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浩

作品数:21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淋巴
  • 5篇64层螺旋
  • 5篇64层螺旋C...
  • 4篇肿瘤
  • 4篇胃癌
  • 4篇淋巴结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体层摄影
  • 3篇胃肿瘤
  • 3篇淋巴结转移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胰腺
  • 2篇影像
  • 2篇原发性
  • 2篇术前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主动脉

机构

  • 1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9篇杨志浩
  • 17篇高剑波
  • 9篇郭华
  • 5篇杨学华
  • 4篇张永高
  • 3篇刘杰
  • 3篇岳松伟
  • 2篇宁培钢
  • 2篇张仁知
  • 2篇陈奎生
  • 2篇张保朋
  • 2篇王睿
  • 2篇赵慧萍
  • 1篇谭延召
  • 1篇赵璐
  • 1篇田辉英
  • 1篇宋芸
  • 1篇张明智
  • 1篇陈清江
  • 1篇张旭东

传媒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CT表现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8例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的病例,其中Hodgkin病(HD)16例,非Hodgkin淋巴瘤(NHL)32例。手术病理证实7例,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41例。全部病例均行上中腹部CT平扫及全腹部增强扫描,观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方式及增大淋巴结的优势分布。结果48例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的病例中,68.75%HD和87.50%NHL淋巴结增大呈普遍均匀强化,31.25%HD和12.50%NHL呈均匀强化合并小坏死灶。HD和NHL均优势地累及腹主动脉周围(72.92%)、肠系膜(47.92%)、胰腺周围(35.42%)、小网膜(20.83%)淋巴结。结论CT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腹部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的病理改变、病变范围,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其临床的分期及疗效的判定有较高价值。
张慧宇杨志浩高剑波杨学华周志刚郭华岳松伟
关键词:淋巴瘤淋巴结
64排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学检查,将术中所见与CT及X线片分型对比,分析CT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结果 87侧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中有18侧X线片诊断结果与CT不符,其中4侧无法确定诊断,14侧分型错误。10(10/18)侧更改内固定手术方法,占全部87侧骨折的11.49%。87侧经CT三维重建均获诊断分型,且与术中诊断符合。X线与CT分型符合率为79.3%。结论 CT三维重建影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对手术前的骨折分型、治疗方案制订以及手术入路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畅宁杨志浩王利民高剑波张建军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
青少年巨大肠系膜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侵犯空肠1例
2022年
本文报道1例巨大的肠系膜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侵犯空肠的病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1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腹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伴有钙化成分及杂乱分隔,增强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误诊为脂肪肉瘤。患者经对症抗感染、手术、引流等处理后症状好转出院,术后病理确诊为肠系膜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术后随访8年未见复发及明显并发症发生。
韩懿静黄文鹏崔红磊高剑波杨志浩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上皮样肠系膜
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于手术前1周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病理结果,分析其CT征象。结果:①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84.75%(50/59),敏感性为92.31%(36/39),特异性达70.00%(14/20)。②胃癌淋巴结螺旋CT呈融合型、强化密度差值≥80Hu、不均匀强化及直径≥9mm者,病理转移的阳性率较高(χ2=14.12、37.10、7.00和23.72,P均<0.05)。结论:螺旋CT可较准确地检出胃癌转移淋巴结。
杨志浩高剑波陈奎生郭华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右侧颞骨岩部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
2021年
患者女,51岁,因“间断性右侧头部疼痛伴头晕2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1.12 mg/L。头部MRI:右侧颞部颅骨内板下方类圆形T1WI稍低信号、T2WI混杂稍高信号(图1A、1B);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示病灶轻度弥散受限,边界清晰(图1C),邻近脑组织受压变形,右侧颞肌受压移位;增强后病灶呈渐近性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D),约37 mm×33 mm×31 mm;考虑右侧颞骨脑膜瘤。
韩懿静黄文鹏高剑波杨志浩
关键词:颞骨岩部血管肉瘤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影像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CT影像学特征,为基层医院对PCNSL的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0例初诊PCNSL患者的CT资料,分析其病灶密度特征、发生部位、占位效应、病灶形态、数目、大小、瘤周水肿程度等CT影像学特征。结果:70例PCNSL患者中女34例(48.6%),男36例(51.4%),发病年龄30~82岁,肿瘤的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34.3%)、额叶(31.4%)、颞叶(28.6%),其中病灶累及多部位的患者39例;CT表现边缘多清晰(94.3%),多呈稍高密度(84.3%),病灶多呈团块状(92.9%),大多数肿瘤病灶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95.7%)及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61.4%),CT平扫图像可见特殊征象(如脐凹征、握拳征、蝶翼征、勒痕征、尖角征);病灶直径为(37.3±1.7)mm;CT值中位数为39.2(36.4,42.3)Hu;CT增强扫描则均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论:PCNSL患者CT影像学多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团块样病灶,多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且在部分患者中可见特殊征象,对其初步诊断有提示性意义。
范梦珂张旭东赵璐陈清江张明智杨志浩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
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在肾移植术前评价活体供肾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在肾移植术前选择供肾和指导制定供肾切除手术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48名肾移植供体纳入本研究。采用64层螺旋CT机,先行平扫,后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T11椎体上缘至髂嵴水平;应用Bolu...
杨志浩高剑波杨学华郭华刘杰
文献传递
胃癌淋巴结转移与VEGF-D、VEGFR-3、LVD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淋巴管密度(LVD)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59例胃癌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D表达,用VEGFR-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淋巴管,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LVD。结果VEGF-D、VEGFR-3在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9.32%、67.80%,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癌周组织的LVD表达为(21.29±8.21),明显高于周边正常组织(P<0.05)。VEGF-D表达阳性组35例与阴性组24例的LVD分别为(23.15±7.58)和(11.93±5.3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D、LV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直径、淋巴结分期、浸润深度、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VEGF-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郭华杨志浩高剑波张永高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淋巴管密度
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扫描技术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对90例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0例主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率100%,图像质量评价优为88.9%,良为11.1%.其中主动脉夹层58例,图像质量优为89.7%,良为10.3%;非夹层组32例,图像质量优为87.5%,良为12.5%.夹层组与非夹层组采用团注法获得的图像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x 2=0.0977,P>0.05.结论扫描延迟时间的选择、监测平面的设定以及后续生理盐水的使用,是团注追踪法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的关键因素.
杨学华张仁知韩庆元高剑波宋芸张保朋杨志浩
关键词:主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200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78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5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3例,其中坏死型17例,化脓型4例,出血型2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方法,特别是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诊断价值。
杨志浩高剑波杨学华郭华张仁知张保朋宁培钢
关键词:胰腺炎螺旋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