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佐侃

作品数:35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24篇色谱
  • 23篇相色谱
  • 19篇气相
  • 19篇气相色谱
  • 16篇色谱法
  • 14篇工作场所空气
  • 11篇气相色谱法
  • 9篇溶剂
  • 8篇溶剂解
  • 8篇溶剂解吸
  • 6篇色谱法测定
  • 5篇职业卫生
  • 5篇化合物
  • 5篇活性炭管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乙酸
  • 4篇气相色谱法测...
  • 3篇职业病

机构

  • 35篇广东省职业病...
  • 8篇广州市第十二...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州市海珠区...
  • 1篇广州市天河区...
  • 1篇云浮市疾病预...
  • 1篇江门市职业病...

作者

  • 35篇林佐侃
  • 24篇戎伟丰
  • 22篇吴邦华
  • 21篇吴川
  • 19篇何嘉恒
  • 13篇黄韬
  • 9篇阮小林
  • 9篇凌伟洁
  • 9篇张子群
  • 6篇崔凡
  • 5篇潘巧裕
  • 4篇黄淑莲
  • 4篇蒙瑞波
  • 3篇董明
  • 3篇黄汉林
  • 2篇谢玉璇
  • 2篇孙毅
  • 2篇张爱华
  • 2篇王伟辉
  • 1篇陆婵

