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福海

作品数:190 被引量:560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0篇建筑科学
  • 4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文化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1篇混凝土
  • 38篇桥梁
  • 25篇抗震
  • 24篇地震
  • 18篇落梁
  • 16篇水泥
  • 16篇桥梁抗震
  • 11篇地震能
  • 11篇地震能量
  • 11篇隧道
  • 11篇摩擦摆
  • 10篇桥梁工程
  • 10篇盖梁
  • 9篇消能
  • 9篇教学
  • 9篇粉煤灰
  • 8篇水泥基
  • 7篇支座
  • 6篇地聚物
  • 6篇压强度

机构

  • 189篇西南交通大学
  • 11篇四川省地震局
  • 8篇太原理工大学
  • 7篇四川能投建工...
  • 6篇中国中铁二局...
  • 2篇莆田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唐山市交通建...
  • 2篇云南建设基础...
  • 2篇上海隧道工程...
  • 2篇温州市七都大...
  • 1篇北京市城建设...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作者

  • 189篇李福海
  • 61篇赵人达
  • 45篇贾毅
  • 36篇占玉林
  • 33篇廖平
  • 29篇崔圣爱
  • 26篇李固华
  • 22篇叶跃忠
  • 15篇宋登富
  • 13篇邱新林
  • 13篇庞立果
  • 10篇李建亮
  • 10篇唐利科
  • 9篇赵晶
  • 8篇王永宝
  • 7篇曾晓辉
  • 6篇王超
  • 5篇汪波
  • 5篇亢川川
  • 4篇何玉林

