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后腹膜Kaposi型血管内皮瘤一例 2011年 患儿:男,5个月10 d.因发现腹部肿块1周于2009年5月入院.1周前,患儿家长无意间发现其上腹部有一坚硬肿块,至当地医院就诊,行B超后发现左侧约10 cm大小肿物,拟诊为神经母细胞瘤,未予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收入院治疗.患儿无发热、咳嗽、呕吐,二便正常.既往史、过敏史无特殊.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剖腹产.检查:一般情况可,头颈胸四肢未见异常,左中上腹部可触及一肿物,下缘至脐水平,部分边界清楚,质韧,推之不动,无触痛,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余无明显异常. 杨少波 李凯 肖现民 郑珊 陈莲关键词:KAPOSI 后腹膜 血管内皮瘤 患儿家长 腹部肿块 足月剖腹产 儿童梨状隐窝瘘伴甲状软骨下角发育异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儿童梨状隐窝瘘伴甲状软骨下角(ICTC)发育异常患者ICTC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采用胃镜辅助手术治疗的171例梨状隐窝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4.68%)于手术中发现瘘管周围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ICTC发育异常.其中男7例,女1例;发病年龄为1天~15.4岁,平均5.8岁;手术年龄为23个月~15.5岁,平均8.6岁;瘘管均位于左侧.对8例患儿临床资料及手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了瘘管与ICTC的关系,依据异常发育的ICTC形态对其进行分型研究,并根据分型不同进行相应的手术处理.结果 171例梨状隐窝瘘患儿术中伴有ICTC的发育异常者占4.68%(8/171).其中ICTCⅠ型发育不良者(ICTC短而小)1例,瘘管远离下角穿出;Ⅱ型(ICTC与环状软骨融合)3例,瘘管自下角前或后穿出;Ⅲ型(下角圆钝型)4例,瘘管自下角尖端中心穿出.Ⅰ型患儿仅需将瘘管向近端分离,结扎切断即可;Ⅱ型者需剪开部分ICTC,并将其向内上方牵拉,以暴露瘘管,游离结扎;Ⅲ型亦需剪开部分下角,充分暴露瘘管并游离.8例患儿术后随访4~105个月,均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未见瘘管复发.结论 梨状隐窝瘘患儿可能伴有ICTC的发育异常.了解此解剖变异有助于术中识别瘘管及完整切除瘘管,并可减少手术创伤. 郑继翠 肖现民 郑珊 董岿然 李凯 朱海涛 杨少波关键词:梨状隐窝 儿童 甲状软骨 发育异常 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不同结肠造瘘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比较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期结肠袢式造瘘术、乙状结肠分离式造瘘术及其改良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48例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肠造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15例,女童33例,平均出生体重为(3 240±572)g,平均胎龄(38.07±1.1)周,根据造瘘方式分为3组:A组采取结肠袢式造瘘(A1组:横结肠袢式造瘘术;A2组:乙状结肠袢式造瘘术);B组采取乙状结肠分离、远端缩窄式造瘘;C组采取单纯乙状结肠分离式造瘘。对各组手术时间、造瘘口脱垂、造瘘口内陷、远端粪石残留、Ⅱ期术前评估及手术难易等资料进行总结。结果3组患儿出生体重、胎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A1组术前行远端肠造影成功仅3例(20.0%),A2组术前远端造影成功4例(66.7%),B组术前行远端肠造影成功46例(79.3%),C组术前行远端肠造影成功20例(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8.834, P <0.001)。B组出现远端造瘘口闭塞3例,A、C组未出现远端闭塞病例。所有患儿于二期肛门成形术中发现直肠盲端积粪扩张16例,其中A1组13例,A2组3例;B组和C组均未发现直肠盲端积粪扩张,3组远端肠管积粪扩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5.276, P < 0.05 )。A组中有5例发生腹壁伤口感染,而B、C组各有1例发生腹壁伤口感染,3组腹壁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745, P <0.05)。A组有1例出现造瘘口肠管脱垂,该例无肠管内陷;B组有3例出现造瘘口肠管脱垂,脱垂肠管为近端;C组有2例出现造瘘口肠管脱垂,均为造瘘近端肠管。3组肠管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426, P =0.808)。结论新生儿期先天性肛门闭锁单纯乙状结肠分离式造瘘效果优于结肠袢式造瘘及乙状结肠分离远端缩窄的造瘘方式。乙状结肠近降结肠处造瘘,可降低二期� 吴财威 杨少波 朱海涛 董岿然 郑珊 沈淳 黄焱磊 陈功关键词:消化系统畸形 第51届太平洋小儿外科医师协会年会会议纪要 2018年 51届太平洋小儿外科医师协会(Pacific Association of Pediatric Surgery,PAPS)年会于2018年5月13~17日在日本札幌举行。