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尚伟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性腺
  • 3篇抑制性差减杂...
  • 3篇石斑
  • 3篇石斑鱼
  • 3篇斑鱼
  • 2篇性逆转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调蛋白
  • 1篇性反转
  • 1篇相关基因
  • 1篇克隆
  • 1篇钙调蛋白
  • 1篇SOX9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3篇李尚伟
  • 2篇刘世贵
  • 2篇文建军
  • 1篇龙章富
  • 1篇庞岚

传媒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石斑鱼性反转相关基因ECaM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用甲睾酮片饲喂2~4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6周后90%以上的雌鱼性逆转为功能性雄鱼. 运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结合SMART cDNA合成和RACE-PCR方法,从性反转雄鱼性腺中克隆到钙调蛋白基因(ECaM). 该基因cDNA全长为582 bp,开放阅读框长450 bp,编码的蛋白质由149个氨基酸组成,5'端非编码区74 bp,3'端非编码区58 bp. 虚拟RNA印迹表明,ECaM在性反转雄鱼性腺中表达,而在正常雌鱼性腺中表达微弱. 各种组织的半定量RT-PCR显示,ECaM在脑、心、肝、脾、肾都有转录,在精巢和下丘脑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肌肉中表达甚弱. 性反转不同时期性腺的半定量RT-PCR及蛋白质印迹表明,性逆转过程中性腺里ECaM的表达量逐渐增加. 上述结果提示钙调蛋白可能在赤点石斑鱼性逆转过程中发挥着作用,ECaM可能是促使石斑鱼由雌向雄转变的重要功能基因之一.
李尚伟文建军刘世贵龙章富
关键词:石斑鱼钙调蛋白性腺性反转抑制性差减杂交
性逆转石斑鱼性腺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表达研究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是名贵海水经济鱼类,雌雄同体,雌性先熟,存在天然性逆转现象.雌鱼一般在6龄性逆转为雄鱼,因而雌雄亲鱼性成熟不同步,导致受精率较低,制约着石斑鱼的人工大规模养殖.目前主要是...
李尚伟
关键词:石斑鱼性逆转抑制性差减杂交SOX9
性逆转石斑鱼性腺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和筛选被引量:13
2004年
以 17α 甲基睾丸酮 (17α MT)饲喂 2~ 4龄赤点石斑鱼 (Epinephelusakaara) ,成功地促使其性转变为具有生殖功能的雄鱼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 (SSH)技术构建了石斑鱼性反转前后性腺组织的SMARTcDNA文库及其cDNA差减文库 ,从中随机挑取 12 0 0个克隆进行了PCR和斑点杂交筛选 ,得到 12 0个差异表达cDNA片段 .挑选 71个cDNA克隆测序 ,将所测序列经GenBank检索和生物信息学比较 ,发现有 5 1个cDNA片段序列无明显的同源性 ,2 0个片段与报道的基因有较高同源性 .在这 2 0个具同源性的片段中有 3个片段可能是与性别分化密切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 ,它们是钙调蛋白基因、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基因和一氧化氮合酶蛋白抑制剂基因 .这 3个基因被分别命名为鱼钙调蛋白基因 (GenBankaccession :AY2 8136 3)、鱼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基因 (GenBankaccession :AY2 8136 4)和鱼一氧化氮合酶蛋白抑制剂基因 (GenBankaccession :AY2 8136 5 ) .
李尚伟文建军庞岚刘世贵
关键词:性逆转石斑鱼性腺抑制性差减杂交基因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