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110 H指数:6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PCKP与单侧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CK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CKP组32例、PKP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射量;术后3 d内行脊柱X线检查,观察骨水泥分布情况,确定有无骨水泥渗漏;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脊柱功能,通过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KP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形态优于PK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KP组(P均<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ODI均较术前降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P均<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CKP和单侧PKP均为治疗老年胸腰椎OVCF的有效微创手段,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脊柱功能;与单侧PKP相比,PCKP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更好、渗漏率更低。 李元 李立平 李强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椎体高度 不同手术时机下治疗单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估不同手术时机下治疗单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单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8例,按照不同手术时机依次分为A组(1周内)、B组(1~3周)、C组(超过3周)三组,对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ODI功能评分同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ODI功能评分同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VAS评分及ODI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褥疮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A组最低,C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能快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同时降低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 李元 李立平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关节镜诊断及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分析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清理术诊断、治疗老年骨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因素。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诊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93例。患者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60岁。男性25例,女性68例。随访时针对镜下所见与术前临床表现、X 线片及术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诊时间平均21个月(12~31个月),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日常活动得到改善。Lysholm 评分术前平均42分,术后75分,提高33分。结论关节镜检查及适当镜下清理术近期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日常活动,延缓病程发展,并对下一步治疗有指导意义。 李立平 杨海波关键词:疗效分析 关节清理术 术后效果 病程发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静滴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7例,在C型臂引导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静滴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前、术后及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活动能力,并对骨折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临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29个月,平均19.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8.21±1.29,下降至术后2.12±1.08(P<0.05);ODI评分由术前的74.17±12.20降至术后的24.58±6.10(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能有效维持。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91±0.33)cm恢复到术后的(2.12±0.28)cm(P<0.05);椎体中部高度由术前的(1.62±0.37)cm恢复到术后的(1.92±0.41)cm(P<0.05);Cobb角由术前的(20.35±7.56)°改善为术后的(13.88±6.67)°(P<0.05)。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未见明显丢失,未发现邻近椎体及其他椎体再次发生骨折。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简单,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有效预防再骨折的发生。 李立平 李元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 唑来膦酸 再骨折 骨质疏松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早期疼痛缓解不佳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明显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接受PKP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胸腰椎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36例,其中男36例,女100例;年龄60~94岁,平均(81.0±8.1)岁,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外伤史、内科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前骨密度、骨折椎体位置、骨折压缩程度、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水泥注入量、有无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分布情况、有无合并筋膜损伤等资料,根据术后早期疼痛缓解是否满意分为疼痛缓解不佳组(VAS>4分)及疼痛缓解满意组(VAS≤4分),对两组上述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术前骨密度值、骨折压缩程度、骨水泥分布情况及是否合并胸腰筋膜损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骨密度值较低、骨折压缩程度为Ⅲ度(Genant目视半定量法)、骨水泥分布欠佳、合并胸腰筋膜损伤是PKP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明显的危险因素。结论PKP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术式,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明显与患者术前骨密度值较低、椎体高度丢失明显、合并胸腰筋膜损伤、术中骨水泥分布欠佳等因素有关。 李元 李立平 李强关键词:胸腰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疼痛 22例髌下脂肪垫肥大症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髌下脂肪垫损伤后,发生的病理过程并讨论针对脂肪垫增生、肥大等临床症状有效治疗手段。方法1996年至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骨外科共治疗髌下脂肪垫肥大症患者22例,其中12例采取手术方法全部切除脂肪垫,另外10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经术后2~8年随访,1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脂肪垫肥大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而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症状、体征日渐加重,靠消炎止痛药物维持。结论髌下脂肪垫一旦形成增生、肥大的病理改变后,任何药物治疗都难以治愈,手术切除全部脂肪垫是为上策。 刘德云 李立平关键词:膝关节 脂肪垫 肥大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意识障碍原因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意识障碍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5-05~2017-05于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2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本组术后意识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将其分为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详细记录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基础疾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低氧血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可能导致术后意识障碍的危险因素,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意识障碍35例(29.17%),经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术前白蛋白<35g/L、合并基础疾病、全麻、存在低氧血症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意识障碍原因主要与年龄、术前白蛋白水症、基础疾病、全麻、低氧血症有关,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李强 李元 李辉 李立平关键词:高龄患者 髋部骨折手术 干预措施 磷酸钙骨水泥复合辛伐他汀修复大段骨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辛伐他汀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为临床解决骨缺损修复难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4只,手术去除双侧桡骨中段15 mm骨质,制备骨缺损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在双侧骨缺损区单纯植入磷酸钙骨水泥,实验组在双侧骨缺损区植入磷酸钙骨水泥和辛伐他汀复合物。分别在4、8、12周每组随机处死4只,取标本行肉眼观察、X线检查、骨密度测定,并制作病理切片,行新生骨量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肉眼观察及X线检查:实验组4、8、12周骨痂生长及骨质连续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骨密度:实验组4、8、12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组成骨质量及速度优于对照组;新生骨定量分析:实验组4、8、12周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广泛出现在未成熟骨细胞及成骨细胞胞浆中,可见棕黄色阳性染色,4周时最为明显,对照组阳性染色区域要弱于同期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具有成骨作用,局部植入磷酸钙骨水泥及辛伐他汀复合物可促进大段骨缺损区的修复。 李立平 杨海波 孙剑虹 李元 李永刚 李强 李振江 李辉关键词:辛伐他汀 磷酸钙骨水泥 骨缺损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髋内钉(proximal femoralnail,PFN)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在治疗A1、A2和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各自特点。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104例,其中PFN固定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63~87岁,平均76岁;A1型12例,A2型18例,A3型3例。DHS固定71例中,男29例,女42例;年龄61~92岁,平均74.5岁;A1型32例,A2型34例,A3型5例。对两种术式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PFN(51.5±4.4)min,DHS(68.8±5.9)min;切口长度PFN(9.6±0.9)cm,DHS(15.5±1.5)cm;失血量PFN(179.0±12.9)ml,DHS(269.3±40.0)ml。PFN无髋内翻,DHS髋内翻1例、颈干角变小7例。PFN近端螺钉后退导致髋外侧疼痛6例。结论:DHS与PFN在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疗效基本相同。PFN手术损伤小于DHS,且抗张力强,不易并发髋内翻及头旋转,更适合A2、A3型粗隆间骨折。 赵晨 刘德云 郭京聚 李立平 郑寅峰 杨海波 孙剑虹关键词:股骨 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51例 2005年 李立平 郑寅峰 马瑛 杨海波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D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