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川

作品数:45 被引量:357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肿瘤
  • 22篇肝癌
  • 20篇切除
  • 15篇肝肿瘤
  • 14篇手术
  • 14篇切除术
  • 13篇肝切除
  • 12篇肝切除术
  • 11篇术后
  • 11篇肝脏
  • 10篇原发性
  • 8篇原发性肝癌
  • 7篇手术切除
  • 7篇细胞
  • 7篇复发
  • 6篇术后复发
  • 6篇外科
  • 6篇肝细胞
  • 4篇血管
  • 4篇疗效

机构

  • 4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作者

  • 45篇林川
  • 27篇吴孟超
  • 18篇陈汉
  • 13篇尉公田
  • 12篇王义
  • 11篇周伟平
  • 8篇耿利
  • 8篇潘泽亚
  • 7篇杨远
  • 6篇刘辉
  • 4篇孙延富
  • 3篇傅思源
  • 3篇黄罡
  • 3篇杨广顺
  • 3篇汪珍光
  • 3篇李鹏鹏
  • 2篇姚小平
  • 2篇王孟超
  • 2篇章琎
  • 2篇罗运权

传媒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关肝癌术后复发再治疗的几个问题被引量:9
1997年
陈汉吴孟超尉公田林川
关键词:肝肿瘤复发外科手术
累及第2肝门区巨大肝癌55例手术切除体会被引量:34
2000年
目的 探讨累及第 2肝门区巨大肝癌切除的可能性及手术方法。方法  5 5例累及第2肝门区的巨大肝癌 ,平均癌灶直径 12 7cm(8~ 2 8cm) ,经右侧肋缘下或“屋顶式”切口进腹 ,充分暴露游离癌灶后在间歇性第 1肝门阻断下切除癌灶 ,切肝前预置腔静脉阻断带。结果 全组 5 5例无手术死亡。存活时间最长的 1例已达 4年无复发 ,术后 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 6 3 %、5 0 %、5 0 %和30 %。结论 对单发肝脏巨大癌灶 ,不伴有肝硬化或肝硬化程度较轻的中青年患者 ,如癌组织生长缓慢 ,又无肝外转移时 ,虽影像学检查视为难以切除 ,但仍应争取开腹探查。
陈汉吴孟超王义尉公田罗运权林川
关键词:肝癌手术切除
肝去动脉疗法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被引量:5
1997年
肝去动脉疗法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3)陈汉吴孟超林川尉公田肝去动脉疗法包括单纯肝动脉结扎、全肝去动脉术、暂时性肝动脉阻断术以及肝动脉栓塞术等,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生长较慢和多血供的肝肿瘤治疗中取得明显的疗效...
陈汉吴孟超林川尉公田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结扎
β-CD14S抑制大鼠肝癌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细胞癌的动物模型,应用新生血管抑制药物β环糊精十四硫酸酯(β CD 14S)联合肝动脉结扎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实验共分为5组:(1)阴性对照组;(2)β CD 14S(0.5g/kg)门静脉给药组;(3)肝动脉结扎组;(4)β CD 14S(0.5g/kg)肝动脉给药+肝动脉结扎组;(5)β CD 14S(0.5g/kg)门静脉给药+肝动脉结扎组.实验结果表明,β CD 14S+肝动脉结扎治疗组较单纯用药或肝动脉结扎组术后30d生存率明显提高.影象学和病理学的观察表明大鼠肝细胞癌的血供受到抑制,证实了β CD 14S对肝细胞癌诱导的新生血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它与血管栓塞疗法的联合应用可望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新方法.
仇毓东陈汉林川李晓松吴倩丁义涛
关键词:肝癌新生血管形成肝细胞癌肝动脉结扎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小肝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TACE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小肝癌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倾向评分配比及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79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预防性TA~CE的患者337例,未行TACE治疗的患者458例。采用倾向评分配比对患者进行配对,将配比后行预防性TACE患者设为干预组,未行预防性TACE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各337例。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8月30日。观察指标包括:(1)随访及肿瘤复发情况[早期复发率(2年内复发)、晚期复发率(2年后复发)]。(2)影响肿瘤复发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指标:性别、年龄、术前HBV~DNA水平、术前ALT、术前TBil、术前Alb、HBeAg、术前AFP、肿瘤直径、肿瘤数目、镜下包膜、镜下子灶、镜下微血管癌栓、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肿瘤切缘距离、抗病毒治疗、术后预防性TACE。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肿瘤复发曲线并计算复发率,Log-rank检验比较复发率。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肿瘤复发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随访及肿瘤复发情况:配比后67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92个月。干预组患者1、3、5年复发率分别为13.6%、38.3%、51.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0.4%、30.6%、42.4%,两组患者整体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18,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肿瘤早期复发率分别为28.5%和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5);肿瘤晚期�
