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

作品数:111 被引量:44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0篇病理
  • 24篇临床病理
  • 23篇基因
  • 22篇细胞
  • 20篇蛋白
  • 17篇免疫
  • 17篇宫颈
  • 17篇病理分析
  • 16篇临床病理分析
  • 14篇肿瘤
  • 13篇子宫
  • 12篇凋亡
  • 12篇腺癌
  • 11篇乳头
  • 11篇胃癌
  • 11篇瘤病毒
  • 11篇免疫组化
  • 10篇鳞癌
  • 10篇癌组织
  • 9篇人乳

机构

  • 55篇昆山市第一人...
  • 49篇江苏大学附属...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 1篇徐州市妇幼保...
  • 1篇盐城市第三人...
  • 1篇昆山市第四人...
  • 1篇南京扬子医院
  • 1篇亚能生物技术...

作者

  • 110篇李海
  • 38篇陈芳
  • 36篇邓志勇
  • 31篇陈金珍
  • 29篇徐松
  • 21篇张阳
  • 16篇丁敏
  • 9篇耿建祥
  • 8篇刘琴
  • 7篇郑晓娟
  • 7篇冯一中
  • 6篇周静
  • 6篇赵雪
  • 6篇丁厚中
  • 6篇颜鸣
  • 5篇李维鑫
  • 5篇倪灿荣
  • 5篇郑斯杰
  • 4篇兰建云
  • 4篇顾静凤

传媒

  • 18篇实用医技杂志
  • 12篇西南军医
  • 9篇临床和实验医...
  • 9篇国际检验医学...
  • 7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苏州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实用医刊
  • 5篇中华实用诊断...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交通医学
  • 2篇实用诊断与治...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18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5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正常细胞与ASC-US中HPV感染型别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女性宫颈正常细胞与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1 000例宫颈正常细胞和229例宫颈ASC-US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 000例宫颈正常细胞中检出HPV阳性感染者106例,总的HPV感染率为10.60%(106/1 000),其一重感染率为9.30%(93/1 000),多重感染率为1.30%(13/1 000);229例宫颈ASC-US中检出HPV阳性感染者116例,总的HPV感染率为50.66%(116/229),其一重感染率为34.06%(78/229),多重感染率为16.59%(38/229)。两组HPV总阳性率、一重和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33、42、43、52、58型是宫颈正常细胞及ASC-US中最主要的型别,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的HPV分型检测,有利于在临床上对宫颈ASC-US行进一步分流管理,对宫颈癌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梁晓东蔡为民耿建祥龙秀荣张劲松王宏景夏林李海赵雪
关键词:宫颈肿瘤
正丁醇及乙醇在病理组织制片中的改进应用被引量:11
2008年
李海邓志勇陈金珍陈芳丁敏
关键词:正丁醇乙醇制片
PCDNA3/p33^(ING1)、wt-p53转染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抑制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p33ING1基因与p53基因间的协同功能对胃癌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正义,反义)与wt-p53质粒,将其单、共转染至胃癌细胞株SGC-790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曲线比例;TUNEL法、MG-P-MY法染色观察SGC-7901的凋亡情况。结果p33ING1单转染和wt-p53共转染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较反义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S期变短(P<0.05),细胞调亡数增加(P<0.05)。结论p33ING1具有抑癌功能及生物活性,与p53基因共同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的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二者呈协同依赖关系。
丁厚中吴福荣冯堃周健李海郑斯杰倪灿荣于观贞
关键词:胃癌细胞株转染凋亡
HPV感染及Fas/FasL基因表达与阴茎鳞癌免疫逃逸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对阴茎鳞癌组织Fas/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0例阴茎鳞癌和10例阴茎包皮组织中HPV及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阴茎鳞癌和阴茎包皮组织中,HPV感染率分别为70.0%和25.0%(P<0.05),F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和85.0%(P<0.05),FasL分别为65.0%和25.0%(P<0.05)。在阴茎鳞癌HPV感染组和未感染组,F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6%和66.7%(P<0.05);FasL分别为75.0%和41.7%(P<0.05)。结论HPV感染可能会使阴茎鳞癌细胞Fas基因表达下调,FasL表达上调,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避,从而促进阴茎鳞癌的发生。
李海邓志勇徐松陈金珍陈芳
关键词:阴茎鳞癌FASFASL
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探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震动排痰机的叩击和震动原理缓解与治疗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卧床72小时以上患者130例进行分组护理,并对照分析。试验组:常规护理加叩击震动;对照组:常规护理加腹部按摩。结果试验组的排便效果明显改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震动排痰机的叩击和震动原理来缓解与治疗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可为临床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提供新的思路。
张雪芳徐桂华李海陈金珍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卧床患者生物反馈护理
苏州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4 862例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上皮细胞HPV阳性率为31.74%(1543/4 862)。其中,一重感染、多重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1.43%(1 042/4 862)、10.30%(501/4 862)。前7位高危型HPV分别为16、58、52、33、18、56、31型,占59.09%,而低危型HPV分别为11、6、43型,占23.70%。结论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HPV分型检测。
龚培尧李海耿建祥李丽刘忠伦王晓红王宏景夏林夏思钧
关键词: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芯片分析技术
HSP70和p57kip2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和p57kip2在骨巨细胞瘤(GCT)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GCT组织中HSP70和p57kip2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GCT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病理分级、影像学分期和肿瘤直径)及术后复发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SP70和p57kip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GCT组织中HSP70和p57ki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9%(29/56)和21.43%(12/56);HSP70阳性表达与年龄、影像学分期、肿瘤直径及复发情况有关(P<0.05),p57kip2阳性表达与影像学分期及复发情况有关(P<0.05);HSP70和p57kip2在GC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280,P<0.05)。结论 HSP70和p57kip2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考虑将两者作为评估GCT临床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游朝勇冯一中李海徐松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热休克蛋白70P57KIP2复发
改良快速骨组织脱钙法在临床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将需要脱钙处理的骨组织31例,采用改良AF硝酸脱钙液浸泡骨组织,烧杯加盖置50℃-60℃恒温箱加温10-12小时。用改良脱钙液脱钙法所需时间比常规脱钙法缩短了近48小时以上,而且切片完整,结构清晰,着色均匀,避免浓盐酸对病理技术人员的腐蚀。本方法在骨肿瘤病理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邓志勇李海陈芳丁敏姚丽倩陈金珍张阳徐松郑晓娟顾静凤周静
关键词:骨肿瘤
HPV检测结合病理学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合病理学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对2 426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同时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和TCT检查,HR-HPV-DNA检测结果为阳性、细胞学检测未确定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者,均在阴道镜下取病理活检。结果 HPV阳性检出率为30.3%,细胞学检查发现未确定意义的AS-CUS 21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8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6例。病理学检查证实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级136例,CINⅡ级28例,CINⅢ级2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6例。HR-HPV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宫颈癌100.0%(6/6),CINⅡ~Ⅲ级94.2%(49/52),CINⅠ级87.5%(119/136)。结论 HR-HPV是诱发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的重要病因学因素,检测HR-HPV感染并结合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李海周静
关键词:宫颈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病理学诊治应用
凋亡调控因子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凋亡凋控因子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lO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Caspase-3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 05)。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可能是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失衡的结果。
李海邓志勇陈金珍郑晓娟张阳徐松
关键词:宫颈SURVIVINP63BAK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