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联峰

作品数:49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弯曲菌
  • 10篇细胞
  • 10篇空肠
  • 10篇空肠弯曲菌
  • 7篇疫苗
  • 6篇佐剂
  • 6篇免疫
  • 5篇小鼠
  • 5篇教学
  • 5篇弓形虫
  • 5篇刚地弓形虫
  • 5篇HIL-10
  • 4篇原核表达
  • 4篇增殖
  • 4篇活性
  • 3篇性关节炎
  • 3篇疫苗诱导
  • 3篇佐剂性
  • 3篇佐剂性关节炎
  • 3篇西红花

机构

  • 47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珠海市农业科...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珠海市现代农...

作者

  • 47篇杜联峰
  • 27篇孙万邦
  • 19篇夏嫱
  • 14篇杨瑞
  • 12篇宋明英
  • 11篇罗军敏
  • 11篇廖业
  • 10篇郭锦锦
  • 9篇余妍
  • 8篇黄俊琼
  • 5篇徐岗村
  • 5篇汤贤英
  • 5篇姚新生
  • 5篇陈阳
  • 4篇金明哲
  • 4篇何玉林
  • 4篇王宜峰
  • 3篇唐艳丽
  • 3篇李小波
  • 3篇封建凯

传媒

  • 6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遵义医学院学...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第六届全国免...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IL-10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酵母表达和活性鉴定
Interleukin-10(白细胞介素10,IL-10)是美国DNAX研究所的Fiorentino等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hIL-10可由人体多种细胞产生,具有免疫刺激和免疫抑制双向调节作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免疫分子...
陈富超孙万邦封建凯杜联峰黄俊琼罗军敏宋明英
文献传递
重组hIL-10对AA大鼠T淋巴细胞及IL-17A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h IL-10)及其联合甲氨碟呤(MTX)作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7A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重组hIL-10及其联合MTX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效果。方法:用IL-10、MTX以及IL-10+MTX处理AA大鼠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液中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7A的含量。结果:各治疗组CD4^+淋巴细胞总数与CD4^+/CD8^+值不同程度下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IL-17A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与IL-10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hIL-10能下调AA大鼠血液中CD4^+T细胞的数量及CD4^+/CD8^+比值,降低血清中IL-17A水平,联合组较IL-10组对血清中IL-17A影响更显著,提示重组hIL-10联合MTX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杜联峰孙万邦丁立珉唐艳丽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T细胞亚群
猪脾转移因子的制备和生物学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采用冻融-透析法制备猪脾转移因子,并对其理化性质以及免疫学生物学活性、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检定。方法:采用低温匀浆反复冻融新鲜的猪脾脏、无菌离心匀浆脾脏组织液,取上清液透析制备转移因子;以改良Lowry法分别检测多肽含量,并进行理化指标、无菌试验、热原质试验及其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冻融-透析法制备猪脾转移因子的理化性状符合《中国生物制品》的要求;无菌试验、热原质试验均为阴性;安全试验合格;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E花环形成试验证实其具有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制备了猪脾脏转移因子,其各项理化指标符合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非特异性免疫学的生物学活性。
杜联峰夏嫱余妍杨瑞郭锦锦孙万邦朱进军
关键词:理化性质
空肠弯曲菌PEB1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009年
目的表达CJ PEB1重组蛋白,制备并鉴定CJ PEB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诱导培养工程菌E.co-li BL21(DE3)表达CJ PEB1重组蛋白,以PEB1蛋白溶液与等体积的佐剂完全乳化作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无菌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建立杂交瘤细胞株。将建株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诱生腹水制备抗体,应用间接ELISA法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腹水中抗体的效价,应用Western-blot和玻片凝集试验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得到高纯度的CJ PEB1重组蛋白,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与预计的理论值相符。获得两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株杂交瘤细胞诱生的腹水,经间接ELISA法检测,腹水中的抗体效价分别为8×104和5×104,经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效价均为1∶16。通过Western-blot鉴定,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均与PEB1蛋白特异性地结合;其诱生的腹水与CJ菌液混合出现凝集现象,而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菌液混合均未出现凝集现象。结论成功建立了两株稳定分泌抗CJ PEB1重组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了抗CJ PEB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今后研究多种检测CJ的方法创造了条件。
任思坡孙万邦杜联峰余妍黄俊琼罗军敏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空肠弯曲菌DNA疫苗构建及其疫苗免疫程序研究
2012年
目的:构建空肠弯曲菌peb1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DNA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方法:以重组pET28a(+)-peb1A质粒为模板,将空肠弯曲菌peb1A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昆明小鼠随机分组:设空白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pcDNA3.1(-)-peb1A实验组,用ELISA法检测免疫后的昆明小鼠血清IgG和IgM抗体水平。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peb1A经双酶切和PCR鉴定,构建正确。peb1A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peb1A基因序列一致。重组质粒成功转染COS-7细胞,并能正确表达重组蛋白。裸DNA组IgG水平均高于两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剂量短时间(0、10、20天)免疫程序优于长时间(0、15、25、35天)免疫程序(P<0.05)。结论:成功构建空肠弯曲菌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peb1A,其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短时间免疫程序免疫效果好。
