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震坤

作品数:29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降水
  • 5篇低频
  • 4篇气候
  • 4篇夏季
  • 4篇环流
  • 3篇延伸期预报
  • 3篇天气过程预报
  • 3篇夏季降水
  • 3篇降水过程
  • 3篇WRF模式
  • 3篇参数化
  • 3篇大气环流
  • 2篇低频振荡
  • 2篇冻土
  • 2篇对流层
  • 2篇汛期
  • 2篇振荡
  • 2篇水汽
  • 2篇气候模拟
  • 2篇气流

机构

  • 25篇上海市气候中...
  • 14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中国气象局兰...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美国夏威夷大...
  • 1篇河北省气候中...

作者

  • 29篇李震坤
  • 9篇孙国武
  • 8篇陈伯民
  • 7篇信飞
  • 4篇郭栋
  • 3篇朱伟军
  • 3篇武炳义
  • 3篇施春华
  • 3篇沈愈
  • 3篇周坤
  • 3篇黄莹
  • 3篇覃皓
  • 2篇沈钟平
  • 2篇何金海
  • 2篇周顺武
  • 2篇杨雅薇
  • 2篇史湘军
  • 2篇董广涛
  • 1篇穆海振
  • 1篇林祥

传媒

  • 4篇大气科学
  • 3篇大气科学学报
  • 3篇气象科技进展
  • 3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干旱气象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气象科技合作...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第32届中国...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亚高压区Rossby波能量向上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特征与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夏季平流层盛行强东风,Rossby波能量难以从对流层向上传播至平流层,而冬季平流层盛行西风,Rossby波能量容易上传,因此以往对Rossby波能量向平流层传播的研究多考虑冬季的情况.而事实上,因为夏季高原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并非只有强东风存在,所以Rossby波能量也可能在南亚高压区向上传播,从而影响平流层的温度、风场及大气成分等.因此,本文利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5年夏季南亚高压区Rossby波能量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Rossby波能量可以从南亚高压西北部的窗口区上传至平流层,最高可到达平流层顶,而在南亚高压的其他部分,Rossby波能量均不能穿越对流层顶上传或穿越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南亚高压西北区Rossby波能量可以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原因是盛行西风,且西风急流出现的频率很小,同时涡动热量通量异常引起的垂直分量的第一项对其上传有很大贡献.南亚高压东北区也盛行西风,然而Rossby波能量不能向上穿越对流层顶的原因是强西风出现频率较高,且温度脊与高度脊位相相近,不利于上传.南亚高压南部均盛行东风,在平流层中下层均为稳定层结,因此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南亚高压西南区在对流层位于青藏高原环流的伊朗高原下沉区附近,层结稳定,并且温度脊超前于高度脊,所以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而南亚高压东南区在对流层位于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幅合带,层结不稳定,存在Rossby波能量较弱的上传,达到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该区域温度脊落后于高度脊的温压场配置也为Rossby波能量在对流层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俞子闲郭栋李丽平施春华金鑫李震坤陈丹林祥
关键词:纬向风西风急流稳定度
赴英国里丁大学学术访问总结
2019年
1概况为了进一步推进“面向服务伙伴的气候科学”计划(CSSP China)高分辨率城市气候模拟任务,应英国里丁大学气象系Sue Grimmond教授的邀请,上海市气候中心李震坤于2019年5月11日至6月23日赴英国进行学术访问。
李震坤
关键词:气候模拟学术访问高分辨率
夏季南亚高压与邻近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水汽变化的联系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1979—2015年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南亚高压(SAH)与邻近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区水汽空间分布特征,讨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结果表明:(1)在对流层上层,水汽大值区位于南亚高压的东南侧,并随高度升高向西北倾斜到100 hPa,水汽大值中心基本位于南亚高压中心附近。(2)南亚高压偏强(弱)时,南亚高压东部UTLS区水汽显著偏多(少),而南亚高压西北部水汽异常不显著。(3)南亚高压偏强(弱)时南亚高压中部UTLS区水汽偏多(少)可能与南亚高压对水汽的抽吸和对水汽输送屏障有关。(4)而南亚高压东南侧UTLS区水汽偏多(少)时南亚高压偏强(弱)可能与深对流输送的水汽潜热释放有关。
黄莹郭栋周顺武施春华李震坤覃皓苏昱丞王琳玮
关键词:水汽因果联系夏季
