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祥全

作品数:141 被引量:577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体育专项研究课题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6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0篇武术
  • 22篇体育
  • 15篇传统武术
  • 14篇中国武术
  • 9篇太极
  • 9篇太极拳
  • 9篇文化
  • 9篇武术史
  • 9篇传承
  • 8篇新中国
  • 8篇健身
  • 7篇养生
  • 7篇武术文化
  • 6篇教育
  • 6篇竞技
  • 6篇传统体育
  • 5篇瑜伽
  • 5篇民族传统
  • 5篇民族传统体育
  • 5篇竞技武术

机构

  • 112篇天津体育学院
  • 6篇南开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聊城师范学院
  • 1篇东吴大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福建体育职业...

作者

  • 122篇杨祥全
  • 7篇王少宁
  • 5篇郭红
  • 4篇邢淑英
  • 3篇刘启超
  • 3篇杨向东
  • 3篇孙华唯
  • 3篇王飞飞
  • 2篇郭强
  • 2篇徐春毅
  • 2篇刘雅媚
  • 2篇张文
  • 2篇秦培元
  • 2篇张道玉
  • 1篇田宏玲
  • 1篇张道鑫
  • 1篇秦延河
  • 1篇王立峰
  • 1篇龚明俊
  • 1篇龚明俊

传媒

  • 13篇武术研究
  • 10篇体育文化导刊
  • 9篇中州体育(少...
  • 7篇中华武术(研...
  • 5篇天津体育学院...
  • 5篇2015第十...
  • 4篇少林与太极
  • 3篇山东体育学院...
  • 2篇吉林体育学院...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安阳师范学院...
  • 2篇搏击
  • 2篇体育学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四川戏剧
  • 1篇青年记者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福建体育科技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2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14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0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潜考索之功,理性思辨之作——评李龙教授《传统武术文化多元化的地域文化阐释》
2020年
为增进广大武术爱好者和研修者对传统武术文化精神、多元特质和价值功能的全面理解与把握,弘扬中华武术文化进而助推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从内容定位、撰写特点和价值阐释三个方面,重点剖析了李龙教授专著《传统武术文化多元化的地域文化阐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杨祥全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地域文化
中和运动养生论:全民健身应倡导的主旋律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文献资料等对养生进行了研究,从而概括出中国传统养生的杂家风格以及中和做为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精髓的特点。目前,在全面健身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环境里,面对人们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中和运动养生论"和"反常态养生论"两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养生观点,建议人们予以重视并能实践之。
杨祥全
关键词:群众体育养生
通过身体还是为了身体:少林功夫中的禅定与瑜伽
2022年
讲究“禅武医合一”的少林功夫与印度瑜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怀瑾先生曾将印度瑜伽分为心瑜伽、身瑜伽和音声瑜伽。研究发现:心瑜伽以盘坐冥想的形式已融入少林功夫之“禅”中;身瑜伽则深深影响了易筋经、少林童子功等少林武术功法以及武术套路招式,成为少林功夫之“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武术讲求“术进乎道”,即不管是融入少林功夫的身瑜伽,还是心瑜伽,实际上都是“通过身体”,而最后所追求的是“道”的境界。
杨祥全
关键词:少林功夫禅定
“共同家园”视域下闽台舞龙舞狮运动协同发展研究
研究目的:福建和台湾两地在远古时期同属闽台半岛,两地之间的血缘关系根深蒂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地通过移民由福建传入台湾,和当地的各个民族体育文化相互融合之后,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舞龙舞狮运动作为闽台之间的经济文化...
郜红光杨祥全
关键词:闽台舞龙舞狮
文献传递
健身瑜伽:新兴体育项目的中国化之路
研究目的:健身瑜伽是新兴体育项目之一,作为中印文化结合的产物,本文对其中国化过程以及下一步如何更好地中国化进行了探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一、我国瑜伽的传入与发展:瑜伽在中国的发展,大...
邢淑英杨祥全
关键词:健身瑜伽
文献传递
太极拳活态传承的机制研究
研究目的:2021 年8 月1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
姬文兴杨祥全
关键词:太极拳活态传承
散打运动在俱乐部和武道馆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问法对天津市区俱乐部和武道馆中散打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体反映出散打运动在群众中的开展现状以及其发展影响因素,对散打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
孙华唯杨祥全
关键词:散打运动竞技体育民族文化
文献传递
清末民初津门武术社团兴起的历史寻绎被引量:4
2014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清末民初津门武术社团兴起状况,为当今武术社团发展提供历史经验。主要结论:清末民初津门武术社团兴起是对社会剧变的回应,其兴起原因在于:"武林侠士驿津门"聚集了组织力量;开明的文化政策先期营造了政治环境;新兴社会思潮奠定了思想基础;社会各界精英提供了支持。历史贡献在于:完成了向具有近现代意义的新式武术社团的转变;开放式传承促进武术社会化;支持近代学校武术教育;激发民众尚武自强,保家卫国的精神;推动开展武术理论研究。
郭强杨祥全刘雅媚
关键词:体育史清末民初武术社团
“空间”视域下武术身体文化的演进及其内涵探究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对武术身体文化的演进及其内涵进行了梳理与解读。基于历史维度和实践层面的“空间”研究视域,得出:(1)受古代“身心合一”身体观和实践观的塑形性影响,武术在文明演进中呈现出自然之身、社会之身与文化之身的嬗变特征及意义;武术身份“出场”在文化构建中沿着从场肆训练到战场杀伐,从阵场到游技场,由门户空间再到公众领域的路径,人文价值内涵不断提升;器械武术的文化实践以“击”的叙事结构展开,其身体叙事沿着由粗暴到文明,由感性到理性,由讲求“打”再到不追求“打”的内在逻辑,最终依附于各拳派之中得以传习。(2)从“空间”视域对武术“身形合度”、“劲由内换”、“以形喻势”、“技击之道”的特征意涵进行了解读,提炼出武术“形”的空间表现、“劲”的空间利用、“势”的空间延展和“道”的空间传达四个维度。阐释武术身体文化的演进及其内涵,思考武术如何在现代化征程中维持其自身文化身份,在当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少宁杨祥全
关键词:武术身体文化
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5
2003年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心养性的体育形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近些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实验法、数据统计法证实太极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效果。指出太极拳的“健心”功效在“人际关系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太极拳强调个人练习的原因,故建议集体进行太极拳练习。
杨祥全
关键词:太极拳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自我观念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