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菁

作品数:11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地理种群
  • 7篇种群
  • 6篇玉米
  • 6篇玉米螟
  • 5篇亚洲玉米螟
  • 5篇不同地理
  • 4篇遗传分化
  • 4篇基因
  • 4篇不同地理种群
  • 3篇桃蛀螟
  • 3篇克隆
  • 3篇基因克隆
  • 3篇基因流
  • 2篇性信息素
  • 2篇遗传多样性研...
  • 2篇受体
  • 2篇受体基因
  • 2篇种群遗传
  • 2篇种群遗传分化
  • 2篇克隆及序列分...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王振营
  • 10篇李菁
  • 10篇何康来
  • 4篇张颖
  • 3篇白树雄
  • 1篇丛斌
  • 1篇袁佳
  • 1篇梁日霞
  • 1篇王强

传媒

  • 3篇昆虫学报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第一届全国玉...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的双斑长跗萤叶甲中国北方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8
2011年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是自2001年以来在我国北方为害玉米呈加重趋势的一种害虫。为初步探讨中国北方不同地理种群间和种群内该害虫的遗传分化程度、遗传多样性以及基因流水平,对来自中国北方的2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Ⅱ(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片段序列的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15头个体的长度为484bpCOⅡ片段中共发现了28个变异位点和15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15种单倍型主要分为两大分支。总种群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257,种群内单倍型多样度在0.100~0.515范围内。总种群的Fst为0.585,Gst为0.417,基因流Nm为0.35。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发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之间,占方差比率的58.58%。实验总种群及大部分种群的中性检验符合中性突变,说明我国北方双斑长跗萤叶甲在近期没有出现种群扩张现象。研究结果揭示中国北方双斑长跗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间基因流水平低,种群间已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分化主要来自种群之间。
梁日霞王振营何康来丛斌李菁
关键词:双斑长跗萤叶甲地理种群遗传分化
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mtDNA基因序列分析及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研究通过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COI、COII和Cytb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研究了我国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发现,玉米螟赤眼蜂群体内线粒体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且各地理种群之间已产生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中性检测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进化遵循中性模型,且在过去呈现种群扩张趋势。玉米螟赤眼蜂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020之间。种群系统聚类树分支结构和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袁佳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李菁
关键词:玉米螟赤眼蜂地理种群基因序列遗传分化
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雄蛾的性信息素受体能够对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进行识别,这是鳞翅目昆虫寻觅配偶过程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8个性信息素受体及1个Or83b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分别...
李菁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基因克隆
我国桃蛀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ee),属鳞翅目、草螟科(Lepidoptera:Crambidae),是一种食性极杂的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桃、李、梨、板栗、石榴等果树的果实,还可为...
张颖李菁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桃蛀螟地理种群
文献传递
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雄蛾的性信息素受体能够对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进行识别,这是鳞翅目昆虫寻觅配偶过程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8个性信息素受体及1个Or83b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分别...
李菁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Wolbachia共生菌在我国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中的感染研究
lbachi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细胞内共生菌,能参与调控寄主的多种生殖活动,如诱导寄主的胞质不亲和、引起孤雌生殖、雌性化、雄性致死及增强寄主的繁殖力等.目前已有许多报道证实在多种昆虫自然种群中都感染了Wolb...
李菁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WOLBACHIA共生细菌亚洲玉米螟基因克隆
中国桃蛀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6
2010年
本文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11个地理种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析。从34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用于ISSR多态性分析,共扩增出211条带,其中209条具多态性,总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9.05%。11个种群的遗传距离在0.0059-0.0237之间,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50,Shannon信息指数为0.2966,遗传分化系数为0.053,基因流高达8.8724。结果提示中国桃蛀螟地理种群因基因流水平较高而种群遗传分化水平保持较低。
张颖李菁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桃蛀螟ISSR基因流地理种群
基于线粒体分子标记的亚洲玉米螟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
@@亚洲玉米螟是威胁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跨越了很大的经纬度范围,其所处的不同分布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推测我国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本研究利用COI和...
李菁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线粒体遗传分化基因流
基于线粒体DNA COⅡ基因的亚洲玉米螟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本文通过对中国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17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对中国亚洲玉米螟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流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获得的413条序列样本中共发现了34个变异位点、35种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11,种群内单倍型多样度在0.424~0.862范围内。17个种群间的平均基因流(Nm)为2.02。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234。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玉米螟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76.45%)。各种群的TajimasD值中性检验符合中性突变,说明中国亚洲玉米螟在历史上没有出现群体扩张,群体大小稳定。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各地理种群中的单倍型在系统发生树上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缺乏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
李菁张颖王振营何康来王强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基因流
我国桃蛀螟四个地理种群感染Wolbachia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细胞内共生菌,能参与调控寄主的多种生殖活动。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啨e)可危害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本研究对通过对16SrRNA、ftsZ以及wsp基因片断的PCR扩增,对我国桃蛀螟4个地理种群进行了Wolbachia感染检测,并对感染个体中wsp基因片断克隆测序,初步探究了我国桃蛀螟种群中Wolbachia的感染率和感染类群。研究结果表明我国4个桃蛀螟种群中Wolbachia感染率在2.0%~8.0%,平均感染率为4.5%。通过对不同种群感染的Wolbachia中wsp序列比对及系统树构建分析,在桃蛀螟中发现了5种Wolbachia亚型,分别命名为wPun1-wPun5,分属于A组的Uni、Dro亚组,以及B组的Div、Con亚组。此外,本研究在采自河北保定的桃蛀螟种群中发现了Wolbachia的超感染现象。
李菁张颖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桃蛀螟WOLBACHIA感染率WSP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