西南地区两次严重干旱事件与大气低频振荡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756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两个干旱年(2009/2010年和2011/2012年)及一个非干旱年(2006/2007年)的大气低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年冬、春季在云南地区大气低频变化存在两种流型:纬向低频气流型和经向低频气流型,前者隔断北方(南方)冷(暖)气流的南北交换;后者则使单一北南方冷、暖气团内不存在气流交汇。同时,干旱年,在西南地区和印度-孟加拉湾地区低频反气旋远多于低频气旋,低频反气旋前部的偏北气流使孟加拉湾水汽不易向北输送;而非干旱年,低频气流和低频系统则相反。因此,大气低频气流和低频系统的变化可能是引起云南冬、春季干旱的原因之一。
孙国武李震坤冯建英
CLM3.0模式中冻土过程参数化的改进及模拟试验被引量:12
2011年
对NCAR CLM3.0(Community Land Model)的冻土过程参数化进行了改进。根据平衡态的热力学关系和考虑含冰量的土壤基质势的经验公式定义了冰点下的最大液态水含量,超过最大液态水含量的部分冻结为冰,并在水导率的计算中加入了冰的阻挡作用。利用青藏高原改则站2003年4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单点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原模式对辐射通量模拟比较准确,但低估了冬季冻结期的液态水含量,高估了冰含量,土壤温度也因此出现偏差,改进冻土参数化后对液态水和冰的模拟明显改善,土壤温度模拟也更接近实测,部分改进了模式对土壤水热过程的模拟能力。
李震坤武炳义朱伟军辛羽飞
关键词:冻土过程参数化陆面模式
春季欧亚大陆积雪对春夏季南北半球大气质量交换的可能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基于春季欧亚雪盖资料与大气再分析资料的奇异值分解(SVD)分析结果,结合数值试验,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积雪变化与春、夏季南北半球大气质量交换的联系。研究表明,当春季欧亚积雪异常偏多时,同期欧亚大陆中高纬大范围地区的地面气温异常偏低,这种冷却效应可能持续至夏季,同时,冷空气的堆积造成了欧亚大陆地表气压(气柱大气质量)的增加,并且对应了夏季北半球大气总质量的异常上升,而南半球大气质量却明显下降。分析发现,春季欧亚积雪异常与夏季南北半球际大气质量涛动存在显著的滞后相关,而且前者还与同期及后期包括索马里急流和对流层上部80°E^120°E区域高空急流在内的多处越赤道气流变化联系密切。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发现,以改变春季初始积雪状况作为驱动,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低层大气环流出现了显著响应,即当积雪增加时,同期及其后夏季地面气温显著降低,并且冷异常区域对应着气柱质量的异常升高。
卢楚翰管兆勇李震坤金大超秦育婧
关键词:大气质量越赤道气流
副热带极端事件查询与环流检索一体化平台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实时基本气象要素、大气环流客观分析场及历史相关资料,结合副热带地区重要天气气候事件指标和异常相似型的客观划定,设计了具有查询和检索2个模块的副热带极端事件查询与环流检索一体化平台。平台基于ASP.NET技术,使用C#语言开发而成,实现了重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异常查询、气象要素监测绘图、近期环流检索和自定义环流检索等功能。平台通过采用Browser/Server系统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查询的便捷性。文中给出了业务应用的实例,检验了系统的实用性,实践表明该平台可以作为副热带地区长—中—短一体化预报业务的重要支撑。
周坤梁萍史军李震坤沈钟平
关键词:副热带
大气环流模式CAM中土壤冻融过程改进对东亚气候模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本文在改进了大气环流模式NCARCAM3.1中的土壤冻融过程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研究了改进的冻土过程对东亚气候模拟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表明,改进冻融过程参数化后,冬季欧亚大陆上大部分地区大气对地表的加热偏强,而夏季地表对大气的加热偏强,尤其是青藏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显著增强。东亚气候对冻土过程参数化方案非常敏感,冬、夏两季地表气温都有显著的变化。在模式中合理考虑土壤冻融过程后,模拟的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增强,东亚大槽位置偏西;东亚夏季风增强,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和偏北,造成华北和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华南降水偏少。此结果对改进气候模式对东亚气候模拟能力有重要意义。
李震坤朱伟军武炳义
关键词:冻土参数化
土壤冻融过程的参数化改进及其对气候模拟的影响
冻土是气候变化的产物,气候变化能引起土壤冻融过程的改变,反之,冻土的变化又会影响陆面和大气之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气候变化与土壤冻融过程有着重要的相互作用。如何进行合理的土壤冻融过程参数化是所有GCM和...
李震坤
关键词: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WRF模式对我国夏季降水、气温的11年模拟试验
利用NCAR WRF模式(水平分辨率60×60 km)和NCEP FNL资料,针对较为常用的三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和两种行星边界层方案并进行组合,模式范围涵盖青藏高原和东亚大部分地区,以5月1日为初始积分时刻,对2000-2...
陈伯民李震坤
关键词:积云参数化方案WRF模式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