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泽吉

作品数:53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细胞
  • 19篇淋巴
  • 19篇淋巴细胞
  • 11篇低剂量
  • 11篇低剂量辐射
  • 8篇亚群
  • 8篇细胞亚群
  • 8篇抗辐射菌
  • 7篇淋巴细胞亚群
  • 6篇免疫
  • 5篇肿瘤
  • 4篇蛋白
  • 4篇克隆
  • 4篇活性
  • 4篇辐射抗性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结合蛋白
  • 3篇抗体
  • 3篇氨基酸

机构

  • 29篇苏州医学院
  • 9篇苏州大学
  • 2篇日本原子力研...

作者

  • 38篇杜泽吉
  • 24篇苏燎原
  • 11篇刘芬菊
  • 10篇田海林
  • 6篇王明锁
  • 6篇孔向蓉
  • 4篇盛锦云
  • 4篇刘克良
  • 4篇张建华
  • 3篇汪涛
  • 3篇邹华伟
  • 3篇江家贵
  • 2篇杨占山
  • 2篇王爱青
  • 2篇徐映东
  • 1篇易剑
  • 1篇薛智谋
  • 1篇许玉杰
  • 1篇周立人
  • 1篇段蓉芳

传媒

  • 15篇苏州医学院学...
  • 10篇辐射研究与辐...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辐射防护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国外医学(放...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OD 对受照射犬外周血象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家犬每天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0.6Gy,照后10min肌肉注射SOD,连续5d,观察外源性SOD对受照射犬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肉注射二倍等效量的SOD,对受照犬外周血白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江家贵刘克良易剑杜泽吉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Γ射线白细胞外周血象
抗辐射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的生长特征及形态特征被引量:2
1998年
观察野生型抗辐射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KD8301在TGY培养基中、30℃、有氧条件下(摇动160次/min)的生长特性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72h前.细菌呈指数生长,其倍增时间为80min;72h后,进入稳定(平台)生长期。该菌最高可生长温度约为40℃,乏氧条件下细菌几乎不能生长。KD8301的形态,表现为二联体和四叠体。在指数生长期,90%以上为二联体,而在稳定生长期,绝大多数呈四叠体的形态特征。
杜泽吉高桥佳子鸣海一成
关键词:抗辐射菌革兰阳性菌
IDENTIFICATION OF uvrA GENE MUTATION SITES IN TWO MITOMYCIN-SENSITIVE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STRAINS
1999年
抗辐射菌Deinococusradiodurans具有显著的DNA损伤修复能力,包括对丝裂霉素(MC),紫外线(UV)及电离辐射等所致的损伤。在用对DNA损伤因子具有抗性的野生型抗辐射菌KD8301的基因组DNA构建的基因文库中,有四个克隆能够通过其DNA转化,使二株对MC敏感的Deinococcusradiodurans的突变体-2621和3021回复对MC的抗性。克隆了二株突变体中受突变(mtcA或mtcB)影响的基因,并测定了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理论上推定抗辐射菌uvrA基因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是由1036个氨基酸组成,与许多细菌的UvrA蛋白质具有同源性。用PCR技术扩增二株突变体基因组中相应的DNA片段,并对其加以测序分析,确定了突变发生的位点。对于突变体3021,其uvrA基因中发生了144个碱基对(bp)的缺失突变(缺失部分包括uvrA的起始密码),造成了3021的uvrA基因的失活。对于2621突变体,其uvrA基因内却发生了一个插入突变,造成了该基因的插入失活。该插入序列由1322bp组成,侧面与19bp组成的末端反转重复(InvertedTerminalRepeats,ITR)相连接,并产生?
杜泽吉孔向蓉鸣海一成渡边宏
关键词:DNA修复抗辐射菌
抗辐射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辐射抗性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观察了野生型抗辐射菌DeinococusradioduransKD8301及其修复缺陷突变体KH3111对γ射线的抗性程度,探讨了影响辐射抗性的有关因素。KD8301和KH3111经大剂量γ射线照射(0.5~10kGy),制作剂量-存活曲线;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表明,野生型的KD8301对射线具有显著抗性,推定的LD99为9.5kGy,而其突变体KH3111的抗性明显减弱,LD99为2.4kGy;指数生长期的KD8301对射线的抗性明显低于稳定期的,LD99分别为5.2kGy和9.5kGy;指数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细菌细胞内DNA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DNA的相对含量与细菌的辐射抗性无密切关系,即辐射抗性的决定因素不是DNA的相对含量,而是细菌所处的生长状态。
