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敬亚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化合物
  • 6篇亚胺
  • 6篇二茂
  • 6篇二茂铁
  • 6篇二茂铁亚胺
  • 4篇钯化合物
  • 4篇环钯化合物
  • 4篇二茂铁亚胺环...
  • 3篇SUZUKI...
  • 3篇催化
  • 2篇衍生物
  • 2篇乙酯
  • 2篇偶联
  • 2篇专一性
  • 2篇萃合物
  • 2篇氯化
  • 2篇氯化钯
  • 2篇酶法
  • 2篇化合物合成
  • 2篇加合物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
  • 4篇长兴制药股份...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郑州泰基鸿诺...
  • 1篇郑州泰基鸿诺...

作者

  • 16篇李敬亚
  • 12篇吴养洁
  • 4篇张金莉
  • 4篇穆兵
  • 3篇吴豫生
  • 3篇韩自省
  • 3篇于阿娟
  • 3篇刘红霞
  • 3篇崔秀灵
  • 3篇张书胜
  • 2篇朱志兀
  • 2篇杜晨霞
  • 2篇王连会
  • 2篇宋毛平
  • 2篇丁呈华
  • 1篇姜松
  • 1篇段征
  • 1篇宋娟梅
  • 1篇冷瑜婷
  • 1篇李铁生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第十五次全国...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发酵科技通讯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生物化工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叔丁基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正>随着主-客体超分子化学的迅速发展,杯芳烃作为第三代超分子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杯芳化学研究日益深入。对叔丁基杯[n]芳烃(n=4,6,8)是杯芳烃化学的一种基本原料,目前绝大多数杯[n]芳烃的衍生物都是从...
丁呈华李敬亚张金莉刘红霞张书胜吴养洁
关键词:HPLC
文献传递
固定化细胞拆分(R,S)-α-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酸甲酯的研究
2018年
【目的】筛选鉴定一株产酯酶用于选择性拆分(R,S)-α-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酸甲酯的菌株,利用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催化拆分外消旋底物。【方法】通过富集培养、罗丹明B平板初筛及复筛培养获得一株选择性拆分(R,S)-α-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酸甲酯的菌株,通过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确立该菌株系统发育地位。优化了利用硅藻土-戊二醛吸附交联法对该菌体细胞固定化的条件,研究固定化细胞催化性质及操作稳定性。【结果】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其为甲基球状菌属(Methylopila)。固定化体系最优条件:聚乙烯亚胺0.15%(V/V),戊二醛0.2%(V/V),硅藻土6 g/L,菌体质量浓度100 g/L。与游离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最适p H由8.0变为8.5,最适温度由35°C变为40°C,p H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都有所提高。Cu^(2+)、Mn^(2+)、Ca^(2+)能促进酶活,Zn^(2+)、Fe^(2+)抑制酶活。固定化细胞的有机溶剂耐受性较游离细胞有所提高。动力学分析细胞固定化后Km值变大,底物亲和力降低。利用固定化细胞水解(R,S)-α-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酸甲酯,底物浓度200 g/L,反应20 h,保留构型为S型,得率47.8%,对映体过量值ees为99.4%,重复使用12次后仍保留初始酶活的80%以上。【结论】开发了利用Methylopila sp.cxzy-L013固定化细胞择性拆分(R,S)-α-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酸甲酯的工艺,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张利坤肖延铭钱敏帆严燕兵李敬亚
关键词:菌种筛选固定化细胞
杯芳烃衍生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
<正>近20年来,杯芳烃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化学领域例如络合萃取、液膜分离、离子选择性电极、传感器、光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业已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杯芳烃的分...
丁呈华张金莉于阿娟李敬亚刘红霞张书胜吴养洁
关键词:HPLC杯芳烃衍生物
文献传递
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的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
<正>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在Heck反应、Suzuki反应以及芳基汞的二聚等偶联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是一类高效、无磷催化剂,但其在水、醇中溶解性差,温度超过210℃时易分解,因此不宜用气相、液相分离。非水毛细管电泳...
于阿娟李敬亚宋娟梅张书胜刘红霞吴养洁
关键词:非水毛细管电泳
文献传递
环钯化二茂铁亚胺卡宾络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Buchwald-Hartwig胺化反应的催化性质被引量:6
2008年
合成了一个新的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卡宾络合物,并经过IR,1HNMR,13CNMR,HRMS和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鉴定.新合成的催化剂对空气和湿气都很稳定,并且对氯代苯参与的Buchwald-Hartwig胺化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摩尔分数为0.5%的催化剂用量下,3h即可以达到中等以上的收率.
