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素英

作品数:51 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草原
  • 14篇典型草原
  • 9篇植物
  • 8篇土壤
  • 6篇生态
  • 5篇植被
  • 5篇草原区
  • 4篇典型草原区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干旱
  • 3篇景观
  • 3篇景观生态
  • 3篇半干旱
  • 3篇草原植物
  • 2篇大针茅
  • 2篇地表
  • 2篇地表温度
  • 2篇地上生物量
  • 2篇点格局分析
  • 2篇针茅

机构

  • 3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1篇内蒙古大学
  • 11篇内蒙古师范大...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科技厅
  • 1篇内蒙古新创环...

作者

  • 51篇李素英
  • 12篇常英
  • 9篇任丽娟
  • 9篇王冉
  • 8篇王鑫厅
  • 6篇赵园园
  • 6篇武晓霞
  • 6篇樊强
  • 6篇吴佳佳
  • 5篇郝润梅
  • 5篇刘芳
  • 5篇赵一之
  • 5篇雷军
  • 4篇李晓兵
  • 4篇王继伟
  • 3篇姜超
  • 3篇杨理
  • 3篇刘建国
  • 3篇曹瑞
  • 3篇郝鑫杰

传媒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内蒙古大学学...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资源科学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植物固碳释氧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呼和浩特市13种常见绿化植物固碳释氧量的测定方法,该具体过程为:步骤a,选择实验材料;步骤b,样品处理,将离体植物插入水中;步骤c,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采集完整健康叶片作为实验样品;步骤d,测量植物光合...
郝鑫杰李素英王继伟陈璇吴佳佳
文献传递
基于环境因子对叶绿素影响的典型草原植物生活型优势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针对环境因子与草原植物叶绿素含量的联动是否关系到植物生活型优势的问题,该研究以锡林浩特典型草原为研究区,选取2020年7月实测的11个样地50种植物共185个牧草样品的叶绿素含量,运用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冗余分析(RDA)、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多环境因子对草原植物不同生活型叶绿素指标的影响,进而分析植物竞争优势形成的潜在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典型草原区植物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和0.936,草原植物总叶绿素含量受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程度更大;2)草原植物4类生活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为小/半灌木>多年生禾草>一/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杂类草;3)环境因子对植物生活型叶绿素含量的解释程度存在差异,RDA显示环境因子对小/半灌木的叶绿素含量解释程度最大(28.0%),其次为一/二年生植物(18.3%)和多年生杂类草(17.7%),多年生禾草各项叶绿素指标的解释度最低(12.7%);4)植物生活型各叶绿素指标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回归分析显示小/半灌木的叶绿素b含量受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总叶绿素含量主要受到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多年生杂类草叶绿素b含量主要受到地表温度的影响,一/二年生植物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主要受到土壤pH的影响;5)在草原生境中,通径分析的综合研究显示植物叶绿素a含量主要受到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植物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主要受到大气环境因子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多年生禾草不易受环境因子的牵动,成为更能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植物种类,因此,在群落演替进化中这类植物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郑宁李素英王鑫厅王鑫厅赵鹏程吕世海许玉珑何静秦文昊高恒睿
关键词:典型草原环境因子叶绿素含量植物类型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内蒙古锡林浩特典型草原退化格局预测被引量:22
2007年
以锡林浩特典型草原的TM影像为基础,结合野外路线考察,建立退化草地的分类体系,将草地分为轻度退化(含无明显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3个等级。利用马尔柯夫模型,步长为1年,预测2002—2011年的锡林浩特地区的3类退化草地面积变化。结果表明,整个预测期的退化草地面积变化明显,轻度退化、中度退化草地面积减少,而严重退化草地面积增加明显。到2011年,锡林浩特严重退化的草地比例增加到68·61%,而其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原的面积比例为2∶2·6∶10,说明该地区草地退化趋势严重,有必要采取措施减轻草地退化。
李素英李晓兵王丹丹
关键词:草原退化马尔柯夫模型典型草原
米氏冰草种群在恢复演替进程中的点格局分析
2023年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过度放牧引起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发生退化,而探讨典型草原退化群落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种群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米氏冰草为典型草原群落主要优势种之一,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会经历冷蒿+米氏冰草群落阶段和米氏冰草群落阶段。选择米氏冰草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O-Ring函数结合不同零模型分析米氏冰草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严重退化群落中,米氏冰草种群在精细尺度上存在高密度的小聚块,种群格局表现为大聚块中出现高密度的小聚块;而在恢复8年群落和恢复21年群落中,大聚块中并未出现高密度的小聚块。这样的格局特征说明米氏冰草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经历了精细尺度上高密度小聚块消失的过程,是退化群落在恢复过程中种群个体间正相互作用向竞争转化所致。
