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庆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氮素
  • 4篇污染
  • 4篇面源
  • 4篇面源污染
  • 3篇水分
  • 3篇污染物
  • 2篇水肥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农田
  • 2篇农业
  • 2篇青稞
  • 2篇胁迫
  • 2篇磷酸盐
  • 2篇面源污染物
  • 1篇氮磷
  • 1篇氮素淋失
  • 1篇氮素迁移
  • 1篇动力学

机构

  • 13篇西藏农牧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13篇李玉庆
  • 9篇张文贤
  • 5篇杨永红
  • 5篇张存
  • 2篇李连杰
  • 2篇周祖昊
  • 1篇柳斌
  • 1篇宗永臣
  • 1篇冯晓波
  • 1篇王康
  • 1篇罗红英
  • 1篇达娃
  • 1篇王洪亮

传媒

  • 4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大观周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水肥作用下西藏青稞生长动力学机制与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构建西藏高原地区多因子作用下的青稞动态生长模型。【方法】于2016─2017年在西藏农牧学院农田水利试验场,监测了不同水分和氮素状态下的青稞动态生长过程,基于方差分析法研究了水分和氮素对青稞动态过程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4个自由度、描述土壤水分和氮素对春青稞干物质形成以及累积过程函数关系,构建了多因子作用条件下的青稞动态关系模型,分别采用2016年和2017年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和验证。【结果】西藏高原地区青稞动态生长过程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青稞的干物质增量和累积量与土壤水分和氮素投入量表现出非线性响应关系;采用偏相关系数能够有效地反映青稞的产量与干物质指标关系。模拟不同水分和氮素条件下的青稞生长过程与实测结果相比,全生育内Nash-Sutcliffe系数平均值为0.873;5%的显著水平下,不存在系统性偏差。【结论】构建的青稞动态生长关系模型能够描述西藏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对青稞生长动态过程影响机理,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李玉庆蒙强张存张文贤周祖昊
关键词:青稞水分氮素
灌区尺度氮磷的迁移转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解中国土壤中残留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特征,以前郭灌区典型灌域为研究对象,通过10组试验处理与小区田间试验,在不同深度提取水样,进行水质观测和数据处理,主要对铵氮、硝氮以及磷酸盐在土壤剖面上的迁移转化规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小区表层水的氨氮浓度在施肥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一个峰值出现,并随后呈现衰减趋势,在灌水量和施肥量越大的情况下,随水向下迁移的铵氮量越大(灌水量NI处理比SI处理多2.2kg/hm2,施肥量NF处理比SF处理多1.5kg/hm2),在施肥越均匀的情况下,随水向下迁移的铵氮量越小(F1处理比F2处理少0.7kg/hm2);各试验小区表层水的硝氮浓度具有与铵氮相似的变化趋势,在灌水量越大、施肥量越大及施肥越不均匀的情况下,进入地下水的硝氮量皆越大(灌水量NI处理比SI处理多1.12kg/hm2,施肥量NF处理比SF处理多0.55kg/hm2,施肥比例F1处理比F2处理多0.4kg/hm2),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也越大;各试验小区表层水的磷酸盐浓度在第一次施肥(底肥)呈现一个极大的峰值,然后迅速回落并持续稳定在一个较小的水平内(不超过2.5mg/L)。
李玉庆王康杨永红张文贤
关键词:面源污染物铵氮硝氮磷酸盐
西藏高原灌区氮素迁移转化特性及模拟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西藏高原灌区的水文和氮素迁移转化特性,于2014年和2015年青稞种植期在西藏林芝市丹娘灌区测定了土壤-松散岩体介质中径向渗流和地表排水过程中的流量、氨氮和硝态氮浓度变化过程。发展了分段连续演算方法描述径向通量过程,基于集总式一阶动力学方法计算径向渗流及排水过程中氮素的转化过程,构建了西藏高原灌区水文及氮素迁移转化模型。结果表明:灌区径向通量分别占降雨量和灌水量的26.2%和40.9%。进入排水沟的NH+4-N和NO-3-N通量分别占深层渗漏量的20.2%和25.1%。流量、NH+4-N和NO-3-N浓度模拟结果的系统偏差、Nash-Sutcliffe系数、相对均方根误差和累积偏差分别为0.043、0.694、0.081和0.242,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模拟了西藏高原灌区水文及氮素的迁移、转化和入河过程。
李玉庆张存张文贤冯晓波
关键词:灌区农田氮素
农田面源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是中国农业发展必须直面的,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污染源。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理、污染物迁移、转化汇集机理以及面源污染模拟、分析及评价模型、农田面源污染研究现状几个方面综述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研究进展最后,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领域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建军李玉庆
关键词:农田面源污染污染现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可持续发展污染物迁移
农业主要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地表水中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与迁移转化特征。[方法]通过在前郭灌区布置不同氮磷施用量及不同灌水量的田间试验,在不同位置提取水样,测定水样中的氨氮、硝氮、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结果]前郭灌区地表水中氨氮浓度呈现出单一峰值的变化趋势;水稻在整个生育阶段,硝氮浓度出现多个峰值的变化趋势;各级排水系统中的磷酸盐浓度呈现一致性的变化趋势;化学需氧量浓度变化过程和溶解氧浓度变化过程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可为区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提供支持。
李玉庆张文贤杨永红李连杰
关键词:磷酸盐化学需氧量
