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阳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巢湖
  • 3篇磷吸附
  • 1篇堤岸
  • 1篇淹水
  • 1篇野生
  • 1篇野生植物
  • 1篇营养化
  • 1篇有机磷
  • 1篇植物
  • 1篇生态修复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磷
  • 1篇土壤磷素
  • 1篇磷素
  • 1篇湖滨带
  • 1篇湖流
  • 1篇基底
  • 1篇风干
  • 1篇富营养化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周易勇
  • 4篇李阳
  • 4篇宋春雷
  • 3篇曹秀云
  • 2篇周驰
  • 1篇陈玺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土壤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有机磷在调节土壤磷素保持与释放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以巢湖沿岸土壤和沉积物为对象,分析了速效磷、藻类可利用性磷、有机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空间变化格局,并测定了磷吸附参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磷含量差异显著,以草地最高,而速效磷和藻类可利用性磷含量无明显差异;酶活性及速效磷含量与有机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对正磷酸根的吸附量与土壤中有机磷含量呈正相关;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磷含量与周边土壤中有机磷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土壤有机磷及其酶促水解过程是调节沉积物作为磷源或磷汇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周驰宋春雷陈玺李阳曹秀云周易勇
关键词:土壤有机磷土地利用巢湖
风干和淹水过程对巢湖流域土壤和沉积物磷吸附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巢湖湖滨带土壤和沉积物经历明显的干湿交替过程,其磷的迁移和转化方式亦有明显变化。风干作用能显著降低沉积物磷最大吸附量、提高吸附能并增加磷平衡浓度,从而对磷的吸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淹水过程对土壤最大吸附量的影响取决于有机质的损失情况,好氧条件下有机质损失小,磷最大吸附量无明显变化,吸附能增强,磷释放量略有增加;而厌氧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磷最大吸附量均显著降低,吸附能明显减小,磷释放量显著升高。因此湖滨带消落区干湿交替将明显促进底质生物可利用性磷的大量释放。在巢湖流域常见的土壤类型中,红壤对磷的缓冲能力最强。向底质中添加氯化铁和硝酸钙可有效控制磷释放,提高磷缓冲能力,增强底质对磷的保持和固定。
周驰李阳曹秀云周易勇宋春雷
关键词:风干淹水巢湖
巢湖陆向湖滨带常见野生植物对磷缓冲能力的影响
2012年
湖泊陆向湖滨带缓冲磷扩散的机制尚未得到充分地研究。系统分析了2011年4~7月巢湖陆向湖滨带5种野生植物的生长状况与根际土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土壤磷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方程加以描述。与对照相比,艾草和小飞蓬根际土总磷含量明显较低,磷的最大吸附量(Qmax)明显较高,而小蓟和狗尾巴草根际土速效磷含量明显较高,Qmax与磷吸附强度明显较低。植物根与茎长均随季节增加,相应的土壤磷饱和度下降。因此,植物吸收与土壤吸附是陆向湖滨带缓冲磷扩散的重要机制。有机质可通过增加速效磷含量和Qmax值调节土壤磷平衡浓度(EPC0)。小飞蓬和艾草根际土的EPC0值明显较低,磷吸附能力较强。而小蓟和早熟禾根际土的EPC0值明显较高,故易成为向湖泊扩散的磷源。
李阳周驰曹秀云周易勇宋春雷
关键词:植物磷吸附巢湖富营养化
巢湖迎风面直立堤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2012年
针对巢湖直立堤岸生态系统受损的现状,研发了适合于巢湖迎风面的直立堤岸基底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考虑到直立堤岸迎风面风浪较大且淘蚀严重的特点,首先对传统的生态混凝土配方进行改良,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生态混凝土的物化性能,使其具备高透水性、高稳固性、植生性等诸多优点。同时,以巢湖湖滨带现场调查与野外模拟实验结果为依据,确定巢湖湖滨带最适的基底类型为灰壤(植入深度10cm),并适当添加铁盐和铝盐;确定最适的植被类型为飞蓬草。在此基础上,确定生态混凝土最适配比为江砂∶碎石∶水泥=10∶3∶2,进而集成研发了生态混凝土-原位土壤-植被混合护坡技术。该技术应用到迎风面的直立堤岸后,植被覆盖率超过70%,土壤中有效磷削减67%以上。
宋春雷李阳周驰周易勇
关键词:巢湖生态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