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革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1篇低度
  • 1篇低度恶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瘤
  • 1篇针吸
  • 1篇诊疗
  • 1篇诊疗体会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切除
  • 1篇前臂
  • 1篇桥本病
  • 1篇切除
  • 1篇切片
  • 1篇自身免疫
  • 1篇自身免疫性
  • 1篇胃上部癌
  • 1篇胃肿瘤
  • 1篇文献复习

机构

  • 2篇沈阳医学院沈...
  • 2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苏家屯...

作者

  • 4篇李文革
  • 1篇赵东晖
  • 1篇宋涛
  • 1篇徐惠绵
  • 1篇梁永新
  • 1篇白雪蕾
  • 1篇王研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疗体会(附16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桥本病(Hashimoto'sdisease,HD)合并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T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2005年7月16例HD合并TC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均于彩超下行细针穿刺,9例1次、3例2次针吸查见癌细胞;4例针吸阴性者,B超示包膜不完整而高度怀疑HD合并TC,行术中冰冻诊断确诊。16例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其中3例加行同侧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病理诊断HD合并乳头状癌13例、滤泡状癌3例。全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常规行甲状腺替代和(/或)抑制治疗。术后并发轻度声音嘶哑1例,予营养神经药物和颈部理疗3月后好转。1例术后4年死于甲状腺癌转移,余15例健在。结论HD患者甲状腺触诊或怀疑有结节者可常规行超声检查或99mTc甲状腺扫描,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提高HD合并TC的诊断有较高参考价值;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颈淋巴结肿大时可加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应用甲状腺素治疗可预防甲状腺功能低下。
郭石郭刚春彭凯孔庆东王研李文革
阑尾肿瘤10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1992-2005年我院10例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阑尾肿瘤患者中阑尾黏液肿瘤6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恶性黏液性囊腺癌2例)。阑尾类癌3例,阑尾腺癌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阑尾切除术,回盲部切除1例,3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 阑尾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阑尾炎,对术中可疑者应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合适的术式,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郭石陈瑞涛沈阳市苏家屯区第一医院孔庆东李文革
关键词:阑尾肿瘤手术切除
前臂混合性血管内皮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4年
目的:探讨混合性血管内皮瘤临床病例特点、免疫组化表型及以往文献回顾复习。方法对1例前臂混合性血管内皮瘤病例组织病理学观察及检验免疫组化表型中的CD31、CD34、第Ⅷ因子、D2-40、EMA、Vimentin、Ki67等指标的表达。结果巨检院送检肿物为带梭形皮瓣组织,肿物4.5 cm×3 cm×2.5 cm,皮瓣6 cm×4 cm。肿物距皮肤0.5 cm,切面可见部分多囊性,有血液溢出,部分实性,灰白色,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镜检院瘤组织成分复杂,有窦隙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上皮性血管内皮瘤及'血管肉瘤样'成分。免疫组化表型CD31、CD34、第Ⅷ因子、Vimentin阳性,D2-40、EMA阴性,Ki67<10%阳性。结论混合性血管内皮瘤是一种良性、低度恶性和恶性多种成分混合构成的血管肿瘤,成分多样,发生率极低。
白雪蕾宋涛郝力徐欢李文革梁永新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混合性免疫组化低度恶性
进展期胃上部癌局部浸润的病理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上部癌局部浸润特点,以期为合理选择手术径路,确定根治切除范围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进展期胃上部癌手术患者42例.手术标本离体后,沿病灶纵轴连续取长条形组织,于甲醛固定前后分别测量组织上、下缘至病灶的距离.将组织制成病理大切片,于光镜下观察,按等比回缩原理测算病灶近、远侧浸润距离.结果:病灶近侧浸润距离明显大于远侧浸润距离(Z=-5.377,P<0.01).近、远侧浸润距离均与病灶大小(Z=-2.907,-2.734,均P<0.01)、大体类型密切相关(Z=-3.219,-2.876,均P<0.01).结论:对病灶<5.0cm或局限型胃上部癌,近侧切断线可距病灶上缘3.0cm以内;对≥5.0cm或浸润型胃上部癌,近侧切断线应距病灶上缘5.0cm.
赵东晖徐惠绵李文革
关键词:胃肿瘤胃上部癌大切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