水稻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模拟水稻灌区中非自然水文过程及其驱动下的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对了解水稻灌区面源污染形成机理以及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水稻灌区水文过程分为陆面水文过程和排水沟道水文过程,采用均衡法模拟陆面水文过程中稻田深层渗漏水量以及氨氮(NH4^+)、硝氮(NO_3^-)和磷酸根(PO_4^(3-))的渗漏通量,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稳定饱和渗流方程计算稻田深层渗漏过程所形成的侧向排水过程,作为排水沟道水文过程的输入项,基于动力波方程和一阶动力学方程描述了水稻灌区排水网络下的面源污染物运移和转化过程,提出了水稻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根据前郭灌区2008—2009年的监测数据对模型渗流过程、主要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参数进行率定,采用2010年的监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方法模拟了稻田和排水沟道2个水文过程中NH4^+,NO_3^-和PO_4^(3-)的质量浓度峰值过程的差异,实现了水稻灌区陆面水文和排水沟水文过程的耦合。稻田水层中模拟NH4^+,NO_3^-和PO_4^(3-)的Nash-Sutcliffe系数分别为0.772、0.758和0.709,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42、0.050和0.071,排水系统中模拟NH4^+、NO_3^-和PO_4^(3-)污染物的Nash-Sutcliffe系数分别为0.645、0.704和0.854,相对均方根误差(r RMSE)分别为0.072、0.060和0.031。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模拟稻田渗流过程和排水过程中的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李玉庆张存张文贤
关键词:面源污染
土壤水分及氮素淋失胁迫下根系吸水过程的模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提出西藏高原农业种植区土壤水分亏缺、氮素淋失等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作物根系吸水胁迫响应函数,并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构建作物根系吸水模型。【方法】于2015年春青稞生育期,在江达灌区和西藏农牧学院农田水利实验场开展同步试验,测定灌区典型田块及实验室参照模式和常规模式下的春青稞根系吸水过程、土壤水分及NH+4-N和NO-3-N淋失过程,基于全局性最优方法率定了根系吸水模型参数,采用Nash-Sutcliffe系数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对模拟精度进行检验。【结果】所构建的根系吸水模型可用于边界条件控制及土壤水分亏缺和氮素流失耦合作用下根系吸水胁迫响应关系的模拟,在春青稞全生育期内,模拟结果的Nash-Sutcliffe系数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4和0.050 8,生育阶段中Nash-Sutcliffe系数和相对均方根误差的最大模拟偏差分别为0.63和0.102。【结论】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西藏高原农业种植区土壤水分亏缺和氮素淋失条件下的根系吸水过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李玉庆张存张文贤
关键词:水分亏缺氮素淋失根系吸水
尼洋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左岸的一级支流,也是流经西藏林芝地区境内最完整的一条河流。为了了解尼洋河流域整个水环境变化情况,在该河流沿海七个乡镇上下游及尼洋河出口等15个断面采取水样并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提出了解决尼洋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六条对策,为西藏林芝地区水环境和国家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李玉庆杨永红宗永臣李连杰
关键词:水环境
我国水肥耦合研究热点及趋势探析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数据库(CNKI)上发表的水肥耦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评论。研究发现,研究机构、学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较少。研究热点冬小麦、果实品质和枸杞为我国水肥耦合研究的主要研究动向。
张志远李玉庆
关键词:水肥耦合可视化分析热点主题
西藏林芝地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适用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西藏地区自然气候特征、成土母质和成土条件有着显著的地区特性,了解西藏高原地区土壤水动力学特性对于研究高原地区水文和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分别在林芝地区米林县(海拔2 905 m),八一镇(海拔3 240 m)和林芝县(海拔3 879 m)3个青稞种植区田间取样,在原状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西藏林芝地区土壤基质势和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参数的微分求解方程,发展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非线性函数的参数估计方法;基于实测值构建Jacobi矩阵,采用全局性最优方法确定了van Genuchten模型和Gardner-Russo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11.0^-4.0、-42.0^-11.0 k Pa以及-54.0^-42.0 k Pa基质势区段的单位基质势平均含水率变化量分别为5.4×10-3、11.2×10-3和6.7×10-3cm^3/(cm^3·k Pa),最大差异性发生在-54.0^-42.0 k Pa之间,西藏地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形状主要决定于黏粒质量分数,而砂粒质量分数则主要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异性。van Genuchten模型和模拟6组试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04和0.09。采用Gardner-Russo模型模拟6组试验数据的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06和0.14。van Genuchten模型模拟西藏林芝地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精度及有效性显著超过Gardner-Russo模型。
李玉庆蒙强张存张文贤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高原土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