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恒凯

作品数:135 被引量:578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矿业工程
  • 14篇经济管理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文化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1篇稀土矿
  • 24篇稀土矿区
  • 22篇GIS
  • 18篇遥感
  • 15篇基于GIS
  • 11篇地表
  • 11篇地理信息
  • 11篇信息系统
  • 10篇地理信息系统
  • 9篇遥感影像
  • 8篇稀土开采
  • 7篇地产
  • 7篇稀土
  • 7篇离子型稀土
  • 7篇模型库
  • 7篇房地
  • 7篇房地产
  • 6篇地表温度
  • 6篇影像
  • 6篇房产

机构

  • 128篇江西理工大学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嘉应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交通职业...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西应用技术...
  • 1篇长江工程地球...

作者

  • 133篇李恒凯
  • 47篇王秀丽
  • 15篇杨柳
  • 13篇刘小生
  • 11篇雷军
  • 10篇陈优良
  • 6篇李博
  • 6篇熊云飞
  • 5篇刘德儿
  • 5篇李芹
  • 5篇吴娇
  • 4篇吴立新
  • 4篇刘传立
  • 4篇郝雷
  • 4篇潘颖龙
  • 4篇欧彬
  • 3篇刘雨婷
  • 3篇刘加兵
  • 2篇熊永柱
  • 2篇丁坚平