传媒

  • 25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广东省职业健...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广东安全生产
  • 1篇广东省职业健...
  • 1篇广东省劳动卫...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二氯乙烷对大鼠血浆中MBP、NSE和S100蛋白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亚急性经口染毒对大鼠血浆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蛋白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低和高剂量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分别给予剂量0、27和79 mg/kg体质量的1,2-DCE隔日灌胃染毒,共4周。染毒后各组随机抽取8只存活大鼠(雌雄各半),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MBP、NSE和S100蛋白水平,以气相色谱法检测尿和血浆中1,2-DCE及其主要代谢产物2-氯乙酸、2-氯乙醛和2-氯乙醇水平;分离大鼠大脑和小脑,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和小脑组织中MBP表达情况。结果染毒期间,高剂量组大鼠染毒第3天出现活动异常,共死亡6只(雌性2只,雄性4只);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未见活动异常和死亡。高剂量组大鼠血浆中M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大鼠血浆中NSE和S100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尿中检出1,2-DCE和2-氯乙醇,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高剂量组大鼠尿中2-氯乙酸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对照组大鼠尿中未检出2-氯乙酸;3组大鼠尿中均未检出2-氯乙醛,血浆中均未检出1,2-DCE及其3种代谢产物。大脑、小脑皮质和白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结构性异常,未见明显出血、水肿及坏死。在大鼠大脑侧脑室和小脑第四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中,相较于对照组,低剂量组MBP表达稍增强,高剂量组MBP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MBP可能在1,2-DCE的毒性作用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伍津宋向荣张爱华陈嘉斌林佐侃戎伟丰邓莹玉李宏玲蔡婷峰高洪彬黄曼琪殷霄
关键词:1,2-二氯乙烷髓鞘碱性蛋白S100脉络丛
便携式傅立叶红外气体分析仪快速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六氟化硫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建立便携式傅立叶红外气体分析仪(FTIR)快速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六氟化硫(SF6)的方法。方法 采用便携式FTIR,选择 SF6的特征红外吸收波长10.708μm为吸收波长,泵入工作场所空气,直接读取红外吸收值。将便携式 FTIR检测结果与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比较。结果 本法对质量浓度为0.300~40.000mg/m3的 SF6标准气体最低检出浓度为 0.15mg/m3,准确度为 101.0% ~104.4%,相对标准偏差为 3.7% ~4.9%。本方法现场应用的检测结果与实验室气相色谱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本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抗干扰性,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 SF6水平的现场测定。
吴邦华林佐侃吴川崔凡戎伟丰苏晓舟黄汉林
关键词:六氟化硫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的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采用活性炭管采集,甲醇 -二氯甲烷(5∶95,V/V)溶剂解吸,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 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结果 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在方法规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9,检出限均为0.50mg/L,定量下限均为2.0mg/L,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67mg/m3(以采集3.0L空气计)。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的平均解吸效率为 89.1% ~107.2%,批间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 1.0% ~5.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 7d。结论 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种醇醚酯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戎伟丰何嘉恒凌伟洁吴川林佐侃黄韬崔凡吴邦华
关键词:活性炭管气相色谱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醚和异丙醚被引量:2
2013年
建立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醚、异丙醚的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法。方法 样品采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本方法乙醚、异丙醚质量浓度分别在 71.35×10-2~5708.00和 72.50×10-2~14500.00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 0.99999,检出限均为 0.15mg/L,定量下限均为 0.50mg/L,最低检出浓度均为 0.05mg/m3(以采集 3.0L工作场所空气计)。相对标准偏差均 <30%,平均解吸效率分别为 98.4% ~100.9%和99.6% ~102.6%,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3d。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醚和异丙醚的同时测定。
何嘉恒戎伟丰吴邦华黄韬林佐侃吴川
关键词:乙醚异丙醚气相色谱溶剂解吸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和检测实验室间比对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分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对模拟工作场所空气采样流量和样品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58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参比机构")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甲苯和1,2-二氯乙烷采样和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对采样器流量核查和样品检测结果的合格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58家参比机构共有122台采样器参加采样器流量核查比对,机构合格率为82.8%(48/58),采样器合格率为86.9%(106/122);进口品牌采样器流量核查合格率高于国产品牌(98.1%vs 78.3%,P<0.01)。共有54家参比机构提交146项样品检测结果,样品检测合格率为81.5%(119/146);其中正己烷、甲苯和1,2-二氯乙烷检测结果的合格率分别为78.0%(39/50)、85.2%(46/54)和81.0%(34/4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参比机构采样器流量核查合格率和样品检测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7.2%vs 86.1%,80.4%vs 84.6%,P>0.05);市级、区级和县(镇)级参比机构采样器流量核查合格率和样品检测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6.4%vs 87.1%vs 87.5%,86.4%vs 80.0%vs 70.6%,P>0.05);民营参比机构样品检测合格率低于疾病预防控制类机构和职业病防治类参比机构(27.3%vs 85.7%,27.3%vs 86.5%,P<0.01),但该3种参比机构采样器流量核查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86.0%vs 85.7%,P>0.05)。结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空气采样流量和样品检测结果仍然存在准确性差的问题;开展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和检测实验室间比对有利于提高有关机构技术服务能力。
潘巧裕戎伟丰张子群何嘉恒吴川林佐侃丘静静吴邦华
关键词:现场采样
某大型建设工程施工期间职业病危害识别与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某大型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关键控制点。方法对某大型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大型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矽尘、电焊烟尘、木粉尘、其他粉尘、锰的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臭氧、噪声、高温、手传振动和紫外辐照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以矽尘和噪声危害为主。工作场所矽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率分别为68.2%(15/22)和40.9%(9/22),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4.5%(12/22)和13.6%(3/22)。工作场所定点和个体采样的噪声强度超标率分别为69.2%(45/65)和61.0%(25/41)。检测3个手传振动岗位的4 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结果均超标。高温、紫外辐照、木粉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的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氰化氢和臭氧的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大型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以噪声、粉尘和手传振动危害最为突出,是该类建设项目的关键控制点。
黄钦海严茂胜何嘉恒林佐侃徐国勇张丹英
关键词:施工期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4-二噁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工作场所空气中1,4-二噁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样品,二硫化碳解吸,经DB-FFAP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本方法测得1,4-二噁烷质量浓度在105.5~4 22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5,检出限为0.50 mg/L,定量下限为2.00 mg/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67 mg/m3(以采集3.0 L工作场所空气计),相对标准偏差为1.1%~2.0%(n=6),平均解吸效率为89.7%~93.7%,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8 d,在4℃冰箱中至少可保存14 d。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4-二噁烷的测定。
何嘉恒戎伟丰吴邦华吴川林佐侃黄韬黄淑莲
关键词:气相色谱溶剂解吸
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的三乙醇胺碱性溶液测定方法
2022年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的三乙醇胺碱性溶液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含三乙醇胺碱性溶液为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采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本方法在硫化物质量浓度为0.10~1.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2 mg/m^(3)(以采集7.5 L样品计算,吸收液体积为5.00 mL);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4.0%和1.3%~2.5%;加标回收率为99.0%~103.3%;采样效率为100.0%;样品在室温下避光至少可保存10 d。结论本方法采样效率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的采集和检测。
林佐侃丘静静马安萍王伟辉吴邦华
关键词:硫化氢三乙醇胺亚甲蓝碱性溶液分光光度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空气采样与检测实验室间比对
目的: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分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 采用对模拟工作场所空气采样与检测结果进行评定2个环节相结合的比对方法,对广东省58家职业卫生技术...
潘巧裕戎伟丰张子群何嘉恒吴川林佐侃丘静静吴邦华
关键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空气采样安全检测
文献传递
工作场所空气中三种烷氧基乙醇化合物的同时测定法被引量:1
2012年
建立了工作场所空气中2-甲氧基乙醇(EM)、2-乙氧基乙醇(EE)、2-丁氧基乙醇(EB)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溶剂解吸,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气相色谱(FID)测定方法。EM、EE、EB在本方法规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均为0.50 mg/L,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67 mg/m3(以采集3.0 L空气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8%(n=6),平均解吸效率为97.3%~101.1%,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天。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EM、EE、EB的同时测定。
戎伟丰何嘉恒凌伟洁吴川林佐侃黄韬崔凡吴邦华黄淑莲
关键词:气相色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