孔向蓉杜泽吉
关键词:Γ射线辐射抗性
脑灵素对受照肿瘤细胞及淋巴细胞DNA链断裂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应用DNA解旋荧光测定法(FADU)检测DNA链断裂,研究不同浓度脑灵素对受到60Co-γ线照射后肿瘤细胞及淋巴细胞DNA链断裂的效应。结果表明,脑灵素对受照后的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有促进DNA链断裂的作用;而对受照后人血淋巴细胞不表现此作用。
刘芬菊汪涛苏燎原杜泽吉孙国器
关键词:肿瘤细胞DNA链断裂白血病
抗辐射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的DNA结合蛋白的检测及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00年
抗辐射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是微小球菌属的一种,它对电离辐射、紫外线及其他的化学诱变剂所诱导的DNA损伤都具有极强的修复能力,故倍受放射生物学界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检测抗辐射菌的 DNA结合蛋白(DNA-Binding Protein; DBP),并有选择地对其氨基酸序列加以分析,以进一步研究DBP在抗辐射菌的辐射抗性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研究方法:分离提取抗辐射苗染色体DNA并用地高辛(DIG)加以标记,作为探针;超声波破碎菌体,高速离心制备蛋白提取物, SDS-PAGE用于蛋白质电泳, South-western blotting(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酶联免疫技术) 检测 DBP。结果表明,在野生型的抗辐射菌中,检测到了8种DBP,分子量分别为122、93、33、29、16、15、14和12kDa,其中93kDa和 33kDa的两种 DBP的表达水平随培养基和培养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N-末端氨基酸序列测定表明,经 FASTA和 BLAST文库检索,这两种 DBP和已知的其他蛋白质均没有同源性,即该两种 DBP为新的蛋白质。由此得出结论,抗辐射菌的DBP在数量上和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上都与其他细菌不同。
王明锁杜泽吉
关键词:DNA结合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抗辐射菌
低剂量辐射(LDR)对淋巴细胞的效应(英文)被引量:1
2001年
LDR能刺激成人、儿童和婴幼儿的淋巴细胞转化 ,对营养不良儿童的刺激效应较低 ,对脐血则刺激效应较明显。LDR对成人CD4 细胞的刺激效应强于CD8细胞 ,而以同样的刺激效应 ,NK细胞则需要较大剂量。对淋巴细胞NK活性也有同样规律。肿瘤病人的NK活性的刺激效应低于正常人。LDR增加了小鼠的血和脾内的T辅助 /诱导细胞的比例和肿瘤内T细胞毒性细胞。低剂量照射的淋巴细胞外液也能刺激淋巴细胞转化。预先LDR可以减轻随后大剂量照射引起的生物大分子、膜抗原和染色体的损伤。LDR可诱导鼠脾淋巴细胞产生新蛋白 ,它能增强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
苏燎原杜泽吉田海林张建华赵雨杰邹华伟周建华孔向荣沈伟
关键词:LDR淋巴细胞转化NK活性膜抗原低剂量辐射
低剂量γ射线诱导的淋巴细胞DNA断裂的适应性反应被引量:7
1996年
利用DNA解旋荧光测定法(FADU)研究了低剂量γ射线诱导的淋巴细胞DNA断裂的适应性反应,并观察了不同浓度的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适应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0.5~4.0cGyγ射线照射(D1),均可诱导淋巴细胞对15Gyγ射线照射的抗性,8.0cGy引起的适应性反应不明显,2.0,4.0cGy的γ射线为诱导适应性反应的最适剂量。5~20Gy的D2照射均可显现出D1(2.0cGy)诱导的适应性反应,以15Gy照射后适应性反应最强。0.5mmol/L的3-AB就可明显地抑制适应性反应。当浓度增至5.0mmol/L时,适应性反应几乎完全受抑。
杜泽吉苏燎原孔向蓉田海林
关键词:淋巴细胞DNA断裂
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7
1997年
研究了低剂量辐射对艾氏腹水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瘤鼠经10cGγ线照射后24h,脾细胞NK活性显著升高.经10cGy照后24h,30cGy照后24h和5d,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增加。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肿瘤重量等无明显影响。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田海林苏燎原邹华伟王爱青杜泽吉
关键词:低剂量辐射肿瘤免疫生物学效应
单克隆抗体铺皿法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2种单克隆抗体(McAb CD_1^+、CD_3^+),通过 Panning 直接法和间接法分别分离人外周血相应的淋巴细胞亚群,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台盼蓝拒染分别鉴定细胞的纯度和存活率,对两种方法所分离的纯度和产额、存活和丝裂原刺激反应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接法分离的亚群细胞的纯度略低于间接法。
杜泽吉苏燎原刘芬菊孔向蓉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