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祥

作品数:24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云南松
  • 9篇林分
  • 8篇林分系统
  • 4篇切梢小蠹
  • 4篇纵坑切梢小蠹
  • 4篇小蠹
  • 3篇蠹虫
  • 3篇小蠹虫
  • 3篇间伐
  • 3篇抚育
  • 3篇抚育间伐
  • 2篇思茅松
  • 2篇群落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1篇地史
  • 1篇演法
  • 1篇云南金沙江流...
  • 1篇云南松林
  • 1篇直干桉

机构

  • 24篇云南省林业科...

作者

  • 24篇杨永祥
  • 14篇张裕农
  • 3篇孟广涛
  • 3篇李贵祥
  • 3篇柴勇
  • 3篇和丽萍
  • 3篇方向京
  • 1篇李浩然
  • 1篇李丽莎
  • 1篇刘宏屏
  • 1篇张正海
  • 1篇陈鹏

传媒

  • 11篇西部林业科学
  • 8篇云南林业科技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松混沌的苗木群体演变为初始林分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云南松生长的环境 ,蕴藏着生长所需要的能量 ,也包含低温、干旱、病虫害等破坏性因素 ,是持续涨落波动的“能量流”。“苗木群体”对不稳定“能量流”的适应 ,表现为通过优胜劣汰而演变为初始林分。能够进入初始林分的“苗木群体” ,可由“平均苗龄” 1~ 10年刻划的“苗木株数递减率”来描述。各种密度的“苗木群体”都通过优胜劣汰的过程进入初始林分 ,它是一种整体性的演变过程。用随机调查的 192个“苗木群体”样本进行导算 ,揭示出 1个“苗木度”为 0 3~ 2 0 ,随“平均苗龄”增长而走向初始林分的演变模型。“平均苗龄” 10年时的株数变动为 2 490 0~ 3 6 2 0株 /hm2 ,也就是初始林分形成 (株数—蓄积量 )结构的时刻 ,从此林分演变过程由“内部时间 (T = D)”刻划的“株数递减率 /蓄积量递增率”来描述。具有时间因素的初始林分 ,是“耗散结构”的起点。
杨永祥张裕农
关键词:云南松能量流
思茅松林分演变过程周期性的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优良木(Ⅰ、Ⅱ、Ⅲ级木)的成长和分化,被压木(Ⅳ、Ⅴ级木)的衰退和死亡,是思茅松林分演变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方面。林分平均直径的变化与“内部时间(T=D)”有关系。由“内部时间(T=D)”刻划的“立木度/蓄积度”序列,与由“内部时间(T=D)”刻划的“株数递减率/蓄积量递增率”序列的相互关联关系,反映出林分结构状态的演变。在8、16、32这几个临界时刻,“立木度/蓄积度”的数值都趋近10,这是思茅松林分演变的3个周期,对应着周期性的转移概率序列。用在判断林分生长、预测林分演变过程、确定林分间伐强度等方面都有使用价值。
张裕农杨永祥
关键词:思茅松林分系统
论抚育间伐对小蠹虫危害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1995年
抚育间伐增强云南松林分的转化功能,使死亡量减少而净生长量增多,从而增强林分系统的内能。云南松林分抵御病虫危害的功能与立地环境的优劣有关,也与本身的转化功能有关。间伐被压木乃至间伐Ⅲ级木,林分在蠹害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抵御能力。在立地条件相似的环境中,抚育间伐促进林分的转化功能,所以林分抵御蠹害的抗性也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强。
杨永祥刘安苏文昌
关键词: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抚育间伐
森林系统的存在与演化被引量:5
2008年
第四纪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森林,可划分为"单层同龄林分"类型和"复层异龄林分"类型,它们都遵循着由"初始林分"走入"过熟林分"的"优胜劣汰"规则。森林产生的"死亡量"必定小于"净生长量",这种非线性的"物质运动"与热力学过程的"熵"联系起来,则能更深刻地诠释由孢子植物进化为裸子植物,进而进化为被子植物的多样性树种所组成森林的"森林耗散结构"特性。现代的森林包涵着两类林分:一类是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单层同龄林分",是不通过"树种演替"就能形成"初始林分"的林分,因而其具有简单的"内部结构"和"内部时间";另一类是由多"种群"组成的"复层异龄林分",其必需通过"树种演替"才能形成"初始林分",因而它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内部时间"。对云南的森林,已量测到亚热带阔叶林的"过熟林分"。却缺少"先锋种群"演变为"初始林分"的先前事件,因此不可能描述出其"复层异龄林分"的先前概率。由对云南森林的分析得出,两类"林分"虽都遵循"优胜劣汰"规则,但却只能导算出"单层同龄林分"的"株数递减率和蓄积量递增率"的过程。
杨永祥张裕农
