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病变
  • 2篇视力
  • 2篇水肿
  • 2篇黄斑
  • 2篇黄斑水肿
  • 1篇电影
  • 1篇电影类型
  • 1篇眩光
  • 1篇诱发电位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李蕊
  • 4篇田蓓
  • 2篇邓青
  • 2篇魏文斌
  • 1篇朱晓青
  • 1篇郭学谦
  • 1篇吴秋菊
  • 1篇赵明
  • 1篇徐欣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科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顺序差异对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全视网膜光凝(PRP)方法并比较其与传统PRP方法对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远期效果。设计治疗新技术评价。研究对象100例(200眼)FFA诊断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伴黄斑区微动脉瘤且OCT检查无临床意义黄斑水肿者。方法患者左眼常规PRP光凝(自颞下、鼻下、颞上分四次行全视网膜光凝),右眼采用新光凝方法(全视网膜镜黄斑C型光凝联合黄斑区微动脉瘤封闭,而后行赤道部光凝、下方远周边部、上方远周边部光凝)。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而后每年随诊1次直至5年。主要指标视力及黄斑厚度,视网膜无灌注区情况以及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结果随诊5年者82例(164眼,82%)。到最后随诊时传统光凝法及新方法的平均视力分别为(0.45±0.02)、(0.62±0.04)(P<0.05);黄斑厚度分别为(182.32±32.31)、(158.49±42.06)μm(P<0.05)。传统光凝法70眼发生黄斑水肿,新方法为28眼。传统光凝法15眼发生玻璃体积血,新方法为3眼。传统光凝法10眼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方法为1眼。传统光凝法12眼5年后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新方法为3眼。其中传统光凝法1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新的PRP光凝方法较常规方法可显著减轻黄斑水肿、再次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及新生血管发生率,更好地保留患者中心视力。
田蓓魏文斌朱晓青胡庆军李蕊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凝固术
突兀的影像、荒诞的现实、真实的梦境--中西三地的恐怖之维:以《夜半歌声》发轫
文章以《夜半歌声》为例,介绍了恐怖电影的历史性发展,分析了电影由心理-爱情-社会层面的主题的变异,总结了恐怖电影的分层由哲学-艺术-文本的发展。同时探讨了《夜半歌声》中电影语汇的运用。审查制度催生出恐怖类型电影,世界范围...
李蕊
关键词:电影类型
文献传递
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力与黄斑形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形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选择2008-07/2014-01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和内分泌科要求会诊诊断为DME的62例103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检查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所有患者行非接触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确定黄斑中心1mm直径范围即中心子域平均厚度(central subfield mean thickness,CSMT)及中心350μm内光感受器内节/外节(IS/OS)及外界膜(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反射光带的完整性。不同类型临床有意义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clinical significant diabetic macular edema,CSME)的BCVA及CSMT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DME的4种分型的BCVA及CSMT组间差异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与BCVA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患者103眼中,局限型DME者47眼(45.6%),弥漫型DME者35眼(34.0%),缺血型DME者6眼(5.8%),增生型DME者15眼(14.6%)。不同类型DME患者的BCVA(H=69.167,P<0.01)、CSMT(H=57.113,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组间两两比较:局限性和弥漫性(BCVA:χ2=14.982,P<0.01;CSMT:χ2=14.537,P<0.01)、局限型与缺血型(BCVA:χ2=15.596,P<0.01;CSMT:χ2=15.393,P<0.01)、局限型与增生型(BCVA:χ2=16.567,P<0.01;CSMT:χ2=15.687,P<0.01)及弥漫型与缺血型之间(BCVA:χ2=12.974,P=0.008;CSMT:χ2=13.999,P<0.01),BCVA和CSM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患者的BCVA与CSMT(r=-0.064)、IS/OS及ELM反射光带的完整性(r=-0.207)、病程(r=-0.082)、DME水肿类型(r=-0.160)相关(P<0.05);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r=-0.885)、眼压(r=-2.522)、年龄(r=-1.504)、性别(r=-0.595)无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类型D
吴秋菊邓青李蕊徐欣胡庆军
关键词: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央凹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小波分析法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验证小波分析在原发型开角性青光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提取中的可靠性。方法正常志愿者10人(10眼),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2例(12眼),分别为正常组和青光眼组,2组均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测量。利用离散Meyer小波对原始信号进行7层小波分解,提取单一尺度小波系数,比较与原信号时域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对小波变换后的信号进行时域统计学分析。分析小波变换后信号的P1、N2、P2峰潜时,N1P1、P1N1波幅值。结果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主要成分为N1、P1、N2、P2、N3五波,其中原始信号指标正常组N1P1为(8.1±3.0)μV,青光眼组N1P1为(6.5±8.2)μV,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原始信号指标正常组P1N2为(12.5±9.1)μV,青光眼组P1N2为(12.2±4.3)μV,2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提炼出第4、5层细节系数和(D4+D5),其波形变化较正常眼显著,波形规整,主要波形成分识别度高,重构小波细节系数D45指标后正常组N1P1为(9.2±4.2)μV,青光眼组N1P1为(6.5±3.8)μV;正常组P1N2为(13.7±5.6)μV,青光眼组P1N2为(10.2±3.2)μV,N1P1和P1N2幅值差异在正常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间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小波分析可作为提取正常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特征的可靠方法 。
胡庆军田蓓郭学谦李蕊赵明
关键词:青光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小波分析
越橘提取物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功能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越橘提取物对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87例(87眼),单盲法随机对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45眼),对照组42例(42眼)。试验组口服越橘提取物,每次200mg,每天3次,疗程共3个月;对照组不服任何有关治疗视力的药物。使用自动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仪对受试者进行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检测。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结果试验前2组患者一般情况指标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患者在试食后1.0°-0.7°高频段,2.5°-1.6°中频段,6.3°-4.0低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均较试食前有明显提高,其中以中频和高频段改善最为明显。3个月随诊后的组间对照结果显示,试验组3个月后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试验组服食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42±0.09,较对照组0.39±0.29有所提高,2组试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斑厚度在试食3个月前后2组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越橘提取物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功能。
胡庆军田蓓李蕊魏文斌
关键词:越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观察(附86眼报告)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6例(86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眼轴长度分为A组(26~29mm,54眼)和B组(〉29mm,32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前手动-0.3,屈光度-10.00~23.00D。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折叠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视力、裂隙灯、眼压检查,1个月行三面镜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A组矫正视力≥0.5者37眼(69%),≥0.3者52眼(96%);B组矫正视力≥0.5者3眼(9%),≥0.3者13眼(41%)。整体脱盲率为97%,脱残率为77%。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术式,术后视力主要与眼底病变有关。术前详细检查与评估,术中防止后囊破裂,使用合理人工晶体计算公式,术后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光凝,有助于术后的视力提高。
胡庆军李蕊邓青田蓓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视力
试析车险客户购买行为倾向性
李蕊
关键词:客户分类机动车辆保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