杜联峰徐岗村孙万邦王宜峰王胜香罗军敏姚新生夏嫱杨瑞余妍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免疫程序
TBL-Sakai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为逐步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课题组结合网络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学实施TBL-SaKai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学生对新模式教学内容方案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的认同度。SaKai网络平台能丰富学生自学资源、提高自学质量和巩固课堂知识,可有效提高TBL的可操作性和教学效果。TBL-SaKai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教学参与度和师生互动,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杨瑞王吉博郭锦锦廖业夏嫱杜联峰金明哲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TBL教学法SAKAI平台
锌胁迫对黑水虻幼虫抗氧化酶活性和血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Zn^(2+)长期胁迫对黑水虻幼虫血淋巴抗氧化酶和血细胞凋亡率的影响,为黑水虻幼虫在无害化处理粪便中的应用及其副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丰富重金属对昆虫酶活性及凋亡率影响的研究内容。方法将不同浓度的Zn^(2+)添加到人工饲料中,对黑水虻幼虫进行连续5代的胁迫。收集不同处理浓度第1、3、5代5龄末幼虫血淋巴,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GST、GST-Px活性及SOD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第1、3、5代黑水虻幼虫血淋巴中GST及GSH-Px活性在75~300 mg/kg处理范围内随着Zn^(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600~1 200 mg/kg范围内则随Zn^(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SOD活力在各浓度均随Zn^(2+)增加而降低。随着胁迫世代增加,GSH-Px活性及SOD活力降低,GST活性升高,但GST活性在第1、5代的差异不显著。当Zn^(2+)处理浓度增至600~1 200 mg/kg时,Zn^(2+)胁迫显著诱导了血细胞的凋亡,且凋亡率随世代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Zn^(2+)胁迫对黑水虻幼虫的抗氧化酶活性及血细胞凋亡率均有影响,并且随世代的增加而改变。
冯群廖业方旭杜联峰陈阳夏嫱
关键词:酶活性凋亡率
菊花提取物对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菊花提取物(Chrysanthemum morifoliuin Ramat extract,CR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NC)、模型组(MC)、CRE低剂量组(LC)和CRE高剂量组(HC)。LG和HC每日以CRE溶液灌胃,剂量分别为100、200mg/kg qd,NC和MC每日以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19 d。在第11d,除NC组外,其余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溶液,NC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d,连续5d。以爬杆法、转轴法和拉力法评价PD小鼠的行为学能力,免疫组化法(IHC)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ESI-QTOF-MS法检测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黑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 MPTP诱导小鼠大脑发生病变,MG组行为学评分、黑质TH阳性细胞表达量、纹状体多巴胺水平及大脑黑质SOD、GSH-Px活性均显著下降,脑黑质MDA含量显著升高。与MG比较,LG、HG组行为学障碍显著改善,小鼠黑质TH阳性神经元表达、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及小鼠脑黑质内SOD、GSH-Px水平均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CRE对MPTP诱发的PD小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氧化损伤起到对PD小鼠起保护作用。
董璐萌王雅溶陈阳尹田鹏李小波杜联峰陈彩玉辛雪梅
关键词:菊花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
重组hIL-10对AA大鼠T淋巴细胞及IL-17A的影响研究
目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hIL-10)及其联合甲氨碟呤(MTX)作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7A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重组hlL-10及其联合MT...
杜联峰孙万邦丁立珉唐艳丽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T细胞亚群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的原核表达及活性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克隆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并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鉴定。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产毒大肠杆菌129株基因组DNA中扩增ltB基因,克隆入载体pET-32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ltB,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Ni2+-NTA树脂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产物采用ELISA法鉴定其与牛GM1的结合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菌落PCR鉴定证明构建正确,所克隆的ItB基因与GenBank中报道的相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9%。重组菌诱导4h,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5%。纯化的重组LTB蛋白纯度约为96%,具有与牛GM1特异性结合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已成功克隆了ltB基因,并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杜联峰孙万邦宋明英
关键词:原核表达黏膜佐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