此次大会由美国Cynthia Reyes教授出任大会主席,地区主席Tatsuo Kuroda教授主持工作。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8位小儿科医生参加。 李凯 陈功 沈桢 沈剑 朱海涛 杨少波 刘翔琪 杨一凡 韩祺蕾 郑珊关键词:医师协会 小儿外科 SURGERY 儿科医生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腹腔实性占位的生后转归及预后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腹腔实性占位的生后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30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腹腔实性占位病例,分析这些病例的产前超声表现、生后治疗、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30例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首次产前超声发现腹腔实性占位中位孕周为36周(28~39周)。生后确诊为肝脏来源16例(肝血管瘤14例、肝母细胞瘤2例),腹膜后来源13例(神经母细胞瘤6例、畸胎瘤4例、肾上腺血肿1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肾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胃肠道来源畸胎瘤1例。产前超声诊断腹腔实性占位起源部位的准确率为73%(22/30),其中肝脏及肝外来源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3/16和9/14;良性肿瘤占73%(22/30),恶性肿瘤(肝母细胞瘤2例和神经母细胞瘤6例)占27%(8/30)。15例良性肿瘤患儿(肝血管瘤及肾上腺血肿)生后密切随访或药物治疗,其中13例明显缩小或消退,另2例肝血管瘤稳定;14例患儿(神经母细胞瘤6例、肝母细胞瘤1例、畸胎瘤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和肾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经手术治疗或术后联合化疗预后良好;1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新生儿期家属即放弃治疗后死亡。总体存活率为97%(29/30),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4~60个月)。结论对于胎儿腹腔实性占位起源部位,产前超声具有较高准确率,生后密切随诊及时处理,转归及预后良好。 杨少波 黄燕炳 董岿然 孙路明 熊钰 沈淳关键词:腹部肿瘤 胎儿疾病 Kasai术中肝脏吲哚菁绿显像特点与胆道闭锁患儿早期预后的关系探索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探索在Kasai术中使用ICG后的肝脏荧光显像特点与胆道闭锁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行胆道探查与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共87例,其中男38例,女49例,手术日龄(60.49±20.75)d,体重(4.83±0.76)kg。术前1天注射ICG。术中用近红外摄像系统观察肝门部及肝脏表面ICG荧光显像特点,计算相应部位的亮度值。根据肝门部显像快慢(快显像为ⅰ组,慢显像为ⅱ组,不显像为ⅲ组)、肝脏表面荧光特征(点状荧光为A组,均匀强荧光为B组,均匀弱荧光为C组)以及肝门部亮度比值比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组胆汁排泄速度、胆汁分布及瞬时胆汁流量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早期预后指标为术后3个月、6个月退黄率及术后1年自体肝生存率。结果87例患儿术后3个月、6个月总体退黄率分别为49.4%和59.8%,术后1年自体肝生存率为59.8%。其中ⅰ组(n=66)、ⅱ组(n=5)和ⅲ组(n=16)术后6个月退黄率分别为62.1%(41/66)、60%(3/5)和50%(8/16)(χ^(2)=0.929,P=0.679),ⅱ组术后1个月内各时间点(术后7天、14天、1个月)的血清胆红素数值与术前相似,但三组患儿术后6个月内胆红素总体下降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1)。A组(n=33),B组(n=40)和C组(n=14)术后6个月退黄率分别为41/66、3/5和8/16,(χ^(2)=0.299,P=0.876),组间术后6个月内退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肝门部亮度比值比与术后6个月退黄无关(P=0.432)。结论Ⅲ型胆道闭锁Kasai术中胆汁排泄慢的患儿黄疸消退需要更长时间,术中使用ICG检测肝门胆汁排泄速度、胆汁分布及瞬时胆汁流量结果与术后BA患儿早期退黄和生存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徐琛 汤悦 郑珊 黄焱磊 杨少波 孙松 李军 朱叶 刘源鑫 宋再 董晨彬 陈功关键词:荧光染料 吲哚菁绿 预后 去骨瓣减压术在儿童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6年 儿童颅脑损伤是引起儿童创伤死亡和致残的首位危险因素。多数颅脑损伤为轻中度损伤,预后相对良好。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BI,sTBI)是指心肺复苏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8分的颅脑外伤,常常会导致患儿死亡或残疾。