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立

作品数:1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汉语
  • 3篇声训
  • 3篇方言
  • 2篇训诂
  • 2篇语词
  • 2篇诗经
  • 2篇同源词
  • 2篇文秘
  • 2篇文秘专业
  • 2篇汉语词
  • 2篇《诗经》
  • 2篇词语
  • 1篇大雅
  • 1篇代词
  • 1篇读音
  • 1篇敦煌文献
  • 1篇形容词
  • 1篇形训
  • 1篇虚词
  • 1篇虚化

机构

  • 10篇新乡师范高等...
  • 9篇新乡学院

作者

  • 19篇李进立

传媒

  • 4篇新乡学院学报...
  • 3篇新乡师范高等...
  • 3篇新乡学院学报
  • 2篇新乡教育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平原大学学报
  • 1篇河南机电高等...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行政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汝阳方言中的近代汉语词语
2008年
汝阳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历史上很少与外界交往,其方言更多地保留了原生态的近代汉语的特点。就词汇来说,其特点是以双音词为主,近代文献中的词语在本地方言中多有保留或传承。
李进立
关键词:近代汉语释义
关于同源词问题的思考
2003年
同源词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是认识规律和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共同影响的结果。在同源词研究中,要把同源词和同音词、同义词区别开来。重视例证,注意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结合。
李进立
关键词:同源词声训同义词同音词
陆机“诗缘情”辨被引量:3
2005年
关于陆机的'诗缘情'说,历史上颇多争议.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番考察和辨析,认为'诗缘情'和'诗言志'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融合的,陆机的'诗缘情'说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原创性价值.
李进立
关键词:原创性
《诗经》中《大雅》与《小雅》功用之比较被引量:2
2005年
《诗经》中的《大雅》与《小雅》,既是当时广为传诵的文学作品,又是可以被之管弦的乐歌。从音乐和文学的角度来看,《大雅》与《小雅》都有各自的实用功能。《大雅》用于大飨,是周王举行一些仪式时使用的各种乐歌,同时作为乐教范本,被较多地征引;《小雅》主要是贵族举行仪式时使用的乐歌,不但被广泛地征引,同时也在各种场合被人们赋诵。
李进立
关键词:《诗经》《大雅》《小雅》
训诂三则
2013年
把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语素或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误认为有意义,是训诂常见的错误。"包茅"的"包"有可能是附着性的虚语素。"昼尔于茅"中的"尔"是代词的活用。以上两个例子说明训诂要和语法结合起来,要有语法观念。训诂还要考虑古汉语特殊的表达方法。
李进立
《诗经》中指示代词的虚化问题
2015年
《诗经》中指示代词的虚化集中、全面,是研究指示代词虚化的重要文献。指示代词虚化为形容词词尾和语气词,是文章研究的重点。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一般来说,单音节的形容词加上词尾变成状态形容词以后,才可以作状语或修饰性的定语。形容词之后的"彼、其"等不应看成指示代词,而应看成形容词的词尾。
李进立
关键词:指示代词虚化状态形容词语气词
河南地名中的特殊读音被引量:2
2011年
地名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其读音变化非常缓慢,再加上语流音变的影响,因而,与其他词语相比,地名的读音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明清时期大量山西移民进入河南,使河南方言深受山西方言影响,这在地名中会有所反映。
李进立
关键词:古音山西方言
敦煌文献词语札记被引量:3
2004年
敦煌文献中的许多唐代口语,后世典籍很少记载,但仍保留在一些方言口语中,结合方言词语是解释敦煌文献中疑难词义的重要途径。河南方言与敦煌文献所使用的方言(隋唐时期的西北方言),有着更多的共同性,因此,把二者进行对比研究将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李进立
关键词:敦煌文献河南方言西北方言
陆宗达的语源学研究
2004年
同出一源的词读音相同相近,意义相互关联,语源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语音来探索词得名的根源,分析词义。陆宗达剖析了词汇发展的规律,肯定了语源研究的重要性,阐明了语源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并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李进立
关键词:陆宗达语源学声训
训诂三则
2013年
把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语素或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误认为有意义,是训诂常见的错误.“包茅”的“包”有可能是附着性的虚语素.“昼尔于茅”中的“尔”是代词的活用.以上两个例子说明训诂要和语法结合起来,要有语法观念.训诂还要考虑古汉语特殊的表达方法.
李进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