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果 作品数:25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济宁市气象局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建筑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气象预报与城市防洪排涝 被引量:1 2007年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防洪排涝的提出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分析产生强降水量级的大气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研究建立济宁市防洪排涝强降水预报业务系统,为市政府和防汛、防洪指挥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暴雨、大暴雨预报,将对城市防洪排涝起到重要作用。 马丽 楚鹏 李永果关键词:气象 强降水 防洪排涝 济宁市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及作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近几年济宁人工增雨实践,对济宁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的天气形势、作业云系、作业时机、部位以及催化剂量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于济宁高炮人工增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冷峰、冷涡横槽、南支槽、南方气旋、回流等形势。高炮人工增雨多以层状云和混态云为主。雷达回波上,层状云作业部位应选在0℃层亮带上,混态云应选择在强回波区附近。层状云催化时机,应选择在云顶高度≥6.0km、回波强度≥25dBz时作业为宜;混态云应在云顶高度≥7.5km、回波强度≥35dBz时作业为宜。作业仰角以55°为最佳。一次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以炮弹20~40发左右为宜。 李永果 李彤 侯红运关键词:人工增雨 高炮 作业方法 ZQZ-AE型加密自动气象站及常见故障分析 2007年 通过对济宁116个加密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进行分析,从设备的故障、分析等方面提供一此经验供基层台站维护人员参考。 李永果 马丽 赵京峰 李燕山东省冰雹云系发展与闪电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07年 对山东地区6次冰雹过程闪电定位仪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闪电行政区域内10min频次分布呈现规律变化,在降雹前32~220min,10min频次陡然上升。冰雹发生前两个小时正闪电迅速增加,雹后又迅速减弱。雹前正闪电基本占总闪电的50%以上。闪电基本分布在雷达回波内,但闪电密集区与强回波区并不完全对应。闪电密集区移动可以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路径;10min行政区域闪电频次、正闪电所占的比值和闪电时间序列分布,可能起到预警冰雹的作用。 李永果 刘强 马丽 赵京峰关键词:冰雹 闪电 济宁市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2011年 介绍了济宁市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加大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完善公共气象监测体系与提高预报预测水平、丰富农业气象的服务内容、健全和完善当前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等内容,以期有助于提高该市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李永果 侯红运 盛波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 济宁市干旱特征分析及干旱预测 被引量:5 2007年 应用济宁市1962~2005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4年及各季降水变化规律,发现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干旱有增加的趋势。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年和各季的干旱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历史拟合,效果较好。 李燕 李春光 李永果 李莉关键词:降水量 降水距平 灰色系统 干旱 2005年11月10日济宁大雾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对2005年11月10日济宁大雾出现时大气环流形势和大雾出现前后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水汽充沛,气压场和风场较弱,高空有弱冷空气,低层层结稳定,地面上处于冷高压底部或后部,这些条件均有利于大雾的产生。 郭红艳 李永果 马丽关键词:大雾 2001—2012年鲁南雾气候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地面、探空实况资料及数值预报资料,对2001—2012年鲁南地区雾天气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气候特征、湿度、探空、近地面物理量指标。分析发现:鲁南雾主要集中在10—12月,2010年以后,鲁南雾日呈显著增多趋势。鲁南雾期间90%相对湿度湿层顶平均在925hPa以下,平均逆温层顶为950hPa左右;850~925hPa有明显的单独的由弱到强的暖平流中心,暖平流建立时间比雾发生提前0~24h。925hPa高湿区的建立比雾发生提前6~24h;前期500hPa左右下沉运动极值建立时间提前雾6~24h;850~925hPa明显的辐合中心建立时间提前雾0~24h。 李永果 马丽 李芳 肖磊 邓海利 王晓默关键词:边界层 逆温层 一次超级单体的雷达回波分析 2011年 针对2009年4月14日黔西南州发生的的对流活动,研究超级单体发生的气象条件,总结弱降水超级单体的回波结构和中气旋结构特征。分析弱降水超级单体的一些环境气象条件,发现雷达回波的VIL大值区对大冰雹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性,同时由于VIL大值维持较长时间,表现出超级单体的准稳定状态是判断超级单体出现的一个依据。 盛波 肖磊 李永果关键词:雷达回波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One Cloudburst in Shandong Province 被引量:1 2010年 Through analyzing influence system,trigger mechanism,stability and helicity of the cloudburst on Jul.2nd to 3rd in 2006 in Shandong Province,it is showed that the cloudburst is produced by shear line in 850 hPa and ground Huanghuai cyclone.Convergence lifting movement in shear line and north of cyclone trigger release of unstable energy,and southwest wind jet stream in low altitude provide sufficient water vapor and unstable energy. 郭卫华 李永果 马丽 刘强关键词:CYCLONE HEL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