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熊猴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疫苗
  • 2篇人乙型肝炎
  • 2篇人乙型肝炎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免疫
  • 2篇肝炎病毒
  • 2篇艾滋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研究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原位

机构

  • 7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四川省卫生防...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卫生部北京生...
  • 1篇北海市卫生防...

作者

  • 7篇李荣健
  • 6篇刘伟
  • 5篇陈杰
  • 4篇王树声
  • 3篇黄果勇
  • 3篇葛宪民
  • 3篇黄达春
  • 2篇梁富雄
  • 2篇梁绍伶
  • 1篇吴小红
  • 1篇迮文远
  • 1篇董春明
  • 1篇董关木
  • 1篇郑海发
  • 1篇陈杰
  • 1篇孔健
  • 1篇谢世宏
  • 1篇陈海平
  • 1篇刘增顺
  • 1篇刘保奎

传媒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0
  • 2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临床观察及免疫学效果研究被引量:14
2000年
目的 目前我国使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工艺较落后 ,致使使用后副反应较严重 ,而国际上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已研制成功和使用近 2 0年 ,不仅免疫效果良好而且副反应很轻。为了改变我国狂犬病疫苗生产工艺的落后和质量较差的状况 ,而开展此项研究。方法 海南省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河南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的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获得卫生部批准进行临床观察 ,该疫苗以aG株适应Vero细胞后为生产毒种 ,转瓶培养、并浓缩适当倍数后经sepharoseFF 4B柱层析纯化后制备成疫苗。临床观察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Ⅰ阶段接种 30人 ,第Ⅱ阶段接种 318人。结果 全部受试者仅显示 12 %的轻度副反应 ,无中强度副反应 ;不管以暴露前或暴露后方案接种 ,全程注射后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均为 10 0 %。中和抗体GMI 2 89~ 5 2 9IU/ml。该疫苗经临床观察和中和抗体测定的结果显示 ,副反应轻微 ,且有良好的中和抗体应答。结论 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对人体安全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董关木郑海发刘增顺吴小红谢世宏赵君能朱凤才李荣健宁一文
关键词: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
熊猴实验感染人乙肝病毒的动态病理学研究被引量:4
1989年
本项研究选7只无自然感染HHBV的健康熊猴,实验感染HHBV。在这批熊猴出现血清学阳性的证据后,对其做肝活检(分早、中、晚期),经光、电镜动态病理学观察,并结合组化、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等法定位检测肝细胞内HHBV标志物。结果各猴肝脏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的动态变化与乙肝病人相似;并在猴肝细胞内定位检测出HBsAg、HBcAg和HBV-DNA复制,建立了理想的乙肝模型。
葛宪民黄果勇刘伟陈杰蒋云志黄达春李荣健
关键词:熊猴乙型肝炎免疫组化
全文增补中
广西HIV-1首次流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0
1999年
目的 广西自1996年4月起在静脉吸毒者和卖血者中发现HIV感染者,为了解其传染来源和判断其流行趋势,对广西流行的HIV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选取HIV抗体阳性血清标本44份,分别采用多肽酶免疫法(PEIA)和经逆转录PCR扩增作cDNA序列分析,分别确定其HIV-1基因亚型并加以比较。结果 结果表明广西存在4种HIV-1M组基因亚型,即B’(泰国B亚型)、C、D、E亚型。在静脉吸毒人群和性混乱者中存在HIV-1E亚型流行和C亚型感染者;而在卖血者中发现HIV-1B’和D亚型感染。结论 HIV-1D亚型感染和E亚型流行已在国内出现,E亚型病毒已由东南亚传入流行并将在我国南部形成新的流行区域。提出血清学分型方法可作为HIV-1基因亚型分析的筛选技术推广应用。
陈杰刘伟梁富雄李荣健梁绍伶
关键词:艾滋病HIV-1分子流行病学
熊猴实验感染人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本项研究选用七只熊猴,均无人乙型肝炎病毒的自然感染,经下肢静脉接种急、慢性乙肝病人血清后,每2~4周采血1次,进行肝功能检测和采用RPHA法、ELISA法、SPRIA法、斑点杂交及电镜进行多项HBV血清学标志物和病毒颗粒检测,通过不同时期的肝活检进行光、电镜动态病理学观察,使用组化、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法检测肝细胞内的HBsAg、HBcAg和HBV-DNA。结果表明各猴血清中均检出HBsAg、抗-HBs、抗HBc、HBV-DNA、Dane颗粒及球形颗粒,伴SGPT持续异常升高,七只猴各2~4次肝活检所见的动态病理学改变,均与乙肝病人急性至慢性病变的演变规律相同,并在肝细胞内检出HBsAg、HBcAg和HBV-DNA。此外,用接种人HBV后的阳性猴血传代接种给健康熊猴获得感染成功。
葛宪民陈杰黄果勇黄达春刘伟蒋云志李荣健王树声杨玉英
关键词:熊猴斑点杂交原位杂交
Edmonston-Zargreb和沪191麻疹疫苗免疫婴儿的血清学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研究目的在于评价两种疫苗免疫婴儿的血清学效果和接种后的反应。所用两种疫苗的滴度均为3.5LogTCID50/0.1ml.婴儿被随机分人接种E-Z0.5ml、沪1910.2ml和沪1910.5ml各组,3个组中和抗体阳转率、>200mlu/ml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0.189,0.886;P>0005);沪1910.5ml组血凝抑制抗体的阳转率、>200mlu/ml阳性率均高于同剂量E-Z组(X2=561,5.4;P<0.05)。免前未测到抗体者的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阳转率显著地高于免前测到抗体者(X2=7.09~36.907,P<0.01~0.001)。沪191和E-Z麻疹疫苗接种后的皮疹率分别为47.8%和16.5%,差异十分显著。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孔健陈海平董春明郭绍红刘保奎张国华迮文远陈杰刘伟王树声李荣健周国屏陈彩平
关键词: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血清学
广西凭祥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6
1998年
1996~1997年对广西凭祥市148名吸毒者调查结果表明,其静脉注射吸毒率82.4%,HIV抗体阳性率20.27%。HIV感染者以城镇居民为主,且存在共用注射器和多性伴行为。分析认为HIV感染的来源与越南吸毒者有关。这是广西首次报告HIV流行,也是我国新发现的吸毒人群HIV流行区域。
陈杰梁富雄梁绍伶梁绍伶刘伟李荣健王树声刘伟何波
关键词:吸毒艾滋病流行病学
熊猴实验感染人乙型肝炎病毒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1990年
选用7只无人乙型肝炎病毒(HBV)自然感染的熊猴,经下肢静脉接种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每 2周采血1次,检测肝功能,同时用RPHA法、ELISA法、SPRIA法及斑点杂交法检测各项血清学HBV标记,并通过肝穿刺活检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以及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法检测肝细胞内HBsAg、HBcAg和HBV—DNA.结果,7只熊猴的血清SGPT、HBsAg、抗-HBs、抗-HBc和HBV—DNA均有阳性,所有实验猴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均与急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脏病变相同,并可在有的猴肝细胞内找到HBsAg和HBV-DNA。
葛宪民陈杰黄果勇黄达春刘伟蒋云志李荣健王树声
关键词:熊猴乙型肝炎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