罗海姜超王鑫厅邰阳刘芳李素英包道日娜赵明智
关键词:恢复演替
呼和浩特城市绿地土壤水分的累积与变异性
2021年
针对城市绿地土壤水分累积与变异的相关性问题,以呼和浩特绿地土壤含水量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4-5月实测21个样地63个样点共756个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单因素方差、多重比较)和地统计学方法(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半方差函数),进行植物生活型和功能区的土壤含水量的多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生活型对土壤含水量累积值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存在显著性影响,乔灌草、灌草和乔草3种植物生活型中,灌草生活型的绿地最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2)功能区对土壤含水量累积值和变异系数均存在显著性影响,其中浇灌规律的教学区土壤含水量的累积值最高,且变异系数和变异幅度最小;3)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绿地土壤含水量累积值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以结构性变异为主,平均变程为900.7 m.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深入研究土壤含水量的时空结构及变化规律.
杨秀影李素英靳雪怡杨理王鑫厅赵鹏程常英周舆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植物生活型功能区空间插值
地形对典型草原区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生态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修正的CASA模型模拟了锡林浩特典型草原区的区域生产力,从研究区的DEM中提取了三种主要的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分析了研究区这三种地形的特征,进而研究了三种地形的各自分级类型上的NPP;随机提取了研究区的1000个点,用Pearson相关来检测分级地形的NPP分布结果。两种研究均表明,地形因子对NPP有明显的生态影响,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均有利于NPP的增长。
李素英常英王秀梅杨理
关键词:净第一性生产力典型草原海拔坡向
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的教学实践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环境部门对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中国高校的实践教学又相对薄弱,因此急需系统性研究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分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即建立稳定的实习地点、丰富实习教学的内容、改进实践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
李素英常英刘芳王鑫厅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土壤硬度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分析——以锡林浩特为例被引量:14
2007年
近些年来,内蒙古草原及其变化已经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通过研究调查内蒙古草原区的几个典型植被类型,共49个样地的土壤硬度与土壤水分.土壤硬度测量深度为0~20 cm,土壤水分测量深度为0~40 cm(10 cm取一个土样),并分析了两者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典型草原三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硬度随其深度增加而增加,而就全部样地来说,土壤水分随其土壤深度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土壤硬度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不强.通过49个样地的四层硬度进行PCA分析,显示出四层硬度对测量点第一主成分的作用差不多,这样,可以求取四层硬度的平均值作为该测量点的硬度,利用Arcinfo软件形成硬度分布图,看出本研究区的土壤硬度大致可以分成3区域:北部硬度较大,中部其次,南部沙地硬度较小.
李素英李晓兵符娜朱孝林张文杰张立
关键词:典型草原沙地
一种草原地区非甲烷总烃通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草原生态环境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原地区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NMHC)通量的测定方法,该具体过程为:步骤a,野外气体样品采集与非甲烷总烃通量参数测定;步骤b,非甲烷总烃...
杨秀影李素英周舆赵鹏程常英
文献传递
人类历史时期土默特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在短暂的人类历史时期,土默特平原经历了由草原生态环境到农田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各历史时期频繁的战争、各朝代中央政府对该区域的农牧业生产政策、区域人口的增加以及随着社会的进步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人类活动是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的主要原因,了解和掌握人类活动对研究该区城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影响,对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郝润梅雷军李素英张彩霞
关键词:生态环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