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敏

作品数:16 被引量:124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气候
  • 9篇旱涝
  • 8篇气候变化
  • 5篇灾害
  • 5篇涝灾
  • 5篇旱涝灾害
  • 4篇农牧
  • 3篇农牧交错带
  • 3篇气候暖干化
  • 3篇交错带
  • 3篇Z指数
  • 2篇黄土高原
  • 2篇北方农牧交错...
  • 2篇SPI
  • 1篇地震
  • 1篇对称性
  • 1篇灾害学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机构

  • 16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宁夏师范学院

作者

  • 16篇李敏敏
  • 15篇延军平
  • 5篇丁彩霞
  • 3篇吴梦初
  • 2篇方兴义
  • 2篇曹永旺
  • 1篇李双双
  • 1篇王鹏涛
  • 1篇李旭谱
  • 1篇胡娜娜
  • 1篇胡燕宇
  • 1篇薛然尹
  • 1篇张立伟
  • 1篇王璐璐
  • 1篇韩晓敏

传媒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意大利Ms≥6地震时空对称性趋势判断被引量:9
2014年
文中利用可公度法对意大利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及趋势进行判断,旨在提高灾害趋势的判断水平,也为探索对称性结构物理机理提供一些基础认识。根据1948年以来意大利Ms≥6地震资料,应用可公度趋势判断方法,通过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计算及蝴蝶结构图分析,对意大利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及趋势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2014年意大利发生Ms≥6地震的信号最强。通过震中迁移分析,意大利地震震中主要分布在二、四象限,呈现东北-西南向对称。未来地震震中可能向东南方向迁移,发生在42°N以南,12°E以东,即意大利东南部的可能性较大。
丁彩霞延军平李敏敏方兴义
关键词:地震时空对称性可公度
华北农牧交错带极端高温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华北农牧交错带及其附近32个气象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最高地面气温资料,采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确定了极端高温事件的阈值,分析了华北农牧交错带极端高温日数和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2a来,华北农牧交错带极端高温主要集中于5-8月,年均极端高温日数为1 d,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6.9℃,两者分别从20世纪80和90年代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均存在25~30 a的显著振荡周期;极端高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海拔依赖性,极端高温日数有显著的代际变化特征,并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呈现两种不同的分布形态,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分布相对稳定;21世纪最初的12 a,华北农牧交错带各站点极端高温日数、极端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均呈增大的趋势。
李敏敏延军平
关键词:华北农牧交错带
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与旱涝响应特征被引量:8
2014年
依据北方农牧交错带1961—2012年46个气象站气温、降水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测及Kring插值法,对该区气候变化及旱涝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2a,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1986年后暖干化趋势有所加强。(2)不同区域不同时段,气温、降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3)全区及3个子区旱涝等级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区域旱涝等级变化趋势差异显著。(4)北方农牧交错带大涝呈"片状"分布,大旱呈"斑点状"分布。全区整体相对较易发生大旱,东北段相对更易发生大涝,华北段更易发生大旱。
李敏敏延军平丁彩霞
关键词:气候变化旱涝北方农牧交错带
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格局被引量:19
2013年
依据1961年-2010年秦岭南北59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秦岭南北近50a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降水变化经历了四个时期:正常期-湿润期-干旱期-过渡期;②关中、陕南两地的旱涝等级变化,无论从步调上还是趋势上都基本一致。关中旱涝等级年代波动幅度小于陕南,暖干化程度大于陕南;③EOF分析得出近50a秦岭南北降水主要空间分布类型为:受大尺度气候变暖影响,降水量以秦岭为界,关中地区由北向南纬向递增,陕南呈现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的全区一致型,这是最主要的分布特征。此外受纬度因素、季风气候、小尺度地貌单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有西北(渭北旱塬)-东南(大巴山地区)向的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中盆地为正值中心的东北-西南向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江谷地中段为负值中心的东西向降水分布相反型。
李敏敏延军平
关键词:SPIEOF旱涝秦岭南北
大东北地区稳定通过10℃热量条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选取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内蒙古东部、北京、天津120个标准气象站点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克里格插值法、距平分析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这些站点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持续时间以及积温进行整理、分析,用以研究这一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和幅度。结果表明:①大东北地区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一致,升温幅度很大,温度变化明显;②运用空间插值法,得出温度变化的敏感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和黑龙江东部;③初日等日线、终日等日线及持续时间等日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北移,在河北北部、黑龙江、吉林地区有较大变化,积温明显增加;④在时间序列方面,年积温的距平值明显增加,气温上升是主要趋势;⑤52 a内积温距平极端差达592℃,气候变化幅度较大;⑥作物生长季逐渐延长,对农业影响很大。
