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茗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细胞集落
  • 6篇粒细胞
  • 6篇粒细胞集落刺...
  • 6篇集落
  • 6篇集落刺激因子
  • 4篇心肌
  • 3篇动脉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左心
  • 3篇高脂
  • 3篇高脂喂养
  • 3篇梗死
  • 2篇动员
  • 2篇心病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自体骨髓干细...
  • 2篇自体骨髓干细...

机构

  • 13篇复旦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杨茗
  • 8篇邹云增
  • 6篇葛均波
  • 3篇胡朝晖
  • 2篇李磊
  • 2篇杨姗
  • 1篇梁艳艳
  • 1篇苑洁
  • 1篇陆浩
  • 1篇姚康
  • 1篇孙爱军
  • 1篇朱文青
  • 1篇龚惠
  • 1篇周涛
  • 1篇张磊
  • 1篇李元民
  • 1篇潘翠珍
  • 1篇李延林
  • 1篇沈成兴
  • 1篇王时俊

传媒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康复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电图以急性前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表现的急性心肌炎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4岁,因发热、胸闷、气促8d于2014年8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14年8月10日因劳累后出现咽痛、低热(腋温37.5℃)、乏力、肌肉酸痛等表现,次日凌晨突然出现右侧胸闷伴大汗淋漓,无端坐呼吸等急性左心力衰竭表现。当地医院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呼吸道感染予抗感染治疗。8月14日起患者胸闷加重,胸骨后有明显憋闷感,遂再次急诊行心电图检查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ORS电轴明显右偏,多个导联T波低平或浅倒置。
禹子清陆浩杨茗葛均波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前间壁急性左心力衰竭胸部X线片
核磁共振显像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用延迟增强核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CMR)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梗死后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包括药物与介入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分成G-CSF治疗组和对照组,G-CSF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G-CSF(商品名:惠尔血,600μg·d-1)连续注射5d,两组均在心肌梗死后第7天和6个月进行心脏CMR检查,测量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计算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在心肌梗死后7d时为(55.58±5.93)%,在心肌梗死后6个月时为(55.77±7.5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在心肌梗死后7d时为(54.16±11.29)%,在心肌梗死后6个月时为(56.43±9.49)%。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在心肌梗死后6个月时与7d时比较均有增加,但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注射G-CSF能显著改善心功能。CMR能够用作客观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的方法。
杨茗邹云增杨姗葛均波
关键词:核磁共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心肌梗死左室功能
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商品名:惠尔血)10μg/(kg·day),连续5天。观察外周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其中低热为18.2%,骨痛为13.6%,高热为0.09%,1例因支架内血栓形成退出试验。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注射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是安全的。
杨茗邹云增聂宇昕彭娟葛均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G-CSF
冠心病,男女有别
2013年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心病”这个医学名词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其实,冠心病的发病,也有性别上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和男女生理结构、激素水平等差异有关。
杨茗
关键词: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医学名词生理结构激素水平
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定量测定右心功能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建立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测定右心功能的方法 ,评价肺动脉高压对右心室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按疾病对右心室产生的负荷性质分为以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为主两组 ,分别测定其右室容积和游离壁质量 ,并计算射血分数 ;1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三维重建后可动态地、多角度地观察右心室的形态和收缩、舒张活动。与正常人比较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较为饱满 ,心尖部和流出道的活动程度低于正常人。定量分析发现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腔和游离壁各指标均大于正常人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压力负荷过重组的右室游离壁质量明显高于容量负荷过重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而右室容积和射血分数在这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能用于临床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腔容积、游离壁质量和右室射血分数指标 ,为临床评价右心功能、估计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提供定量依据。
杨茗沈学东舒先红陈世波潘翠珍张煜
关键词:右心功能肺动脉高压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
心肌重构的调控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邹云增姜红高平进葛均波龚惠苑洁孙爱军杨茗梁艳艳张磊王时俊
该项目属于心血管系统内科学领域(代码:3202040)。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而心肌重构是主要的病理机制。课题组对近千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发现压力负荷及血管重塑是导致心肌重构的重要因素,但与之相关的...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重构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两种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6个月时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的改善情况。方法 40例AMI患者随机分成移植组和动员组两组,移植组在急诊冠脉造影的同时,经微导管与梗死相关动脉内支架远端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动员组在术后24小时内静脉滴注G-CSF10μg/(kg·d)+生理盐水100ml,每天1次,共5天。每例患者均在术后1周和6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延迟增强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CMR)测定左室功能和心肌缺血面积。结果 CMR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提示两组LVEF术后6个月较之前都有显著提高[移植组(46.80±11.01)︰(54.42±12.08),动员组(48.69±12.41)︰(52.18±10.05)],且梗死面积都有缩小[移植组(21.96±2.04)︰(17.33±2.14),动员组(38.57±29.38)︰(34.07±25.09)],但两组变化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和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两种方法改善AMI患者左心功能差别无显著意义。
杨茗邹云增杨姗黄榕翀姚康李延林葛均波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左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AT_1受体激活与阻断机制研究进展
2017年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_1-R)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表达在细胞膜上,为7次跨膜结构蛋白。其活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往研究认为心肌组织及微循环局部产生的AngⅡ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激活AT_1-R从而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生发展。最近研究发现高血压产生的压力超负荷可不依赖AngⅡ直接激活AT_1-R,通过受体下游信号分子介导心肌损伤。而有关AT1-R如何参与容量负荷介导的心肌肥厚机制目前了解甚少。AT_1-R阻滞剂(ARB)通常可与AngⅡ竞争性拮抗,抑制AT_1-R活性发挥降压和靶器官的保护作用。而部分ARB不仅拮抗AngⅡ对AT_1-R的激活还可抑制压力超负荷对AT_1-R的激活,这种具有不依赖激动剂存在的受体抑制效应被定义为反向激动作用。综述AngⅡ依赖性和机械应力直接激活AT_1-R的研究进展,并讨论AT_1-R的拮抗和反向激动效应在心血管保护中的临床意义。
杨茗蒋国良邹云增
G—CSF和高脂喂养对兔血小板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G-CSF在应用于干细胞动员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和高脂喂养2组,予G-CSF皮下注射5日,用药前后分别测定PLT、MPV、PDW、P-LCR、TXB_2、P选择素等血小板相关指标,并采用全血CD41-FITC/CD62P、CD63-PE荧光抗体双标流式分析法进行验证。结果用药后普通喂养组除PLT计数外上述各项指标与基础状态相比均增高。但高脂喂养组除P-LCR外,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而用药前后者的P-LCR、TXB_2高于前者。结论G-CSF在作用高峰能引发血小板功能的活化,其机制可能与应激反应有关。高血脂本身就有激活血小板的作用。全血细胞流式分析是检测血小板活化的较灵敏方法。
胡朝晖杨茗李磊邹云增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高脂喂养血小板功能活化
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机制被引量:18
2015年
糖尿病和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提前、非典型临床表现多、预后差。其机制复杂,涉及糖基化终产物、蛋白激酶激活及氧化应激和炎症免疫等多个方面,了解其中的机制成为当前心血管和内分泌领域的研究热点,也能更好地预防糖尿病后冠心病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邹云增杨茗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