王宗琰林孔英陶其飞黄罡王若愚杨远潘泽亚林川周伟平吴孟超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栓塞化疗复发
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6
2004年
林川胡雷陈汉
关键词:肝脏血管瘤
肝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简称肝癌 )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肝切除 +腔静脉取栓治疗 4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 ,取栓方法包括经荷栓肝静脉取栓 ( 1例 )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 ( 3例 ) ,后者又分在全肝血流阻断下取栓 ( 2例 )和在萨氏钳局部血管阻断下取栓 ( 1例 )。 结果  4例肝癌及下腔静脉癌栓均得到成功切除 ,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术后除 1例发生中等量胸水外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随访中 3例已死亡 ,分别生存 30、10和 14个月 ;1例尚存活 ,已生存 7个月。 结论 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安全可行 ,其基本术式为肝切除 +下腔静脉切开取栓。
王义陈汉吴孟超孙延富林川姜小清尉公田
关键词:肝细胞癌合并症下腔静脉癌栓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帕瑞昔布钠在肝癌肝切除术后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应用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5年6—12月的肝癌肝切除术病例共200例,根据术后是否使用帕瑞昔布钠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在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干预(术后6、18、30h分别缓慢静推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不予帕瑞昔布钠干预,两组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镇痛泵静脉维持(治疗组剂量减少),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作为一种新型注射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以显著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其相关不良反应,值得在术后镇痛方面进行推广。
林辉杨远王志红林川周伟平
关键词:肝切除术镇痛
中央型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探讨中央型巨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以来所切除的直径 >10cm的中央型巨大肝癌病例 ,包括位于左内、右前和全尾叶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结果 共切除同时累及第一、二、三肝门的中央型巨大肝癌 4 0例 ,肿瘤直径平均为13 6 (10 5~ 19 0 )cm ;肝切除术式包括扩大中肝叶切除 9例 ,不规则中肝叶切除 13例 ,扩大左半肝切除 13例 ,全尾叶加扩大左半肝切除 3例 ,扩大右半肝切除 2例 ;平均手术时间为 197(90~ 380 )min ,平均手术失血量为 15 96 (30 0~ 110 0 0 )ml,全组无手术死亡 ,发生明显并发症者 8例 (2 0 % ) ;随访全组病例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5 6 %和 2 8%。结论 巨大中央型肝癌多同时累及 3个肝门 ,手术切除较为困难 。
王义陈汉吴孟超孙延富尉公田林川
关键词:中央型大肝癌手术切除肝切除肝叶切除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I表现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总结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平扫和动态增强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SNN的MRI征象,对病灶数目、形状、大小、部位、边界、平扫和增强后信号及强化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病灶单发14例,另1例有2个病灶。平扫T1WI及T2WI各发现15和14个病灶,增强扫描发现16个病灶。14个病灶最大径≤3cm。平扫T1WI病灶呈低信号5个,略低信号9个,1个呈等信号伴有周边低信号包膜及内部点状低信号。在T2WI病灶呈高信号5个,略高信号4个,略低信号3个,明显低信号2个,其中2个病灶内见点状或细线样极高信号。16例在增强扫描后各期均呈低信号,尤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明显低信号,边界及形态显示清楚。12个病灶形状不规则,4个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增强后病灶内部均未见强化,3个病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可见细环状轻度强化的包膜。结论SNN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与肝脏其他肿瘤鉴别。
耿利林川黄彬徐爱民杨家和程红岩吴孟超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显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