胡燕宇延军平薛然尹李敏敏
关键词:持续时间积温
气候暖干化背景下环渤海地区旱涝时空响应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为深入认识环渤海地区区域响应特征,进而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高旱涝灾害应变能力。[方法]利用环渤海地区60个气象台站1961—2012年的实测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检验以及空间插值法揭示环渤海地区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应用Z指数旱涝等级标准和区域旱涝指标分析该区域旱涝灾害的时空响应特征。[结果](1)环渤海地区近52a气候总体呈现暖干化趋势,年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增温速率为0.25℃/10a,且于1988年前后发生增温突变;年平均气温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且南北增温程度差异不大。(2)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下降速率为10.37mm/10a;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海多于内陆,差异逐渐减小;(3)1988年后,环渤海地区旱涝灾害频率明显增加,其中旱灾显著增加,涝灾略有减少;空间上旱灾比例高于涝灾,且呈现出明显的干旱趋势。[结论]环渤海地区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所响应,尤其是旱涝灾害,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
王璐璐延军平李敏敏王鹏涛曹永旺
关键词:气候变化旱涝Z指数
辽宁省旱涝灾害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4年
应用辽宁省1956—2011年22个气象台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通过z指数确定了该地区的旱涝等级及发生年份;采用频率分析法分析了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的旱涝特征;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技术,对辽宁省近56a来降水z指数与太阳黑子的小波系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近56a中旱涝发生频率基本相等,旱涝情况整体趋势为由涝转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旱灾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呈现干旱化现象。(2)各年太阳黑子数与该地区的z指数整体上呈负相关关系;该地区在太阳黑子峰值年或峰值年附近易出现旱年,在太阳黑子谷值年或谷值年附近易出现涝年。(3)太阳黑子与z指数在7~11a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太阳黑子的活跃期对应降水偏少期,太阳黑子的低谷期对应降水丰沛期,说明太阳黑子的变化对辽宁省降水有较大的影响,未来几年处于太阳黑子的活跃期附近,为降水偏少期。
韩晓敏延军平李敏敏吴梦初
关键词:旱涝灾害太阳黑子小波分析
“蒸发悖论”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探讨被引量:12
2013年
依据北方农牧交错带46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全区及东北、华北、西北3个子区气温、降水和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潜在蒸散量下降的原因,重点验证了研究区是否存在"蒸发悖论"现象。结果表明:①近52a,北方农牧交错带全区气温于1986年发生突变,潜在蒸散量除西北段外,其余均随气温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整体存在"蒸发悖论"现象;②不同时空尺度,表现出不同的"蒸发悖论"规律:1961-1986年,全区及各子区均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近26a,仅东北段和华北段存在。春、冬、夏季前26a及秋季后26a存在;③近52a,全区及子区年降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夏、秋季降水与潜在蒸散量呈逆向分布的站点分别为37%、63%;④各气象因子中风速的显著上升是影响全区年、季潜在蒸散量下降的主导因素。
李敏敏延军平
关键词:潜在蒸散量气象因子北方农牧交错带
长江冲积平原县域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变化分析——以湖北嘉鱼县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嘉鱼县1957-2012年的气象资料,利用Thomthwaite Memoria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该县气候生产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近56年嘉鱼县气候经历了冷干-冷湿-暖湿的转变,年均温为17.22℃,年均降水量为1399.9mm,分别以0.221℃/10a和10.961mm/10a的速率呈波动上升趋势。(2)近56年嘉鱼县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增温速率最快,夏季增温速率最慢;四季降水变化表现为:春秋两季减少,夏冬两季分别以19.333mm/10a和6.810mm/10a的速度递增。总体来看,嘉鱼县气候有暖湿化趋势。(3)未来不同情境气候分析发现:"暖湿型"气候背景下气候生产力最优,平均增幅5.34%-15.68%,"冷干型"气候背景下气候生产力最差,平均减幅5.48%-17.05%。目前,嘉鱼县"暖湿化"气候环境对气候生产力是有利的。
吴梦初延军平李敏敏
关键词:气候生产力气候变化冲积平原
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统计灾害学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自然灾害尤其是旱涝灾害越来越频繁,在旱涝灾害的研究中,风险评价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旱涝灾害的发生趋势,也就是未来2-20年之内旱涝灾害可能发生的具体年份及变化趋势。长江整个...
李敏敏
关键词:对称性旱涝灾害长江流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