传媒

  • 11篇西南交通大学...
  • 9篇路基工程
  • 7篇实验室研究与...
  • 6篇铁道学报
  • 6篇四川建材
  • 5篇混凝土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现代隧道技术
  • 3篇中国铁路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华北地震科学
  • 3篇铁道建筑技术
  • 3篇结构工程师
  • 3篇市政技术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实验科学与技...
  • 2篇铁道建筑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2篇2023
  • 17篇2022
  • 25篇2021
  • 21篇2020
  • 16篇2019
  • 15篇2018
  • 29篇2017
  • 11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弯曲荷载作用下PP-ECC梁裂缝发展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研究PP-ECC梁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发展规律,并与RC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裂缝的产生几乎贯穿了PP-ECC梁的整个加载阶段,并且在极限阶段呈现出多条主裂缝共同发展的破坏状态,同时,裂缝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形态也更为多元化.而RC梁表面不再有新裂缝产生,在加载后期则会出现单条较为明显的主裂缝;相同配筋率下,PP-ECC梁破坏时产生的裂缝数量远高于RC梁,裂缝数量增长率分别为420%和780%,并且随着配筋率的提高,RC梁与PP-ECC梁受拉区产生的裂缝数量逐渐减小;RC梁受拉区底部裂缝的延伸率达到了100%,而PP-ECC梁底部受拉区裂缝的延伸率则随着配筋率的提高而逐渐提高,平均延伸率为66.83%,远低于RC梁,较低的裂缝延伸率说明了PP-ECC梁具备比RC梁更好的受拉区裂缝控制能力.PP-ECC梁的最大裂缝宽度远小于RC梁,其最大裂缝宽度分别为RC梁试件的35.3%和38.5%,主裂缝的宽度随着加载级别的提升而呈现出近线性发展规律,PP-ECC梁的主裂缝的发展更为均匀稳定,并且随着配筋率的提高,RC梁与PPECC梁的最大裂缝宽度不断增大;PP-ECC梁裂缝最大延伸高度小于相同配筋率下RC梁的裂缝最大延伸高度,同时,加载过程中,PP-ECC梁的主裂缝宽度和裂缝数量发展以及主裂缝延伸高度和开裂宽度发展均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和同步性.
李福海李瑞姜怡林何肖云峰胡丁涵
隧道高地温干热环境专用喷射混凝土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高地温干热环境专用喷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按每立方米计胶凝材料总量为400~420kg;胶凝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含普通硅酸盐水泥83%~89%,硫铝酸盐水泥10%~15%,纳米二氧化硅1%~2%;钢纤维按照...
崔圣爱刘品许雪峰符飞郭晨李固华李福海
文献传递
一种高强度透水混凝土道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透水混凝土道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面层、面基层、底基层和路基;所述路基下连接自然土层;所述面层横向和纵向坡度均为2%;路基下方设置有漏斗形的渗透性集水井,渗透性集水井下方连接到截面为灯笼形的雨水回收...
李福海李星烨张桂斌贾谊周双李固华崔圣爱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被引量:3
2019年
以宜昌某在建大桥大型隧道锚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场进行计算模拟,防止由于水化热过大产生温度裂缝.分析了不同胶凝材料用量、冷却水管不同布置方式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并提出临界厚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用量降低会导致水化热减少,每方混凝土增减10 kg水泥用量,会使得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增减1℃.通过布置冷却水管,能够有效降低水化热,降温效果比改变胶凝材料用量要好,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直接有效的方式.提出临界厚度的概念,混凝土浇筑厚度大于临界厚度时,需要采取人为措施来降低水化热;浇筑厚度小于临界厚度时,不布置冷却水管也能使内外温差控制在规范限值之内.
李福海冯志华余泳江王奕彬李瑞杨万理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数值模拟温度场
隧道二衬拱顶水泥基注浆材料的缓凝剂选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水泥基注浆料因良好的流动性,成本低的特点,在隧道拱顶空洞填补中得到广泛应用。化学外加剂对注浆料性能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缓凝剂对水泥基注浆料性能的影响,选用6种缓凝剂对比研究各缓凝剂对水泥基注浆材料工作性能和早期强度的作用效果,分析不同缓凝剂的适用性,并确定了各缓凝剂的最佳掺量。基于单一缓凝剂的研究结果,选取3种复配缓凝剂体系对单一缓凝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组合体系为三聚磷酸钠-蔗糖。
李超王奕彬何肖云峰靳贺松李福海何开伟
关键词:缓凝剂流动度泌水率力学性能
一种二衬防脱空带模注浆的内力模拟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衬防脱空带模注浆的内力模拟测试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隧道按比例缩小,采用对应的相似材料建造隧道相似模型的各个部件,并最终在实验室形成隧道相似模型,模拟隧道的受力变化,并通过应变片测量各个位...
李福海李瑞王江山何开伟王佩勋李超李学友
文献传递
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耐酸雨冰冻修复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耐酸雨冰冻修复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制成:硫铝酸盐水泥100份,水29.5~37.5份,微珠13~25份,废橡胶粉4~10份,石英砂32~34份,石英粉6~8份,聚丙烯酸纤维1....
李固华崔圣爱常浩然杨迎昕周洪超夏巍李福海陈昭何冠鸿
文献传递
混凝土桥及其高性能材料2019年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解过去一年混凝土桥及其高性能材料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并在总结其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从混凝土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高性能加劲筋材三方面着手,查阅了近期文献,并进行了分类、总结和评述。研究发现:目前,混凝土桥方向更加注重其耐久性、全寿命周期设计、寿命预测及极端环境下的性能劣化等问题;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方面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增强增韧和自密实等性能研究;与其配套的高性能筋材则主要围绕强度更高、更耐久的FRP筋展开。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化的问题提出初步建议,期待与相关学者共同努力,为该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赵人达占玉林徐腾飞李福海文希杨世玉原元赵成功张建新
关键词:混凝土桥高性能混凝土
地聚物砂浆的力学性能与孔结构分形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为探讨矿渣粉改性粉煤灰地聚物砂浆在不同温度下的强度变化规律及改善机理,进行了不同矿渣粉掺量的粉煤灰地聚物在多种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并分析了其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粉煤灰基地聚物在室温固化时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均较小,掺入矿渣粉或高温固化都可以改善粉煤灰地聚物的力学性能,但高温固化导致后期抗压强度变化变缓;当不掺矿渣粉时,地聚物砂浆的流动度为232 mm,但凝结时间超过8 h;随着矿渣粉掺量的增加,地聚物的流动度逐渐降低,凝结时间也变短;高温固化和掺入矿渣粉都可以显著减小粉煤灰地聚物材料的孔隙率;室温固化时,地聚物砂浆中含有大量宏观孔隙,并且粉煤灰地聚物砂浆中基本不存在胶凝孔隙;高温固化后,粉煤灰地聚物砂浆中以毛细孔隙体积占比最大,而改性砂浆则以胶凝孔隙和过渡孔隙的居多;从试件内部的微观形貌图可见,掺入矿渣粉后地聚物砂浆变得更加致密;基于热力学关系的分形模型可以在压汞法测量的孔径范围内很好地描述地聚物砂浆孔结构的分形维数,其次为孔轴线模型;地聚物砂浆孔结构的分形维数大于2.0,在粉煤灰地聚物中掺入矿渣粉可以改善地聚物的孔隙结构,提升固化温度则使得地聚物的孔隙结构变得复杂。
杨世玉赵人达靳贺松李福海
关键词:地聚物抗压强度力学性能分形维数
一种防冰挂防紫外线涂层的制备方法
一种防冰挂防紫外线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操作是:取250 ml烧杯,加入水150 ml,加入六次甲基四胺0.01g‑0.1g,硝酸锌0.01g‑0.1g,1‑5微米Al<Sub>2</Sub>O<Sub>3</Sub> ...
李福海杨峰张建新原元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