云南阔叶林分的结构状态转移概率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阔叶林分通过株数递减和蓄积量递增而演变,这种演变过程和转移概率的特征是一致的。林分平均直径与转移概率有联系,且平均直径与林分演变的内部时间有联系,所以林分的转移概率形成新的“概率分布函数(^ρ)”。这种概率分布是由内部时间定向的,可用以描述阔叶林分未来的结构状态。
杨永祥张裕农
论林分系统的存在与演变被引量:3
2004年
天然森林中包含着多种类型的林分类型,各个林分系统具有自然历史确定的地理分布范围,外界的"能量流"和"物质流"都呈非均匀分布状态,因此造成林分系统"结构状态"和"演变动态"的多样性。林分系统中的各个林分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转换的规律相似,林分内部的"优胜劣汰"规律也相似,因此可用"内部时间T(D)":3、4、5……32所刻画的"立木度/蓄积度"序列和"株数递减率/蓄积量递增率"序列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林分从幼林到过熟林的演变过程,这就是林分系统的"周期行为"。进入过熟林分以后,林分平均直径"D"的变化无规律性,但过熟林分仍然通过"新生林木更替衰老林木"而向前演变发展,这种"非周期行为"表达了林分系统"从存在到演化"的永恒性。
杨永祥张裕农
关键词:林分系统
云南松原始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0
2007年
运用植物群落学的调查方法,对云南省永仁县白马河林场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原始林的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原始林以云南松纯林为主,林下层次结构复杂,物种丰富。高位芽植物在云南松原始林内分布最多(46.1%),其后依次为地上芽植物(25.9%),地面芽植物(14.0%),隐芽植物(13.3%)和一年生植物(0.7%)。生活型谱反映了云南松原始林在其生长季节处于温热多湿的环境。云南松林木株数在径级分布上及在不同年龄段上均表现为中间多,两边少,趋向于对称性概率分布,表明了云南松原始林在演替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云南松原始林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n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Jsi分别是云南松次生林的4.6,3.7,3.9和4.6倍,表明云南松原始林具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李贵祥施海静孟广涛方向京柴勇和丽萍张正海杨永祥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恢复生态学
直干桉菌根苗造林实验报告
1991年
菌根对直干桉在苗床时期和造林后前期的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在肥沃、湿润土壤上生长的菌根苗,其高生长显著高于非菌根苗。干旱、瘠薄的土壤条件抑制菌根发育和苗木生长,但有菌根则提高造林成活率。彩色豆马勃对干旱、瘠薄的土壤条件有忍耐性,又能与多种树种形成菌根,是云南高原培育菌根苗的有用菌种。
杨永祥寻良栋张伯良巨正平自体正陈发瑞
关键词:直干桉彩色豆马勃菌根菌菌根
云南松林分与小蠹虫的竞争状态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云南松林遭小蠹虫危害以后 ,常由于林分抵御功能的不同而形成区域性的蠹害林分系统 ,即在“虫群区域”内存在着“衰退”和“发展”两种林分演变过程 ,若按“演变属性”来分析 ,则看到蓄积量下降、蓄积量停滞、蓄积量上升等 3种林分演变过程是蠹害林分系统的普遍性特征 ,前 2种属于“衰退状态” ,后 1种属于“发展状态”。对 3个蠹害林分系统的“演变属性”用二项分布P (衰退概率 ) +Q (发展概率 ) =1来描述 ,那么二项式 (P +Q) 3 方程中的系数 1、 3、 3、 1成为系统中不同“演变属性”的概率论判断。由人为因素、虫群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的林分“衰退”和“发展”当然是随机的 ,但从分析中看到人的正。
杨永祥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
论抚育间伐对小蠹虫危害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1997年
抚育间伐增强云南松林分的转化功能,使死亡量减少而净生长量增多,从而增强林分系统的内能。云南松林分抵御病虫危害的功能与立地环境的优劣有关,也与本身的转化功能有关。间伐被压木乃至间伐Ⅲ级木,林分在蠹害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抵御能力。在立地条件相似的环境中,抚育间伐促进林分的转化功能。
杨永祥刘安苏文昌
关键词: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抚育间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