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开云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暗示
  • 5篇暗示性
  • 3篇观察者
  • 2篇知觉
  • 2篇认知神经
  • 2篇认知神经机制
  • 2篇神经机制
  • 2篇内隐
  • 2篇内隐学习
  • 2篇外显
  • 2篇外显学习
  • 2篇显学
  • 2篇工作记忆
  • 2篇P2
  • 1篇心理
  • 1篇心理价值
  • 1篇意识性
  • 1篇优先性
  • 1篇生态效度
  • 1篇说谎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济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李开云
  • 7篇傅小兰
  • 3篇付秋芳
  • 2篇曲方炳
  • 2篇禤宇明
  • 1篇梁静
  • 1篇张晓雯
  • 1篇颜文靖
  • 1篇李才文
  • 1篇王晓明
  • 1篇许利慧
  • 1篇田波

传媒

  • 4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隐与外显概率类别学习的分离及其机制
人们在不确定情境下,逐渐学会对新事物或新情境做出较准确的概率性分类的过程,称为概率类别学习(Probabilistic category learning)。基于观察的(Observation version)学习和基于...
李开云付秋芳傅小兰
关键词: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工作记忆
文献传递
渐近优先性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对渐近信号的优先加工被称为渐近优先性,该效应普遍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视觉、听觉和跨感觉通道中.人类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负责加工渐近信号的脑区涉及一个大规模相互协作和沟通的分布式神经网络,包括颞上沟、颞顶叶连接处以及一些运动区.对多种动物的细胞水平研究也发现了对渐近信号选择性敏感的神经元和神经通路.威胁论、注意捕获理论和自动加工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渐近优先性产生的原因.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刺激的社会、情绪等属性对渐近优先性的影响,探索多通道渐近渐远信息的整合和注意分配机制.
徐歆雯张晓雯田波李才文李开云禤宇明
关键词:渐近
暗示性动作诱发的空间注意转移被引量:1
2016年
暗示性动作是指个体在观看静止躯体图片时知觉到动作信息.本研究采用无预测性和反向预测性的中央线索提示范式,考察了暗示性动作和无动作线索诱发的观察者空间注意转移及两类线索诱发注意转移的方式.实验1和2采用无预测性范式,发现暗示性的扔动作能够诱发观察者的空间注意转移(实验1),且这种注意转移并不是单侧目标突现所导致的(实验2).实验3采用反向预测范式,发现暗示性动作诱发空间注意转移可能是以一种自主控制的方式进行的.此外,实验还发现仅仅观察他人的躯干朝向(站立)不足以诱发观察者注意转移.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注意朝向检测器"假说,暗示性动作作为一种整体性躯体线索,可能和其他局部生物线索所诱发的注意效应机制存在差异.
李开云曲方炳傅小兰
说谎的非言语视觉线索被引量:16
2014年
说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及时有效地识别说谎,在人际交往和司法安防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说谎的自主性,将说谎研究的实验范式分为被动说谎范式、主动说谎范式和混合说谎范式三大类。个体说谎时具有较高的认知负荷、较强的情绪唤醒和刻意的自我控制等心理活动特点,这些心理活动会导致眼睛运动、面部表情、姿态动作等非言语视觉线索的变化,且非言语视觉线索存在个体差异。未来研究应深入考察说谎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非言语视觉线索的心理意义,加强真实情境下说谎行为的研究,并借助新技术实现对非言语视觉线索的精准测量和分析。
梁静李开云曲方炳陈宥辛颜文靖傅小兰
关键词:说谎生态效度
暗示性动作与箭头线索诱发的观察者空间注意转移-ERPs研究
目的:采用ERPs技术考察暗示性扔动作、箭头线索及站立姿态诱发空间注意转移的机制。方法:中央线索提示任务:中央呈现扔、箭头或站立线索(300ms),间隔300/400/500ms的注视点后,要求被试对随机地出现在线索左侧...
李开云傅小兰
暗示性动作诱发观察者空间注意转移的时间加工进程
处于运动状态的躯体可以快速将观察者的注意导向环境中的特定位置,即使是暗示性动作也能够快速的诱发观察者空间注意转移。本实验采用64导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24名被试完成暗示性动作(扔和跑)与站立姿态作为中央线索时的目标判断任...
李开云刘永进曲方炳傅小兰
关键词:P2
文献传递
暗示性动作诱发观察者空间注意转移的时间加工进程
处于运动状态的躯体可以快速将观察者的注意导向环境中的特定位置,即使是暗示性动作也能够快速的诱发观察者空间注意转移。本实验采用64导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24名被试完成暗示性动作(扔和跑)与站立姿态作为中央线索时的目标判断任...
李开云刘永进曲方炳傅小兰
关键词:P2
暗示性运动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被引量:3
2015年
暗示性运动是指个体观看静止图片时从中知觉到的运动.研究者采用高低认知水平两类暗示性运动刺激材料,借助"冻结帧"、直接观看、运动后效和f MRI适应等任务范式,探讨了注意和意识在暗示性运动加工中的作用及其记忆特点;并借助脑成像等技术,考察了颞中区、颞上皮层区、颞上沟、镜像神经元系统等脑区在暗示性运动加工中的作用.但由于暗示性运动加工涉及"视觉腹侧通路与背侧通路功能的分离与整合"问题,目前对相关研究结果和解释还存在争议,暗示性运动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李开云许利慧禤宇明傅小兰
关键词:神经机制
不同职业个体的经济决策行为差异
借助经典博弈游戏一最后通牒博弈和独裁者博弈,考察从事不同职业的个体的决策行为和价值取向差异。依据国外已有研究,按照被试职业是否经常接触经济模型将被试分为三组,提供三种博弈金钱总额:10元、100元、1000元,每个被试均...
李开云王晓明
关键词:最后通牒博弈
内隐与外显概率类别学习的分离及其机制
人们在不确定情境下,逐渐学会对新事物或新情境做出较准确的概率性分类的过程,称为概率类别学习(Probabilistic category learning)。
李开云付秋芳傅小兰
关键词: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工作记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