直径大于3cm,伴或不伴中心坏死;④混合型,占41.9%(13/31),脾肿大,内可见大小不一的低回声结节与团块。结论超声对脾淋巴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必要时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林振湖林礼务薛恩生何以敉高上达
关键词:超声检查脾肿瘤淋巴瘤
肝脏实质背景对肝内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脏实质背景对肝内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的影响. 方法:选取因肝局灶性病变住院并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13例(肝癌69例、肝血管瘤30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实质背景分为四组...
林振湖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局灶性病变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肺周围型肿块穿刺活检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部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36例经肺部增强CT证实肺周围型病变且无穿刺禁忌症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有无安全穿刺径路以...
林振湖梁荣喜薛恩生林礼务
关键词:肺肿瘤穿刺活检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
小肝癌的超声研究进展
2007年
林振湖林礼务
关键词:小肝癌超声
脾梗死的超声诊断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脾梗死的价值。方法 58例脾梗死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8例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二维超声可见39例脾梗死患者表现为脾脏增大,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楔形低回声区,11例表现为脾脏增大,周边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或不规则型低回声区,7例表现为脾脏内单发或多发境界不清高回声不均区,1例仅表现为脾脏增大及脾实质整体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示低回声区及高回声不均区内均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可见脾内不规则或楔形的"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脾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林振湖林礼务薛恩生高上达何以敉
关键词:超声检查脾梗死
超声对肝脏特异性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脏特异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肝脏发现特异性感染病灶的患者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8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照观察。结果二维超声检查:5例肝脏霉菌感染表现为多发或单发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部分结节周边可见高回声带环绕,少数结节呈类似于转移性肝癌声像改变的“牛眼征”表现。6例肝脏结核中2例表现为肝脏肿大,回声不均,可见片状高、低回声区;3例表现为大小不等多发或单发的低回声结节;另一例表现为单发混合回声结节。2例肝脏梅毒中,1例表现为回声不均,高、低回声相间,另一例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13例肝脏特异性感染患者结节内部均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8例肝脏特异性感染患者除2例肝脏霉菌感染结节周边于动脉相早期出现少许增强外,其余病例于动脉相、门静脉相、延迟相均未见增强,呈“充盈缺损”表现。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脏特异性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节内部“充盈缺损”的超声造影表现对诊断有重要价值,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多数肝脏特异性感染病变可明确诊断。
林振湖林礼务薛恩生何以敉高上达林晓东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