李敬亚吴养洁韩自省姜松
关键词: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氮杂环卡宾胺化反应
由二茂铁亚胺环钯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具有发光性能的3-芳基噻吩被引量:3
2007年
3-芳基取代噻吩大多是电致发光材料的前体化合物.催化剂摩尔分数为0.5%的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在DMF/K3PO4/80℃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催化3-噻吩硼酸同芳基碘和芳基溴的Suzuki反应,方便地合成系列3-芳基噻吩衍生物.此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加入过量的3-噻吩硼酸,催化剂用量小.化合物3b,3c和3d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发光应用性能.
张金莉吴养洁李敬亚杜晨霞郑菊梅麦松威宋毛平
关键词: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SUZUKI反应
环氧树脂固定化L-谷氨酸氧化酶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环氧树脂作为载体对经(NH4)2SO4盐析处理后的L-谷氨酸氧化酶(LGOX)进行固定化,优化固定化工艺条件,并利用固定化LGOX转化产α-酮戊二酸(α-KG)。结果表明:饱和度45%的(NH4)2SO4为最佳盐析浓度;当选用环氧树脂ES-105作为固定化载体、树脂加量为20 m L酶液(14 U/m L)加入3.5 g载体、固定化K3PO4缓冲液浓度为0.2 mol/L(p H 7.0)、固定化温度25℃、固定化时间24 h时,固定化LGOX酶活力最高,其酶活回收率为85.9%,比酶活55.7 U/g。利用该固定化酶转化L-谷氨酸产α-KG,当谷氨酸钠质量浓度为100 g/L,反应20 h,产物收率达98.2%。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4批次后,产物收率仍有90%以上;重复使用20批,收率有83.2%。因此,该固定化酶具有具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张利坤肖延铭杨卫华李敬亚
关键词:环氧树脂固定化Α-酮戊二酸生物转化
无金属条件下叔丁基亚磺酰胺衍生物在B_(2)pin_(2)/D_(2)O体系中的氘代还原
2021年
利用廉价易得的氘代试剂D_(2)O作为氘源,在无金属条件下实现了叔丁基亚磺酰胺类衍生物与B_(2)pin_(2)(联硼酸频那醇酯)的氘代还原反应.通过对碱、溶剂、B_(2)pin_(2)的用量等进行筛选,在较优的反应条件下以中等到较好的收率得到了一系列相应的氘代二级胺.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放大到克级规模也不影响反应收率.通过脱除N-叔丁基亚磺酰基,能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环戊烷-1-d-1-胺.
李琳琳陈晓雨裴聪聪李敬亚邹大鹏吴养洁吴豫生
杯[4]乙酯与氯化钯钠萃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Suzuki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随着对Suzuki反应的深入研究,新的催化剂和催化体系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目前,实现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成为这一反应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杯[4]乙酯空腔和钠离子包络配位(Fig.1),成功的制备了杯乙酯钠配阳离子同PdC...
李敬亚穆兵韩自省吴养洁
文献传递
化学酶法制备盐酸甲氧那明的工艺研究
2019年
本文设计和改良了一种化学酶法合成盐酸甲氧那明的新工艺,以氧化还原酶作为催化剂,将2-甲氧基苯丙酮还原为2-甲氧基苯基异丙醇,利用对甲苯磺酰氯、三乙胺和甲胺通过羟氨基化制备甲氧那明。考察了酶催化工艺中最佳辅酶用量、底物浓度、投酶(菌体)量、反应温度和反应pH。考察了化学合成中原料摩尔投料比对反应收率、产物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甲氧基苯基异丙醇的酶催化制备中辅酶NAD的最佳投加量为0.2g/L,菌泥的最优添加量为30g/L,2-甲氧基苯丙酮的最佳浓度为80g/L,反应最适宜温度为37.0℃,反应最适宜pH为7.0左右。在1-(2-甲氧基苯基)-2-(4-甲基苯磺酸酯)-丙基的制备中,2-甲氧基苯基异丙醇、三乙胺、对甲苯磺酰氯的最佳摩尔投料比为1.0∶1.2∶1.2。在制备2-甲氧基苯丙甲胺的反应中,1-(2-甲氧基苯基)-2-(4-甲基苯磺酸酯)-丙基、对甲苯磺酸、甲胺乙醇溶液(质量分数33%)的最佳摩尔投料比为1.0∶1.2∶1.5。该工艺采用化学法与酶法相结合,减少有机化学试剂的使用及污水排放,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祁永凯肖延铭张飞龙华超葛文强李敬亚梁阿朋
关键词:酶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