外科常采用去颅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治疗TBI患儿,通过去除部分颅骨,使脑实质不再受限于骨腔,通过增加脑容积来降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从而改善脑灌注压力(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并降低发生大脑中线移位、脑干压缩和脑疝的概率;然而DC通常不是首选策略而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临床。本文就DC的优缺点及其在儿童重症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刘腾 杨少波 李昊关键词:颅脑损伤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中胚胎干细胞因子Sox2的表达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RT-PCR、Realtime-PCR、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65例神经母细胞瘤和相应瘤旁组织中Sox2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SOx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瘤旁组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2在高分期肿瘤(Ⅲ~Ⅳ期)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低分期肿瘤(Ⅰ~Ⅱ期),其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284±0.0087和0.0135±0.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经化疗的肿瘤其SOx2的表达水平0.0284±0.0087高于经过化疗肿瘤的0.0076±0.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2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儿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分型等参数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sox2在神经母细胞瘤中表达明显增高,且与其临床分期相关,提示S0x2可能参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化疗药物对其表达有抑制作用,其机制需值得进一步研究。 杨少波 郑继翠 董岿然 郑珊 肖现民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分期 第十四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2022年 由《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简称本刊)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主办的第十四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于2022年4月19日至24日成功召开。本届大会主席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本刊总编辑杨慧霞教授,执行主席是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陈叙和郑军教授。本届大会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共邀请6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讲者,设立8个场次及主题,其中今年特别设立“隔空对话”栏目,邀请参会代表与专家在云端沟通交流。整个会议就围产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点、焦点进行了充分交流与分享,会议得到了全国围产医学同道的广泛关注。现总结会议的主要议题,与各位关心、支持围产医学发展的同道共享这场学术盛宴。 刘菲 李晔 高雪莲 夏乐 张馨月 张培 赵莹 李佳钋 张立阳 杨少波 黄丽 王舒琪 王奕欣 王晴晴 王晓燕 徐建平 陈吉 陈述 龚阳阳 孙苓 晋柏 孙芳璨 黄贝尔 杨理玲 黄若瑜关键词:妇产科主任 沟通交流 神经母细胞瘤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实体肿瘤,约占儿童肿瘤的8%~10%,是学龄前儿童癌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重要特性是表型和遗传异质性.已知的预后因素有年龄、发病部位、分期、肿瘤分化程度、DNA含量和不同遗传学改变等.这些预后变量的结合可用于风险评估和治疗分层.近年来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为该病的风险评估和靶向治疗开启了新的机遇.本文就已发现的一些重要的分子遗传学畸变作一简要综述. 杨少波 肖现民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分子遗传学 肿瘤分化程度 儿童肿瘤 预后因素 遗传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