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群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大学校院联合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考古
  • 2篇战争
  • 2篇商朝
  • 2篇统治
  • 2篇抗日
  • 2篇抗日战争
  • 2篇抗日战争时期
  • 2篇考古资料
  • 2篇建筑
  • 1篇动员
  • 1篇新疆公路
  • 1篇匈奴
  • 1篇缘起
  • 1篇战时
  • 1篇支援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建设
  • 1篇条约
  • 1篇统治时期
  • 1篇土壤

机构

  • 14篇新疆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李海群
  • 3篇崔世平
  • 1篇姚勇
  • 1篇王倩
  • 1篇尚季芳
  • 1篇谷景英

传媒

  • 3篇边疆经济与文...
  • 2篇黑河学刊
  • 2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兰台世界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战时期西北国际通道初探
2024年
西北国际通道是抗战时期经中国西北地区运输外国援华物资、援华人员和中国易货物资的重要国际通道,西北国际通道的开辟与运行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学界对西北国际通道研究十分关注,现有研究对其基本概念如名称、路线、里程认识并不一致。文章依据通道地理位置及运输状况将其定名为西北国际通道;通过梳理抗战时期报纸、期刊、书籍等资料,分析得出通道有三条线路,公路线起自今哈萨克斯坦萨雷奥泽克车站,终于兰州,航空线为阿拉木图至兰州,驿运线为印度列城至中国新疆叶城;以修建维护通道的新疆公路局、西北公路局等机构资料为依据,考订西北国际通道公路线里程为2934公里。
李海群尚季芳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里程
葛逻禄部族研究历史回顾
2013年
文章是对葛逻禄部族研究的历史回顾。将葛逻禄部族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按时期介绍葛逻禄部族的研究状况,包括葛逻禄部族名称由来,它的形成、发展、消亡以及和周边的民族关系,葛逻禄族的文化、语言等多方面学者所做的研究工作。
李海群崔世平
商朝军事防御体系的作用
2011年
对丰富的甲骨卜辞以及建筑考古遗址的一些和战争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商朝大小都邑城池、要塞、据点等军事防御体系的初步面貌。这套防御体系能有效地抵御敌人的入侵,在当时条件下对国家起到很好的防卫作用。
李海群崔世平
关键词:商朝军事建筑
杨增新统治时期新疆的民族关系
2014年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杨增新统治时期新疆内忧外患,为巩固统治,杨增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且取得较好的成效。这时期民族关系虽然曾出现过一些疏远、隔阂,甚至是敌视现象,但总的来说,友好交往才是主流,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不断增多。
李海群
关键词:民族关系
土壤微形态分析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土壤微形态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奥地利学者W.L.库比纳,他在20世纪30年代利用显微镜直接在土壤剖面上和在实验室内对土壤矿物、土壤垒结和土壤微化学等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先后出版了《微土壤学》《土壤地理的微形态特征》...
李海群
文献传递
魏晋时期服饰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魏晋时期,服饰的形制、风格有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在全面研究魏晋时期服饰考古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魏晋时期服饰的发展轨迹和方向。通过分析影响服饰变化的诸多原因,得出魏晋时期影响服饰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战乱、动荡的社会形态是政治因素;魏晋玄学是思想文化因素;社会大众心理变化是内在因素;胡人服饰的融入是外部动力;名人效应是偶然的人为因素。
李海群
关键词:魏晋服饰
从卜辞看商朝的农耕技术
2015年
文章主要通过卜辞、文献记载以及部分考古资料来详细阐释商朝的农耕技术。由之可看出商代的农耕技术相对于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有了较大改进,青铜农具首次出现。商朝采用的是精耕细作的锄耕方式,将耕田分成许多步骤,首先是开垦荒地,然后是大规模的备耕,耕田,播种。在播种后,采用了精细的田间管理,诸如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最后是收获和加工步骤。这基本奠定了中国后世的农耕方式,是农业技术的较大进步。
李海群
关键词:农耕卜辞考古
论建国后新疆汉族移民的历史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建国后汉族移民大规模涌入新疆,移民职业种类较全,包括农民、工人、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等各类人员,这为新疆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新疆经济文化建设,使新疆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新疆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教育的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族文化和多元文化。汉族移民对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维护新疆稳定、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做了巨大的贡献。
李海群崔世平
关键词:汉族移民
简论早期新疆与俄国的贸易
2010年
我国新疆与俄国较早就有了贸易关系,但双方的贸易从一开始就是以不对等的方式进行的。之后,俄国更是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新疆领土,经济上渗透掠夺新疆资源,新疆在此过程中成为俄国的原料供应市场和商品倾销地。
李海群
关键词:条约
两汉时期匈奴对西域的经营和统治——基于考古资料的考察被引量:2
2017年
西汉初期,匈奴势力进入新疆,击败月氏,直接占领并游牧在今哈密地区。西汉前期匈奴采取通过乌孙来控制西域各国的策略,中期设立僮仆都尉来对西域各国征税、调兵。在汉朝匈奴的争夺中,匈奴败北,势力退出西域。西汉末年汉朝内部战乱不断,东汉初期政权不稳,无暇西顾,匈奴卷土重来,重新侵入西域。之后匈奴内部夺权,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投汉,北匈奴西迁入西域。其中北匈奴呼衍部在哈密地区游牧,是与东汉争夺西域的主要力量,其他北匈奴部众则多在伊犁河流域游牧,后呼衍部被东汉打败,北匈奴西迁到中亚草原,匈奴在西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李海群韦凤
关键词:汉朝匈奴考古资料统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