传媒

  • 13篇测绘科学
  • 9篇稀土
  • 9篇江西理工大学...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城市勘测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地理科学
  • 3篇遥感信息
  • 3篇人民黄河
  • 3篇有色金属科学...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工程勘察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山西建筑
  • 2篇文教资料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0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16篇2017
  • 1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4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客家古建筑雕花装饰的三维数字化建模被引量:5
2019年
客家古建筑是客家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建筑雕花部分,生动而直观地展现客家文化的历史变迁.文中对不同客家古建筑雕花的类型开展研究,探索不同类型雕花的三维数字化建模,在参考实地获取的数据、照片及网络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3ds Max和CAD建模软件结合的方式,以数字方式真实而精细地还原客家古建筑雕花,对于客家文化数字化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李恒凯李恒凯李子阳戴丹宁
关键词:雕花三维建模MAX客家文化
基于GF-2影像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地表覆盖分层分类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点小而分散,其开采与复垦带来地表覆盖的急剧变化,矿区地表覆盖信息对于矿区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GF-2号数据具有1米空间分辨率和仅5天的重访周期,在稀土矿区地表覆盖监测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针对GF-2号影像的数据特点,结合稀土矿的开采与复垦过程,构建了面向对象的稀土矿区分层分类地表覆盖信息提取方法。实验针对稀土矿在GF-2影像空间信息丰富的优势,采用融合纹理特征的方法提高分类精度;针对稀土矿区地物众多的特点,进行了矿区地物分割尺度选择和5次分割,实现了分层选择;针对矿区地物类别共同特征,利用光谱规则、纹理规则和空间规则,构建了稀土矿地物区分的隶属度函数。最后,将构建的融合纹理特征的面向对象分层分类方法与最大似然值方法和无纹理特征面向对象方法进行比较,通过与目视解译矢量化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融合纹理特征分层分类效果最好,矿区地表各地物分类精度分别为复垦地83.71%、尾砂地83.53%、林地95.67%、厂矿复垦92.51%、果园84.03%和未分类地物81.85%,分类效果良好,完全能够适用于对稀土矿区监测。
李恒凯瓮旭阳
关键词:纹理特征
面向多层次需求的GIS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GIS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层次和不同尺度的应用,面对社会对GIS专业的多层次需求,作者根据多年来所从事GIS专业教学工作的实践,从GIS的实践教学这个角度出发,阐述了GIS人才就业领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想及内容,提出了构...
陈优良刘小生李恒凯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
文献传递
基于GIS超市选址辅助决策系统开发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传统超市选址缺乏科学性和直观性的缺点,并考虑到超市选址信息包含大量灰色信息,将GIS技术和灰色评价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建立了超市选址的辅助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超市选址辅助决策系统。应用实践表明,该选址辅助分析模型能有效降低专家的主观经验的影响,使选址更客观准确。该选址系统的建立,使得选址科学化、直观化、方便易操作、能提高选址决策效率,降低决策风险度,为高效、准确地进行超市选址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其他的商业选址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李恒凯刘加兵潘颖龙
关键词:超市选址地理信息系统灰色评价模型
基于RUSLE模型的离子稀土矿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分析--以岭北矿区为例
离子型稀土矿的开采导致矿区大面积水土流失及土地退化,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采用23a的多时相TM及OLI遥感影像数据,以定南县岭北稀土矿区作为研究案例,利用RULSE模型和GIS技术,通过对模型因子的...
李恒凯杨柳柯江晨
关键词:稀土矿区土壤侵蚀遥感影像
基于牛顿插值的建筑物沉降灰色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本文利用牛顿插值法将非等时距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插值生成等时距拟合数据,结合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时距的沉降预测模型,并用C#语言对该模型进行了编程实现,最后以实际的某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活性,能够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李恒凯刘德儿
关键词:沉降监测牛顿插值非等时距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被引量:8
2020年
离子型稀土是国家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其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离子型稀土开采从池浸、堆浸到原地浸矿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环境损伤和地质损害四个方面分析稀土开采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企业研究开发新的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国家加强对稀土开采的监管措施,共同促进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秀丽张哲源李恒凯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多源时序影像的南方稀土矿区土地毁损与恢复过程分析
采用1990-2016年的HJ-1B CCD、Landsat5/8遥感数据,以岭北稀土矿区为例,结合遥感时序分析方法,分析稀土开采的时空分布及矿区土地毁损与恢复过程。为减少因传感器不同而带来的误差,构建HJ-1B CCD...
李恒凯雷军吴娇
关键词:稀土矿区
文献传递
Landsat TM/OLI和HJ-1B CCD传感器数据的交互对比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Landsat TM/OLI和HJ-1B CCD的不同传感器交互定标问题,提出了关于不同传感器NDVI、地表反射率两个参数之间的交互对比及转换方程。Landsat系列影像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存档数据,而HJ-1B数据可作为Landsat系列数据的衔接和补充。文章基于同日过境的Landsat TM/OLI和HJ-1B CCD影像对,结合NDVI、地表反射率两个参数,通过数学方法构建Landsat TM/OLI和HJ-1B CCD影像之间的转换方程并对方程的精度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Landsat TM/OLI和HJ-1B CCD的观测能力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近红外波段的差异最为明显。在植被观测能力上,HJ-1B CCD能获取更丰富的植被信息,Landsat获取的植被指数信号更佳;在对地观测能力上,HJ-1B CCD获取的地表反射率总体高于Landsat系列数据,但地表反射率在不同波段的表现有所差异。因此,如要应用二者于同一项目,建议进行数据转换,以确保结果的准确对比。
徐丰李恒凯
关键词:对地观测NDVI地表反射率
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被引量:16
2020年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作为世界四大湾区城市群之一,在国家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多源数据,利用重心迁移模型、扩张演化模型及改进的引力模型探究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演化。结果表明:①在城市演化类型上,澳门、肇庆呈单向型演化,佛山、中山、珠海、惠州、香港呈双向型演化,广州、江门、东莞、深圳呈发散型演化;2008~2017年城市群整体的扩张速度与强度低于1998~2008年。②近2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质量、关联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和不平衡性,城市质量与经济发展程度、城市空间呈正相关关系,城市质量高的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关联度高;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区位度存在明显"断层",缺乏合理的梯度等级,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且部分城市的区位度演化显著。
邓昊键李恒凯熊永柱郑春燕李迎双
关键词:城市群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