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CD4^+水平HIV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机会性感染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对不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成人HIV阳性患者启动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年过程中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病死率进行分析,探讨最佳治疗时机以指导治疗。方法 179例HIV感染者分为A组(CD4^+≥350/μL),B组(200/μL≤CD4^+<350/μL),C组(CD4^+<200/μL)三组。使用ART治疗,观察时间为1年,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治疗过程中的病死率。结果三组间机会性感染发生率:C组最高(62.50%),A组最低(6.52%),B组为(3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感染C组(15.28%),高于A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则C组(36.11%)高于B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启动ART治疗可以预防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对于CD4^+细胞数较低的患者,ART治疗的前3个月仍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 丁佩佩何纲陈晓华甄沛林吴兴柳李志杰黄劲华
- 关键词:CD4^+T细胞计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
- 西药配合中药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利湿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利湿中药合并西药治疗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疗效。
- 曾素娥李志杰李永健
- 关键词:急性黄疸型肝炎清热利湿
- 口服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采取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评估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硬度(LSM)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间隔为(325.6±124.1)d,治疗后的LSM显著低于治疗前[(10.3±6.1)kPa vs(17.2±11.5)kPa,P<0.001],治疗后LSM改善的患者有32例(53.3%)。结论: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TE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展的有用临床工具之一。
- 周清霞李志杰刁利霞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
- 江门市新会区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脂肪肝在江门市新会区成人中的流行趋势、现状与危险因素。方法对3483各类体检人员的健康咨询、体格检查、空腹血糖、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江门市新会区体检人员中检出脂肪肝769例(22.08%),经年龄和性别调整后,新会区成人脂肪肝患病率21.57%。酒精性脂肪肝、可疑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0.86%、0.69%、20.02%。脂肪肝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之前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而60岁以后男女脂肪肝患病率相当。单因素分析显示,脂肪肝组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腰围、空腹血糖、BMI、舒张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年龄和性别(男性)等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江门市新会区成人脂肪肝患病率高,主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糖代谢紊乱、高血压、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年龄、男性等为脂肪肝危险因素。
- 陈尚茹李志杰赵超吴淑华姚春李光华李德良劳国连刘志敏
- 关键词:脂肪肝流行病学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NASH60例及NAFL60例,进行体重指数(BMI)、腰围检查,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指标。结果NASH组与NAFL组比较,血糖、空腹胰岛素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P<0.05)。结论NAFL发展为NASH与高空腹血糖、胰岛素密切相关,IR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 李志杰赵超陈尚茹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胰岛素抵抗
- 抗结核药物致老年药物性肝损害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的特点,为抗结核方案顺利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结核病患者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时间、程度,并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4例和中青年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害总发生率为22.60%,其中老年组30.20%,中青年组17.2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肝功能损害均多发生于抗结核治疗后2~8周,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且发生时间早,恢复慢,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治疗2~8周多见,老年人易发生肝损害,治疗早期应加强临床观察和肝功能检测,以利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 李志杰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肺结核抗结核药老年人
-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52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老年戊型肝炎52例,并以同期住院的轻中年戊型肝炎106例对照。观察分析老年组及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老年组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其黄疸程度深,低蛋白血症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病程长,可重叠丙、乙型肝炎病毒患染。结论老年性戊肝临床症状较轻微,肝功能损害较严重,肝内瘀胆明显。住院时间延长,预后良好。
- 李志杰余悦满赵超
- 关键词:老年戊型肝炎症状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