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芳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移植瘤
  • 1篇增殖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神经干细胞增...
  • 1篇神经母细胞
  • 1篇神经母细胞瘤
  • 1篇鼠肝
  • 1篇胎鼠
  • 1篇内注射
  • 1篇牛磺
  • 1篇牛磺酸
  • 1篇注射
  • 1篇脱敏
  • 1篇脱敏治疗
  • 1篇细胞瘤
  • 1篇细胞增殖
  • 1篇小儿
  • 1篇小儿神经母细...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李芳
  • 1篇牟培源
  • 1篇余佳宁
  • 1篇王鹏
  • 1篇王建晨
  • 1篇张霞
  • 1篇李士芝
  • 1篇金美娟
  • 1篇潘月英
  • 1篇郑传经
  • 1篇蒋小良
  • 1篇梁丽俊
  • 1篇聂亚玲
  • 1篇陈靖
  • 1篇常宏宇
  • 1篇何千舸
  • 1篇王艺
  • 1篇郑漪
  • 1篇曾立
  • 1篇于湛

传媒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华哮喘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8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89例RRTI儿童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变应原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发病中的作用,观察变应原脱敏治疗对控制儿童RRTI的效果。方法采用德国默克公司的阿罗格变应原检测试剂盒对89例RRTI患儿与43名健康对照儿童进行变应原筛查,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其中14例尘螨过敏的RRTI患儿进行脱敏治疗,总疗程48~52周,完成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脱敏治疗前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频次。结果89例RRTI患儿中对一种或多种变应原产生阳性反应的患儿为85例,其中产生(++)以上阳性反应的患儿为63例(70.79%);最常见的前4种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41例(65.08%)、粉尘螨32例(50.7%)、杂草10例(15.8%)和霉菌8例(12.7%)。43名健康对照儿童对一种或多种变应原产生阳性反应的患儿为9例,其中产生(++)以上阳性反应的儿童为4例(9%),明显低于RRTI患儿(P<0.05)。14例完成脱敏治疗的患儿,治疗前后人均患呼吸道感染次数由(8.2±2.6)次/年下降至(3.6±1.5)次/年。结论RRTI患儿对变应原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变应原是诱发儿童RRTI的重要原因;对RRTI患儿进行变应原的脱敏治疗是治疗儿童RRTI的有效方法。
聂亚玲李芳于湛李士芝王艺常宏宇党小莉张霞曾立王鹏孙奕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
瘤内注射^(90)Y-SAg治疗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放射性核素钇-90(90Y)与超抗原(SAg)混悬液90Y-SAg治疗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效果。方法:3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瘤内注射0.1 m l SAg和0.1 m l(100μc i)90Y(A组)、0.1 m l(100μc i)90Y(B组)、0.1m l SAg(C组)。结果:注射后2周:B组、C组肿瘤生长率分别为0.18±0.12和0.21±0.17,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呈负生长,生长率为-0.28±0.23,与B组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B、C三组肿瘤坏死率分别为0.36±0.18、0.11±0.09、0.10±0.06,B组和C组均为轻度坏死,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为中度坏死,与B组和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瘤内注射90Y-SAg疗效优于单一的90Y或SAg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小鼠肝癌移植瘤方法。
牟培源陈靖王建晨何千舸蒋小良金美娟李芳
关键词:超抗原肝癌注射
产前补充牛磺酸促进生长受限胎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初步研究
李翔文李芳刘敬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17例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根据病理、骨髓、影像学、尿3-甲氨基-4羟基杏仁酸(VMA)测定,分析17例NB临床资料。结果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5.3岁。就诊前平均病程2.8月。后腹膜为首发部位占11/17(64.7%)。主要症状为发热9/17(53%)。,主要体征为肿块占17/17(100%)。诊断:病理确诊者16例;影像加胸水培养发现神经细胞1例。病理分类:病理确诊的16例中,神经母细胞瘤者12例,神经节母细胞瘤者4例。临床分期:Ⅳ期13例;Ⅲ期2例;Ⅱ期2例。其它化验:乳酸脱氢酶(LDH)共做7例均增高。ESR共做3例均增高。,Hb共做17例,降低4例,平均102.6g/L,范围64~122g/L。治疗:Ⅲ、Ⅳ期者在化疗前或化疗中择期手术,Ⅱ期者手术后化疗。15例未坚持完成治疗,未治自动出院1例,正在治疗1例。结论①对骨关节肌肉疼痛、发热、体检未发现任何阳性体征,但影像学发现腹腔结节或肿物,排除感染性疾病以后,医生应提高警惕,早作腹腔探查术。②对术前已确诊的病例,需由多学科(小儿肿瘤内科、病理科、手术科、放疗科、放射科)密切配合,联合讨论最佳的治疗方案。③外科医生术中要提供分期的重要依据,以便化疗。术后加强与小儿肿瘤内科联系,以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
郑漪李芳郑传经余佳宁梁丽俊潘月英
关键词: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